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子提出的"践墨随敌"的"自适应"作战思想,以朴素唯物主义和历史人文视角透视战争迷雾,开创了中国古代兵学研究的新领域,其思想方法和理论观点对于今天汲取东西方先进军事理念,深化现代战争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千年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之一,是其蕴涵的科学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为孙子对战争观念、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诸多层面军事认知的探索、把握和创造,具体体现在如安国全军的慎战思想、先胜全胜的不战智慧、审时度势的战略预见、因情应变的作战指导、令文齐武的治军理念等。其科学精神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兵学领域的展开与升华,对于启迪思维和指导战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兵学圣典",其中朴素而又深厚的辩证唯物思想,具有学术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孙子兵法>强调"知"是实施正确指挥、掌握作战主动权的根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体现了孙子朴素的唯物现;孙武不是单纯从战争行动论述战争,而是从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的根本利益去观察战争,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诸因素去分析战争,充分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战争是一个双边互动、彼消此长的过程,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论述了战争中50余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方面,看到了战争中双方互相依存、互相对立、互相转化的规律;因地制宜、因敌制胜、因情任势……<孙子兵法>中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非常符合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4.
在冷战后历次战争实践的推动与牵引下,美军的作战理论不断推陈出新,从震慑论、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基于效果作战理论、网络中心战理论到混合战争理论、空海一体战理论等,更新速度非常快。虽然新颖的作战理论是美军对信息时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积极回应,但在一些作战原则问题上,美军大量吸收和借鉴了孙子的"全胜"思想,并在新的信息技术和作战环境下适应性地拓展了此类作战原则的具体内容,使之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5.
说到战争形态,同学们可能比较陌生。所谓战争形态是由主战武器、军队编成、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战争诸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其中,主战武器决定着军队的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了不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军事思想是他"一家之言"的组成部分,受黄老思想体系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司马迁肯定顺应时势的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强调战争具有讨暴平乱的作用,不同于儒家的"去兵"主张,也抛弃了儒家"存亡继绝"的迂腐思想;其次,司马迁认为战争的起源与人性相关,战争难以避免,这是一种自然主义战争观;再次,司马迁把兵视为凶器,主张慎兵原则,反对嗜杀嗜战,穷兵黩武;复次,从战略战术思想看,司马迁提倡用兵作战要善于研究策略,在具体战争中肯定了"诈谋奇计"。  相似文献   

7.
吴强  姜翠荣 《班主任》2005,(1):22-23
<作战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二篇.这一篇孙子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角度,论述了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提出了"速战速胜"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中蕴涵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它反对用天命鬼神等迷信思想指导战争,指出客观物质条件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在战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战争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掌握并利用战争规律。在对战争的认识上。坚持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  相似文献   

9.
在先秦时期的战争法思想中,"仁"与"利"是一对时常冲突的价值要素。孙子是在战争之内平衡和解决"仁""利"之争的第一人。他继承了早期战争以"军礼"为指导和制约战争活动的"仁"的价值内核,又在充分尊重其自身所处时代的趋利化战争现实的基础上,宣扬"兵,利也,非好也"的功利战争思想。孙子提出的具体作战规则对"仁""利"冲突进行协调,当二者不可兼得时,他则义无反顾地选择舍"仁"取"利"。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史上的两座高峰。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孙,二人相差180年左右。孙膑对孙武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的、系统的,包括治军、作战、后勤、地理等各个方面,其军事思想的发展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关于制胜因素,他提出了"义"胜的观点,树立起正义战争必胜的理论;关于战争的根源,他明确指出利益的争夺是导致战争产生的原因;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孙膑"以战迎战""以战止战"的观点较之孙武的"慎战"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关于战争的制胜条件,孙膑丰富和发展了孙武的理论,看到了战争潜力、民心向背、军事力量、军事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讨论了孙武未曾涉及的战争控制问题,反对"数战",认为"利胜者辱"。孙武及其《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鼻祖"和"武经冠冕",孙膑则不愧为兵学亚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