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课前铺垫初学跳上成蹲(跪)撑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该内容,对跳箱的认识较少,不知道原理和运用方法,对此,在实践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课型,让学生了解、感知器材,减少由对器材的陌生感造成的恐惧和畏难情绪。1.掌握原理在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可利用投影仪介绍一下跳箱的结构、练习内容,让学生对器械有一个简单的理解;然后利用实物,让学生尝试将各种力量作用于跳箱,引导学生观察跳箱的变化,通过现场讲解,使学生了解跳跳箱  相似文献   

2.
<正>一、小学支撑跳跃教材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分析通过上表可以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主要有:1.教学器材与教学匹配的问题。小学跳箱的材质是木制的,箱盖宽度为40cm左右,箱高度为120cm左右,这样的器材对于小学生初学动作来说易产生畏惧感。此外,小学支撑跳跃教材所用的器材  相似文献   

3.
<正>投掷是小学基本教材之一,它对小学生上肢力量与肩带灵活性有较好的锻炼价值。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投掷教学内容的衔接经常出现"脱节"现象,同一内容、教法、组织形式在不同水平段中多次重复出现;或是因器材老套,学生对此学习兴趣不高。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进行小学投掷教材衔接的有效性研究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在此,笔者就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技能形成规律、器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一、从身心特点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变化较快,从一  相似文献   

4.
<正>一、橡胶实心球器材介绍橡胶实心球是小学阶段提高小学生力量素质的首选器材,也是游戏活动中的常用辅助器材(图1)。依据橡胶实心球的颜色、形状及重量,被小学生称为"南瓜",常常被作为游戏器材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如,"小海狮运南瓜""仰卧起坐往返传接南瓜""小猴子抱南瓜十字往返跳""小熊猫掷南瓜"等较受学生喜爱。二、橡胶实心球在小学游戏活动中的应用1."小海狮运南瓜"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发展学生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28-29
<正>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难度系数较高的一项运动技能。小学生学习跨越式跳高运动有助于发展自身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胆怯、恐惧等心理,致使他们在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时容易出错,甚至出现伤害事故,严重的还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克服和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信心,无疑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备课应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或者"三分析",即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校场地器材,两者实质是一致的。因此,作为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有效设计和布置场地,合理和精简使用器材,使体育教学中课堂组织有序有效,使师生双边活动畅通顺利,使体育课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笔者读了2020年第4期的体育教学案例《"藏拙"不如"现丑"》一文,感触颇多,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儿拙见。不充分的备课,才是导致教师"现丑"的主要原因。备课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重要前提,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学法、备学生、备场地器材等内容,该案例中教师备课环节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对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不明确,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了GB/T19851.12-2005《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国家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学生体质测试器材的生产研发、质量监督、产品认证提供有力依据,该标准将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的产品质量。学生体质测试器材是一套系统化的测量仪器(或称计量仪器),是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的声、光、电、气体流量、力量测试等各种技术的集成。因为该测量系统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加之各生产企业之间的技术和能力的差别,所以仪器设备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下面是在选用时应重点注意的问题。一、产品的安全性该产品在使用时,直接与…  相似文献   

9.
经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双节棍的练习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练习价值,且器材制作简单,学练容易,对锻炼上肢力量,尤其是腕部的力量作用显著,通过双节棍的抓握练习可以锻炼前臂肌群,提高握力素质,是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适合在学校中开展。文章从双节棍相关武术教材中吸取适用于小学生的教学内容,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而开发出系统的双节棍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材分析支撑移动是支撑类基础教材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以及上下肢协调性具有积极作用。本课支撑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使学生体会多种支撑移动的练习方法,通过不同的支撑移动学练,体会重心的不断变化配合手臂的交替支撑。在实践教导中,结合各类有趣的器材进行游戏性的活动,进行多样性的拓展练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在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举行。在此,笔者作为技巧——"纵箱前滚翻"一课的指导教师针对该课做了一定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本次活动的一些思考。一、针对"技巧——纵箱前滚翻"一课的评析(一)教材选择大胆、创新,具有挑战性本次是异地做课,教师在对当地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如,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基  相似文献   

12.
<正>一、指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上海市体育学科课程理念,突出"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形式、优化环境、发展体能"的指导思想。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攀爬教材的特点,以"小学体育兴趣化"为引领,注重情境创设、器材创新、游戏多样、学练递进,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感知和体验不同高度、不同器材的多种攀爬活动,充分挖掘"攀登  相似文献   

13.
推铅球是发展力量素质的项目,它能增强上肢、腰、髋、腿部肌肉力量。推铅球所需场地不多,器材简单,容易开展和普及。新编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把推铅球列为主要教材,每一学年均有出现,可见这项教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推铅球技术比较复杂,学生不容易一下子学好,因此,在教学中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确定各年级的教学重点、难点和要求,每个年级都有明确的任务,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铅球内容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现在的教材也逐步淡化了铅球内容,取之以实心球替代,铅球被冷落一旁,时间久了,变得锈迹斑斑,成了真正的废旧器材,甚至有学生不识其为何物,谓之"铁蛋"。然而各类体育器材都有它自身的作用,只要好好利用,它就能发挥其正能量,服务于体育教学。下面笔者谈几点利用"铁蛋"练力量的做法,望广大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投掷教材内容,在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提高投掷能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来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项目之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中、小学投掷教材的创编带来了新的思路。一批适合少年儿童特点,器材和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所见、所闻、所玩的投掷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运用。这些新创的投掷教材在继承传统动作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练习的多种投掷姿势引入到教材中,丰富了投掷教材内容,推动着投掷教材向实用性和趣味化方向延伸和扩展;体验…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1:在体育课基本部分的练习中,有的教师墨守成规,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也有一些教师能够开发教材、场地、器材,将趣味体育融会贯通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完成学习任务。"七十二变":1.教材"瘦身"。对于那些"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技术动作来说,采取降低技术动作要求的方法,让初学者从习得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快乐与成功的情感体验。如,羽毛球扣球、轮滑单脚"s"型倒滑、乒乓球攻球、排球双手传球、足球脚背内侧踢球等,只  相似文献   

17.
小学迎面接力跑是一项简单容易的教材。它具有器材少,场地小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教材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三基”教学。在这个简易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的动作诸如抢跑、接棒者同侧手脚起跑、交接棒落地、接力棒换手、调棒和用腹部顶棒、持棒手前举、交接棒时两人相撞等。而这  相似文献   

18.
<正>一、改变质地,提高安全系数案例:1节水平二(四年级)的实心球课中,一位教师利用废旧报纸包裹住2个沙包,再用透明胶带缠紧,制作成简易"实心球"用来进行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教学,有效地降低了硬质实心球可能带来的危险,学生参与热情也得到了提高。剖析:一些教材,由于器材质硬物重,如铅球、标枪和实心球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或者初学者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为此,体育教师可以学习本案例中的做法,根据危险器材的特点和动作技术要领,巧妙地自制较为"安全"的器材,既能降低危险系数,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自制器材或选用替代器材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学体操教材中,纵箱分腿腾越是难度较大的动作。由于该动作结构紧密,各部分不宜拆开教学,所以一般应采取完整教法。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的重点、难点——踏跳和推手技能,运用诱导练习过渡,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过,选用诱导练习必须慎重,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为引导学生助跑起跳后,手撑远端,推手过箱,用“短助跑跳起后分腿骑坐跳箱上”的练习(《怎样备课》人民体育出版社,第50页),往往不能起诱导作用(见图1)。如按上面动作要求做,分腿屈髋坐箱,推手方向向后,起制动作用,就无法收到展体和远撑顶肩推手的效果。很显然,这一练习与教材无论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诸方面都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正>一、"群龙"戏盒(一)游戏目标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学生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拼搏的精神。(二)场地器材平整的场地一块,间隔一定距离分别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