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为了让孩子们早日进入阅读的状态,我探索“悦读”。于是,在一二年级,我重点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阅读质量呢?笔者就此做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讨。一、生动图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导读,激发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营造阅读教学的情趣。如在导读《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时,我先要学生用课文中“细长的葫芦藤”、“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反思中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延伸,让阅读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一、在自我提问中反思,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按照自我提问的方式进行思考“,我理解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词”“,我读懂了哪些内容”“,我找出了不懂的词、句、段了吗…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孩子们早日进入阅读的状态,我探索“悦读”。于是,在一二年级,我重点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人手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阅读,要把语文阅读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之色彩纷呈。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阅读,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享受自由自在地阅读,我试着做以下几点尝试:一、“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二、“多元”——学生体验阅读的丰富性;三、“真切”——学生领悟阅读的情感性;四、“受益”——学生达到阅读的目的性。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切享受到阅读的“自由自在”,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读写例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读写例话”的特点,寓讲于练,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就以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分辨事物和联想》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引导他们分析理解题目中“事物”、“联想”、“分辨”这三个关键词语,接着,我出示了下列几道思考题:  相似文献   

7.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教师就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享受阅读。我尝试用“享受阅读法”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得到阅读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阅读能让人获得知识、取得进步,让人与以往不一样。我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我很不爱阅读,写作压力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作文成绩上,我的语文总考不好。于是,我向班里的“作文大王”“取经”,而她给我的“经”就是多阅读。那时,我不禁在心中质疑:什么?阅读?“作文大王”是不是在骗我?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不过,为了语文成绩的进步,我还是选择了试一试。  相似文献   

9.
胡春梅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1):176-177,184
命题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可能是芥豆之微,但是如何让命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的导引功能?却值得研究。命题应分别从“积累”、“生活”、“阅读”、“作文”等方面走出误区,具体是走出“为积累而积累”“为生活而生活”“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的误区,只有开创新意,才能让评价更精彩!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1.
张娟 《新疆教育》2012,(17):56-57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其中提到要让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地朗读,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快乐阅读,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其次,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指导;再次,指导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及时纠错纠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要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除了在课堂上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外,还要让孩子有一种“我想读”、“我要读”的心理需要。所以,我觉得要特别关注阅读需要。从一定程度上说,关注阅读需要也就是把握好阅读的时机。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学生相对而言容易进入境界的几个时机,姑且称之为“当时  相似文献   

14.
有了“主题阅读”的三年积淀,新学期我计划创建以阅读为特色的“悦读班”,和学生一起快乐阅读,让阅读美丽生活。“主题阅读”活动形成系列本学期除了集体阅读篇章外,还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森林报》,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不一样的童年生活,学会用爱拥抱大自然。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阅读教学不是先生讲学生听,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是一种对话活动。让语文阅读走向“对话”,我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16.
绘本阅读的最佳方式是“亲子阅读”,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书香架起家园协同之桥,是我一直以来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胡艳 《成才之路》2010,(2):28-2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也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想象不仅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而且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标准》在“关于阅读”中就强调提出.“要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我平时努力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桂荣 《教师》2012,(27):71-7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江苏省淮安市新民路小学实际情况,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确实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有的幼儿不爱阅读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阅读的趣味所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早期阅读,关键是要让兴趣驱动幼儿去主动阅读,爱上阅读。阅读会让幼儿受益一生,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有方法可循的。为此,我园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四趣”教学法,不断培养、引导、激发和巩固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无穷的乐趣,从阅读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