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比不同保守疗法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膝关节MCL损伤的运动员共72例,随机分为电针+推拿组(对照组)、电针+推拿+康复训练组(实验组),每组36人,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不同组的运动员治疗前后的疼痛、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76%和94%,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45),Lysholm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结合推拿和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员膝关节MCL损伤的疗效要优于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周围疼痛及膝关节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赛艇运动员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治疗的110例发生下腰痛的辽宁赛艇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采用核心功能训练联合电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55例,采用核心功能训练方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运动员在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核心肌肉耐力水平和测功仪输出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板支撑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测功仪输出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功能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赛艇运动员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比单纯采用核心功能训练治疗方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排球运动中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肩袖损伤的排球运动员4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康复组,每组2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其中电针一组接肩髃、肩前,另一组接天宗和肩贞,选用电针参数为疏密波,5HZ;康复组进行康复训练;每日1次,1周5次,共治疗6周。评估比较肩关节疼痛视觉量表模拟量表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肩关节活动度(ROM)三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下降,UCLA评分提高,ROM增加(P<0.05)。电针配合康复组在VAS评分及UCLA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康复组(P<0.05),在改善ROM评分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疗法较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排球运动员肩袖损伤后的肩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4.
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运动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28例和单一使用推拿治疗30例相比较,综合治疗组之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推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0.0%(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电针,对山东体育学院在校生多裂肌三角综合征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指标的评价,验证刺络放血配合电针对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运动员学生36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刺络放血配合电针(以下简称放血组),B组单纯电针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前和疗程后各收集一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血组18例,其中有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18例,其中有效1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9%.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在10次治疗后与治疗前对临床症状和视觉模拟评分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两项指标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放血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和痛觉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放血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放血配合电针治疗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疗效较为理想,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运动员肌肉拉伤300病例,应用电针疗法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痊愈169例,占56.33%;显效66例,占22%;有效42例,占14%;无效23例,占7.67%;总有效率达92.33%。表明电针治疗运动员肌肉拉伤,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末端损伤,是运动员常见、多发的一类劳损性病变,病期长,治疗难,严重影响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对其治疗,目前多以理疗、强力按摩、局封等为手段,但效果多不理想。 83年8月至87年8月,笔者采用电针“V”形痛点刺法,治疗末端损伤47例,收  相似文献   

8.
急性扭伤是运动员的常见病,有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各不相同.我们对冰雪及田径几个项目运动员的急性扭伤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自制的中药剂外揉治疗方便,运动员能减少疼痛,扭伤恢复较快,同时配制中药,花钱少,携带方便.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一、一般资料我们共治疗120例运动员急性扭伤患者,其中男性88例(16~27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手法治疗运动员急性闲合性软组织损的疗效.方法:运用理筋手法治疗运动员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60例,并与对照组58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70.69%.结论:本疗法对运动员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症状体征、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穴位电针刺激方法,观察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变化状况,研究穴位电针刺激后运动员速度力量提高的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结果发现,穴位电针刺激对运动员速度力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即时效应,而累积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手法治疗运动员髌骨软化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运动员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平衡理筋手法治疗运动员髌骨软化症32例,并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组31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4.38%,明显优于对照组61.29%.结论:本疗法对运动员髌骨软化症症状体征、起效时间的改善及疗效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组.  相似文献   

12.
<正> 外伤性痛腰系指由于不同性质的损伤所引起的腰部(或牵扯及下肢)疼痛性疾病。多见于运动员和劳动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正常的工作、训练和生产劳动。对外伤性腰痛的治疗,目前多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运用多种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采用电针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前锯肌损伤多见于某些专项训练中(如举重等),其在运动创伤中所占比例很小,临床常易误诊。笔者应用电针配合深呼吸运动疗法治疗因前锯肌损伤所致的“肩背痛”、“胸背痛”,一疗程治愈率达89.29%。现将1986年以来诊治的28例有完整资料的病例小结如下: 一般临床资料经诊断为前锯肌损伤者共28例,其中27例为运动员,1例为本单位驾驶员。男性24例,女性4例,男女之比例为6∶1,其中举重运动员25例(男22人,女3人),标枪运动员2例(男女各1例),驾驶员1人(男).受伤时年龄14~27岁,(平均16.8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调查运动员贫血的发生率、性质、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同时,考虑到许多治疗贫血的西药服用后反应较大而饮用中药汤剂对运动员较不方便,为了摸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贫血的方法,在北医三院中医科和中草药小组的协助下,我们根据有关治疗运动员贫血的常见的中、西医处方类型和特点,制作了中西药合在一起的药片—生血1号。经四年多来对运动员贫血的临床应用,获得了一定的效果,显示了比单独用西药或中药为好。为了总结推广和改进,现将几年来治疗较系统、资料较完整的75例进行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5.
针灸加电针治疗髌腱末端病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加电针治疗髌腱末端病45例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保健中心赵金良髌腱末端病是髌腱附着于髌骨下缘的慢性劳损病,也是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病。由于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上又有一定困难,严重影响运动员训练及成绩提高。为此,笔者试用针灸加电针(G6805治疗仪...  相似文献   

16.
“网球肘”,医学名词应叫做肱骨外上髁炎,由于本病多见于网球运动员,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球肘”。临床上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球、击剑运动员及投掷运动员也屡见不鲜。几年来,本人利用手法治疗75例,临床效果非常满意,特成此文,供同道参考,供广大教练员、运动员遇到情况时试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验法,比较电针刺激肢体穴位和综合穴位的不同效果。结果显示:综合穴位刺激相对于肢体穴位,400m跑后血乳酸、肌力、30m跑、立定跳远等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电针刺激运动员综合穴位消除肌肉急性疲劳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电针配合药物按摩治疗软组织闭合性运动创伤190例疗效观察金树敏(浙江省体委310004)软组织损伤在运动创伤中所占比例最大,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人近几年来运用电针配合药物按摩的方法治疗500余例,疗效显著。现将有完整资料的190例病例小结如下:1...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了非专业运动员人群跟腱断裂的发生特点、病理生理变化、诊治中的问题及预防.对收治的15例非专业运动员运动性跟腱断裂患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疗效进行总结、分析.非专业运动员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病率为53.5%,6例术前误诊,占40%.经对端Bunell's缝合法直接缝合和Lindholm's修补法治疗,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判优12例,良1例,差2例,优良率86.6%.结论非专业运动员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病率较专业运动员高,慢性跟腱退变是主因,病理生理具有显著特点,诊治中误诊率较高,疗效优良率不高,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早期治疗急性股后肌群拉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祖国医学“以痛为腧”的治疗原则,着眼于拉伤部位的压痛点,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手法对在体育测试中发生的急性股后肌群拉伤的23例患者进行了早期治疗,能迅速缓解或消除拉伤症状,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使运动员迅速重返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