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把握“互联网+教育”在教育帮扶领域的运用机遇,采取多种策略进行线上指导、线下督导,可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并扎实掌握学习内容,锻炼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们从线上指导、线下督导两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数学教学中的“双师指导”实践策略,以期为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方院校应用型转型及新师范建设的背景下,创新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必然。双师课堂为地方院校创新教师教育教育见习、研习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邢台学院双师课堂项目,构建了“一核心两平台三主体四维度”,集教育见习与教育研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围绕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核心目标,发挥地方政府、高校、基础教育三方主体协同创新优势,围绕“师德规范、教学实践、班级管理、教育研究”四维度内容,依托“智慧教室+现实教室”两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实践活动,探索教育见习+教育研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通过数字技术促进学校形态、育人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推动学校教育流程再造。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遵循“数字儿童”的内在需求,从学校层面探索在线教育的系统化运作,构建了校本云端学校体系,整体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塑造了“全链条”互联网育人新生态,推动了学校整体性、系统性变革,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要建立“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可按照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建设模式运作。在师资培养机制上,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在师资培养方式上,教学岗位锻炼与企业(或生产性基地)岗位挂职双岗交替;在师资培养面向上,面向学校教学和企业技术开发岗位双向培养。按照这一模式,学校主动与企业“联姻”,促进“双方联动”;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生产,实行双岗交替;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试行“双向培养”,最终实现学校、企业、.教师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5.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各类智慧教育平台日渐完善,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多样,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不断融合创新,混合式教学必将成为新时代的教学模式新常态,同时为教育“双减”有效赋能。当前混合式教学取得的突出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例如,教师的技术能力不匹配、教学设计不适用、教学过程不可控、教学评价不全面等。基于此,从教师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分析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存在的多重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突围策略:通过信息素养专项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通过整体设计优化线上线下教学衔接;通过邀请家长监督学习过程促进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实施评价主体动态变化实现全面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带来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瓦解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单向度授课模式,同时也为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出路。该文针对乡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学科教师短缺、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等现象,采用深度访谈和教学实践执行等方法深入分析H县Q乡村小学开展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反思Q小学“互联网+双师教学”与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和推广价值,并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探寻未来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广大农村地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提供案例思考。  相似文献   

7.
姚远  赵善庆 《成人教育》2021,41(2):69-78
自学术界最早于1990年提出职业教育“双师”教师这一概念,国务院首次于1994年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双职称”以来,由于各方对“双师”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理解不同,所以形成了称谓众多的“双师”教师说法和做法。只有弄清“双师”教师学术概念与政策概念及其标准演进路径,并针对“双师”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中存在的理论逻辑不清、认证程序不一、操作标准各异、一次简单认证、兼职标准过低等问题,通过加强“双师”理论研究,促进内涵与形式相融合;强化“双师”制度设计,促进保障机制完善;各方参与同向发力,促进培养路径创新等途径,才能不断扩大“双师”教师队伍数量和提高“双师”教师队伍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期间,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不在线开展教育教学。这一转变带来教育便利,也突显了传统学校课堂教育主体性缺失问题。本研究以县城A中学为调查点,呈现在线教育阶段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教育主体的系统性不适应现象。研究发现,线上教育打破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管控模式,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但也因为传统课堂教育过于依赖“管控”而忽视了对主体性的培养,具体表现为:教师自主学习和技术运用的缺陷、“双师”模式下“经师”与“人师”角色调整的迟滞、家庭教育中学校管控模式的移用失败,以及传统教育中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和习惯的缺乏。对开展线上教育所做的反思,有助于复归常态化教学后学校教育对主体性培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背景下,虽然“双师课堂”的独特价值日益引起教育教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运用,但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结合当前线上教学显露出的发展动态,针对“双师课堂”的内涵、挑战与机遇、优化策略,及对“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展望展开探索,为研究“双师课堂”的学者和未来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鹏 《高教论坛》2022,(8):25-29
在当前法律硕士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理论错位、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师越位、教师授课能力缺位即“三位”问题。通过对双师同堂的理论解构可以发现,双师同堂应用于法律硕士课程教学之中能有效纠位、守位和补位。通过SWOT分析法进一步证明,双师同堂在法律硕士课程中的应用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双师同堂在法律硕士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牢牢把握校外教师遴选、学生的有效组织、双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课堂信息反馈等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实践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我国当前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差距大、不平衡的现状,利用跨区域协同实践共同体,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双师课堂教学,能推动区域整体性教育发展与教育帮扶.文章以区域薄弱学校为实践对象,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构建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双师课堂推进区域教育帮扶模式,结合现有的"双师课堂"设备系统,开展面向广东省信宜市的双师课堂推进区域教育帮扶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双师课堂能够促进区域学校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区域内教育成效的整体提升与教育帮扶.  相似文献   

12.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之所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中职“双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双师”能力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教师培训、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三大平台开展双师“五能力修炼”,构建“双师”专业发展的桥梁,打通“双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通道,建立“双师”三层五能培养体系,为中职“双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数字化平台是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介绍了陕西教育扶智平台的情况,以及依托该平台开展地理教学实践的意义:以“双师课堂”为主要手段,打破了空间隔阂,提升了边远地区学校的课堂质量,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数字化能力;通过课堂上的“空间联动”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借助数字化课后服务功能,可达到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20 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级 各类学校为保证“停课不停学”,纷纷采取线上教学。我以初中 英语线上教学为例,通过自身实践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总结线上线下“双师”教学探索心得,为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让县域基础教育的发展开始停滞甚至倒退,人才流失严重,教育生态失衡。依托互联网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利用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直播形式,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实施“网上名校名师,线下自校教师”的协同教学。打破了教育资源垄断,促使县域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重生。通过该模式在县域学校中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县域教师的研训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均衡配比。若要继续推进,仍需改善线上教学的资源质量,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适应县域不同水平的学校对教育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大力提倡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本文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学校在原有利用录播远程互动网络技术实现“双师云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双师”课堂实施的经验,以改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资源等相对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董兰梅 《海外英语》2024,(7):207-209
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课堂中推广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与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在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过程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当做好充分准备,挖掘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紧密衔接。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研究,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师课堂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然而,当前双师课堂中却出现了乡村教师消极应对、排斥参与等问题。已有研究主要从传统“单师”课堂的视角进行审视,忽视了双师课堂中“双师”教学主体的特殊性,也忽视了因其教学样态的特殊性而应构建新理论的研究需求。扎根理论能够根植于真实的教育现象,从中生成贴合研究情境的本土化理论,有助于深入探索乡村教师持续参与双师课堂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对35名乡村教师半结构化访谈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乡村教师持续参与双师课堂受到三类因素的综合影响:政策规制和条件支持是影响乡村教师持续参与双师课堂的环境因素,城乡教师权责划分和教学教研活动设计是影响乡村教师持续参与双师课堂的活动因素,努力期望、个人绩效期望和感知学生学业成效是影响乡村教师持续参与双师课堂的心理因素,且部分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可通过国家政策助推和绩效导向驱动提升乡村教师“获得感”,以条件支持托举和动态需求匹配减轻乡村教师“负担感”,以权责制度重塑和教学教研活动共建改善乡村教师“参与感”,促进乡村教师持续参与双师课堂。  相似文献   

19.
张舸  王亚 《教育探索》2012,(3):112-113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法规不配套、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生师比与办学规模不匹配、对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缺位、“双师素质”教师名不副实和职称评审指标不合理等.应采取强化制度的保障性、提高管理机制的激励性、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质量和确保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等对策,促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高职会计专业“双师”教师在来源、学历、职称结构、实践指导能力、提高途径以及考核薪资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营造适合“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成长的环境,促进“双师”结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