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继深入。我区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有了新的进展。1987年校办企业总产值达731万元,实现利润138万元、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在校学生人均1.4元,利润和生均收入分别比1986年增长60%和55%。近两年,我区中小学勤工俭学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薪形势,利用本地优势开展活动,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我县的勤工俭学逐步走上了正轨,经营规模、产值、利润出现了稳步增长的好势头。目前,全县25所学校有农业基地,5所学校创办了商业网点,10所学校开办校办企业,县勤工俭学办公室自办经济实体2个,全县勤工俭学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7.2万元,校办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4人。1988年,全县勤工俭学总产值为109.4万元,纯利润为25.09万元,学生人均收入4.16元。到1989年,总产值达到246.4万元,纯利润达到31.45万元,学生人均收入达到5.24元。勤工俭学的收入,部分地缓解了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
1984年全省广大中小学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统计,1984年全省开展勤工俭学校数由1983年的12,688所增加到16,991所,占全省中小学的41%;按教学大纲参加劳动的学生数由310万人增加到44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8%;1984年校办工业总产值6,426万多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校办工业纯收入1037.8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全省勤工俭学纯收入总计1641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035万斤。1984年校办工业总产值和纯收入均比上一年度增长53%。  相似文献   

4.
(一)怀宁二中,1987年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几年来一直徘徊不前。后来,逐步提高了认识,又抽调了3名专职人员,并且制订了计划:1991年底纯利润达到10万元,1992年底达到15万元;到1994年实现2年内翻一番,达到纯利润20万元。我们把领导班子讨论的意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作出决定,使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深入人心。现在,1992年15万元纯利润已完全落实了。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勤工俭学开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5.
1982年以来,我县103所中小学全部搞起了勤工俭学活动,办起工厂4个,农场8个,经营农、林、渔业基地1168亩,创收由1982年的8.22万元增加到1987年的22.33万元。五年累计收入98.43万元,在校学生人均6元,在全区名列前茅。勤工俭学收入有36.53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69万元用于师生福利;42.23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自治区教育厅在1987年召开的全区勤工俭学经验交流会上将我县“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发展勤工俭学事业”的做法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1993年湖北省勤工俭学实现产值19.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32%,勤工俭学纯收入3.29亿元,比上年增加7423万元,增长29.12%,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目前,全省35933所中初等学校,有33814所开展了勤工俭学,共有校办工厂3519家,农业基地38万亩,第三产业网点14148家,固定资产净值2.7亿元,年末流动资金4亿元,校办产业职工总数7万余人。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平度县人民政府关于勤工俭学工作的报告,并加了按语.按语说:希望各级政府都能积极支持各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切实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推动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将平度县人民政府的报告摘登如下:近几年来,县人民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组织勤工俭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有校办工厂78个,其中产值在3万元以上的有15个;校办农场1,260处,土地5,780亩.自1976年以来,每年勤工俭学收入都在160万元以上,占国拨教育经费的20%左右.全县用勤工俭学收入新建校舍2.4万多间,购买和制作课桌凳9万多套,还添置教学设备、  相似文献   

8.
我省中小学校勤工俭学活动贯彻“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统筹安排,抓好重点,提高效益,注重育人”的发展方针,坚持一手抓育人,一手抓收入,努力扩大开展面,办好重点项目,把勤工俭学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一九八八年全省有31700多所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占中小学总数的55%,比1987年增长11%;纯收入1565万元,比1987年净增546万元,纯收入增长一倍以上的  相似文献   

9.
从最近召开的全省校办产业会议上获悉,近几年我省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截至1994年底,全省普通中、初等学校勤工俭学活动普及率达到了97.13%,校办企业普及率达到了53.45%。1994年勤工俭学收入比1990年增长102%,达6.9亿元。4年累计总收入25亿元,补充学校经费15亿元。普通高等学校1991年到1994年校办产业年纯利润由0.38亿元增加到0.67亿元,增长73.5%。产业结构也有了较大改善,校办第二产业中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效益规模的企业。中初等学校中1994年税后利润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75个,其中24个超过百万元。第三产业有较大幅度的发展,1994年全省中、初等学校第三产业单位实现纯利润共1.3亿元。在农村中小学,以种养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经济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已成为我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市勤工俭学有了较大发展。校办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了原计划的千万元大关,达到1275万元,比1983年807万元增长57.99%;利润达到252万元,比1983年同期的160万元增长57.40%,实现了产值、利润、税收三者同步增长的好效益。勤工俭学的面也扩大了。1983年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数只有56个,1984年猛增到105个,翻了近一番。目前,市区已基木实现校  相似文献   

11.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省勤工俭学事业省教育厅副厅长程庆麟近几年来,我省勤工俭学事业发展很快,连续三年取得了优异成绩。据统计,三年累计完成产值7,053万元,纯收入1,889万元,给国家上缴税金138万元。产值和收入平均每年以40%和46%的速度递增,高于...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上海教育会堂举办的“上海市動工俭学十年成果展览”展示了上海市勤工俭学在改革开放十年中的硕果。 十年来,上海市勤工俭学普及率从22.7%提高到53%,其中中学普及率达88%,各区(县)都建立健全了生产劳动教育中心。生产劳动教育课有基地、有教师、有设备。目前,全市已有校办企业2375个,学农基地292个,年创利50至100万元的校办工厂有35个,百万元以上的11个。1990年校办企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12倍,达9.9亿元,名列全国榜首,利润  相似文献   

13.
我区勤工俭学基础原来比较薄弱,全国勤工俭学会议以后,有了新的发展。现在全地区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由八二年889所发展到3133所,增长3.7倍,校办工厂、车间由56个发展到38个,有学农基地的学校由379个发展到1108个,生产基地由3638亩,发展到5098亩。虽然去年全区遭受特大自然灾害,但勤工俭学总产值仍比八二年翻了一番,超过200万元,纯收入也增长了两倍以上,达到7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以来,南通市校办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值由1991年的4.4亿元上升到1997.年32.5亿元:纯利润由1991年的4346万元上升到1997年14121万元.除了一般的工作外,最主要的是抓生产适销产品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技术改造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企业上规模,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校办工业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省的勤工俭学活动开始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1986年全省已经有12,582所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占学校总数的57.31%,有292.92万名中、小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占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总数的78%。全省有591个校办工厂,5,975个农、林、牧、渔场,劳动基地总面积30.59万亩。全省的勤工俭学纯收入,已经由1984年的626万元,递增到1986年的1,579.9万元,增长152.4%。学生人平均收入也由1984年的1.47元,递增到1986年的4.21元。  相似文献   

16.
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企业,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教育事业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必要措施,也是发展商品生产、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条途径。近几年来,我们本着热情扶助,积极支持的原则,做了一些工作,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了我县勤工俭学的开展。 一举三得 何乐不为 过去,我们对勤工俭学、校办企业接触不多,认识不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肃清了“左”的流毒对教育事业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把教育工作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把勤工俭学摆到了重要位置上。从我们财政部门来讲,加强对教育的支持亦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县对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由一九七八年的146.4万元,到1986年的475.7万元,增长226%,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对开展勤工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长春市勤工俭学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现在校办工厂己发展到933个;校办各类农艺场园2276个;土地面积67263亩;校办商店294个。开展勤工俭学的校数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4.5%。校办企业经营1300多种产品,自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我  相似文献   

18.
中卫全县已有102所中小学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占全县中小学总数的67%;有农、林基地2个,土地835亩;校办工厂13个,校办商业网点10个;县勤工俭学办公室自办经济实体2个.全县勤工俭学固定资产总值达83.9万元,校办企业从业人员达148人.许多学校还组织学生收集废旧物品,采集草籽、中草药,给农场插秧、收割,为粮库装米,靠“勤”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到1990年,全县勤工俭学年总产值达250万元,纯收入达34万元,全县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达10.9万元,用于解决教职工集体福利的资金达6.9万元.1988年西园中学被国家教委树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1989年,西园中学、中卫一中被自治区树为“全区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9.
自1980年1月国务院和省府下达关于勤工俭学的两个文件以来,我省中小学的勤工俭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据1981年统计,全省已有校办工厂1614个,校办农场19547个,工厂、农场兼办的有1904个,开展其它活动的学校有30125所。勤工俭学的总产值、总收入已达7.021万元,比1979年增产199.3%;纯收入达2047万元,相当于全省普教经费的3.6%。有25所学校的勤工俭学项目和产品,获得省地县科研项目奖和科技成果奖。开展勤工俭学不仅使学校增加了经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石桥镇位于鄂豫两省,襄阳、河口、邓州三区(市)交界处的边远地区,是一所有五十年历史的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师94人.18个教学班,1450名学生。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紧抓勤工俭学。尤其是近年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以教育教学推动勤工俭学活动,拓宽勤工俭学的途径,以勤工俭学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取得了“育人”和“创收”双丰收。多年的中考综合评估均列全区前茅,多次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由开始的5000元左右增加到近年的年纯收入16万元左右。每年的勤工俭学收入除留20%用于扩大再生产外,其余部分分别用于改善办学奈件,解决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特困生的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等方面。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