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备受考生关注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已经出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大纲在考试内容和范围方面没有原则性的变化,只是考虑到部分省、市自行命题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学科的试卷结构进行了少量调整和变化。这些调整和变化将对考生备考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在备考中应遵循哪些备考原则?记者就这些问题,访问了高考专家、华中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胡茂良老师。  相似文献   

2.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09年普通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详细介绍了今年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范围、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等。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考试大纲有哪些变化?对考生备考有何指导意义?为方便考生复习备考,本刊特综合部分名校名师观点,帮助考生解析考试大纲,提供备考建议,希望能助同学们一臂力。  相似文献   

3.
与前几年的数学科<考试大纲>相比,2006年新的<考试大纲>在整体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局部有所调整、变动.从考纲变化的趋势上看,高考将提高对向量的运用要求,另外,对三角函数的要求也提高了一个层次,如将过去要求的"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改为了"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科增加了"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文科增加了"理解圆的参数方程",但大部分调整只是在表述上进一步规范化,使之更贴近考试的要求.因此广大考生只需在吃透<考试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备考计划,即可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备战高考.  相似文献   

4.
2008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公布已有时日,今年的考试大纲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所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命题的趋势如何?我们如何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备考?请看——  相似文献   

5.
周燕熙 《新高考》2005,(6):22-23
与前几年的《考试大纲》相比,2005年新的数学科《考试大纲》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调整、变化.因此广大考生只需在吃透《考试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备考计划,即可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备战高考。  相似文献   

6.
2012年课标版《考试大纲》以及《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蓝本,更是考生在备考复习中的"指南针",能否准确把握和运用《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将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为了帮助考生依据《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把握正确的复习备考方向,及时调整备考规划,本刊备考指导中心专家团的名师分两期详解2012年课标版《考试大纲》与《考...  相似文献   

7.
背景从2004年开始,全国普通高考实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统一考试"要求考试标准统一.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有关普通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考试大纲》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为分省命题留有一定的余地.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正式出台,为方便考生备考,各分省(市)命题的地区结合全国《考试大纲》,已出台适合本省(市)的大纲补充说明.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大纲有哪些变化?后期复习中,哪些考点需要倍加重视?本文将对此作研读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说明(思想政治)>(以下简称<说明>),是浙江省在坚持科学、稳定与创新的原则下,首次自主编写的新课程考试说明.与以往的考试说明相比,<说明>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高考复习教学中,理解考试说明的内容和精神,把握命题的依据与要求,是师生学科备考的核心与关键.本文将对<说明>进行必要的解读并提出一些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重视<考试说明>的落实,准确把握高考脉搏 1.学习好<考试说明>,为复习把握好大方向 <考试说明>具有规范考试命题和指导考生备考的双重作用,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备考的指南.师生通过对<考试说明>的学习,主要明确三个方面:一是考什么,也就是考试内容与范围:二是怎么考,也就是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题型等;三是考多难,也就是考试的试题难度要求(中等难度以下占80%).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 《考试大纲》)近日出台。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大纲脉络?复习应有什么调整?为增强 考生备考的针对性,本刊特别邀请了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的名师对各科考试大纲 进行深度解读,指导考生识考点、知变化、明要求,卓有成效地进行第二、三轮复习。  相似文献   

11.
一、破解考纲关键信息1.考纲变动点为保持考试稳定,利于考生复习备考,2007年英语考试大纲仅在2006年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各省命题在题型上稍有变动。主要为:1)对"考试内容和要求"中阅读部分的要求进行了精简,删除了难以确切界定的"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  相似文献   

12.
2005年考试大纲对2004年考试大纲做了某些调整和增删.这一修改应引起我们高考备考的高度关注.大纲内容的修改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表达的调整,目的是使考试内容的表述更科学、更贴切、和教材的内容更趋于一致.二是有些时效性较强的热点问题可以进入考点,但缺少知识的支撑,需要补充以备用.根据以往备考的经验,对于考试大纲删除的内容,今后备考不用再关注,而对新调整的内容和新增加的内容应认真备考、高度重视.因为命题有一个原则:新增加内容的50%部分将在当年高考中被考查.  相似文献   

13.
《考试大纲》作为命题、考试的依据,它是每年考生、老师备考时最重要的指导.而《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的出台,让我们感受到在高考始终贯彻考查知识,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原则的同时,在新出台的《考试大纲》中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因为2004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4省参加新课程改革的考生将于2007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2006年高考作为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衔接的关键一年,其高考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考试大纲》中提取有效的高考信息是高考备考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高考课标版《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了。由于《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必须遵循的法则,所以认真解读考纲,关注其中变化点,把握命题新趋向。对于考生备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期老编特邀全国各个学科的顶尖名师专家,深度解读课标版《考试大纲》,并依据考纲精神为考生点明复习方向,传授备考策略,希望以此能对考生备考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2005年考试大纲对2004年考试大纲做了某些调整和增删。这一修改应引起我们高考备考的高度关注。大纲内容的修改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表达的调整,目的是使考试内容的表述更科学、更贴切、和教材的内容更趋于一致。二是有些时效性较强的热点问题可以进入考点,但缺少知识的支撑,需要补充以备用。根据以往备考的经验,对于考试大纲删除的内容,今后备考不用再关注,而对新调整的内容和新增加的内容应认真备考、高度重视。因为命题有一个原则:新增加内容的50%部分将在当年高考中被考查。下面就针对2005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修改的部分内容,谈一下自己备考…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考试大纲》是高考的指导性文件,不仅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尺度.结合2005年的高考情况来认真研究并学习《考试大纲》,分析化学学科考试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调整复习备考的重点与方法,是提高化学复习效率与提高化学高考成绩的捷径.本文主要为考生明确化学学科考试的要求,分析考试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及要求发生变化的内容,提出复习备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简称)对数学学科的考查确定了总体上的要求,是高考命题及考生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考试大纲》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新思路,较之以往也有不少的变化.在此,笔者结合新《考试大纲》就近年来试题的特点进行分析与展望,期望这能有助于同学们在高考备考后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与强化对相关考点的复习.一、注重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1.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数学高考的宗旨之一是考查考生时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将“三基”有机结…  相似文献   

18.
与2006年相比,2007年高考大纲写作部分有了一些调整,这预示着作文考查的侧重点将有一定变化。本文从文体要求、能力层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等方面解读 2007 年高考大纲,对考生备考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等省市开始自主命题,但总体来看,试卷结构雷同,考查知识点相似,没有真正地体现出各省市命题的自主性。2005年,《考试大纲》的修订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那么,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会有哪些新变化?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会怎样灵活地反映出这些变化?2005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如何有效地备考?为此,我们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变化的消息和目前高中复习备考的实际,提出几点高考预测和复习建议,仅供参考。一、保持相对稳定识记范围更宽2005年的考试大纲要去掉考点前的所有星号,命题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迎接2005年高考,广大的高三学子及辛勤的指导教师都在厉兵秣马,准备以最好的知识、能力储备和精神状态迎接考验.笔者应<教育实践与研究>编辑部之约,根据2004年<考试大纲>(因2005年<考试大纲>还没见到),对2005年的命题趋向作一粗略预测,为广大考生和老师提供一些复习思路,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