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哲学?     
哲学一词最初出自希腊文,原意是“爱智慧”。在汉语中,哲字也有“聪明”、“智慧”等意思。这就说明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但是这里所说的聪明智慧,不是指玩小聪明,耍小手腕,搞小动作那一套东西,而是指通晓世界的大道理。哲学一词的词源,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正式下达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 ,而且规定得十分具体 ,可操作性也非常强 ,真令人欣喜。我对以无限加重负担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素来反感 ,也相当不理解。因为在“聪明”和“愚蠢”两个词之间 ,相信没有人会偏爱“愚蠢” ,但在聪明的行为和愚蠢的行为之间 ,却有那么多的人在长时间内一直重复着愚蠢的行为。放着科学的教育之路不走而以“题海战术”铸造“考试机器” ,也可以说不只是愚蠢而是愚昧。教育部给中小学生减负的重大举措使我有一种智慧终于回到人间的感觉。减轻课业负担对我国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拯救性行动 ,它使孩…  相似文献   

3.
等我长大了     
回过来歌颂聪明,就是因为仍有少数愚蠢人,地铁车厢内的孕妇和老妪才有坐下喘息的机会,盲人过马路才有人去扶,面对不公平的事情才有人去呐喊…… 或许,我们少一点聪明,多一点愚蠢,这个世界会快乐多一点。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个偏远的城镇中,住着一位聪明先生和一位愚蠢先生。人们一遇到难题,就去找聪明先生,但聪明先生总说:“这么简单的小事不要来找我,我可是要做大事的人。”人们一听,便更加佩服他。某天,聪明先生偶然获得两颗种子。他灵机一动,望向隔壁愚蠢先生的家,心想:是时候让大家见识见识我的智慧了。于是,他去敲愚蠢先生的门。门很快被打开,愚蠢先生问道:“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聪明先生说:“我这儿有两颗种子,要不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种子种得更好。”愚蠢先生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拒绝,只好答应。  相似文献   

5.
游艺摩天轮     
*想一想*过桥古时候,住在邻近高山上的人们,为了出入方便,会在两座峡谷间搭建吊桥。一天,南来的李平推着车,北往的赵刚挑着水果,都要经过同一座吊桥到对岸去。这座吊桥很窄,桥上每次只允许一人通过。李平和赵刚几乎同时到达桥边,两个人都急着过桥,但是,奇怪的是,他们顺利地从桥上走过,没有发生争执。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笑一笑*愚蠢与聪明李虎:有时候,一个愚蠢的人提出的问题,往往会使聪明的人回答不出来。张明,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张明:李虎,你的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出来。漫画名言老师不如我儿子:妈妈,语文老师的文不如我。…  相似文献   

6.
人类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有一个发达的大脑袋。有的人认为,前额宽、脑袋大的人机灵,前额窄脑袋小的人就笨,“大脑袋”似乎成为定夺聪明与愚蠢的法码。脑生理学家曾对人脑重做过测定,脑袋的大小与聪明和愚蠢并没有天然的联系。在动物世界中,类人猿的智力名列前茅,但它们的脑重远远不及人类。昆虫的脑子往往小如针尖,它们常常成为脑子比较发达的脊椎动物的牺牲品。猫、狗和兔子的脑子都比人小,但它们却没有人类那么聪明,只是成为人类的殖民者,无法与人抗争。人们常把一个愚蠢的人比作是“猪”,猪的脑袋可谓是够大的,但它笨得…  相似文献   

7.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对反义词定义的叙述是这样的:“几个词表示相反或相对的意义,这一组词就叫反义词。例如:好—坏,生—死,动—静,节约浪—费,聪明—愚蠢……,每组词都表达两个矛盾的概念,意义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8.
“Box”这个词在英语当中作为“盒子”这个意思是凡学过一点英语的人都知道的。然而,它作为“拳击运动”这层意思就不一定是每一个学英语的人都知道的了。为什么同是一个形式,却具有两个毫无联系的意思呢?我们可以先从语义学中的歧义谈起。语义学是研究词以及语言的其他部分意思的学科。歧义是语义学的概念之一。Doris.T.myers在Understanding Languge一书中给歧义所下的定义是:“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单位。”Fromkin等在所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中也指出:“如果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可以从不止一种方式去理解或翻译,那么这个词或句子便称作有歧义。”在英语中,“cricket”这个形式  相似文献   

9.
愚钝的力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从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们在其间比赛挖井,看谁先挖到水。愚钝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干了起来。聪明的人稍作选择也大干起来。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均挖了两米深,但均未见到水。聪明的人断定选择错了,觉得在原处继续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选了块地方重挖。愚钝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着,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钝的人只挖了一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深。愚钝的人仍在原地继续着,而聪明的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个性发展问题上,我们要很好地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慧理论,这对于我们从事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多元智慧理论有两个主要的观点:第一个观点:不要说哪个人聪明,要说哪个人在哪个方面聪明,不要简单的把人排队成聪明和不聪明,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质和可能,每个人在某一个方面都可以当第一。第二个观点:人的大脑分七个区域,有的区管逻辑思维,有的区管艺术思维,有的区管运动思维,有的区管自我认知,还有的区管人际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猫和老鼠》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动画片,特别是里面那只聪明、机灵的小老鼠深受幼儿的喜爱,他们都想成为动画片里那只可爱的小老鼠,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我们设计了本活动。我们利用羽毛  相似文献   

12.
聪明与愚蠢     
若要将人分类,除可分高矮、美丑、胖瘦之外,也可分聪明和愚蠢两大类。 一般人对聪明的看法是:懂得利用诸般智慧,为自己的利益谋算;对愚人的看法是:不懂得为自己着想,甚至会追求个人以外的更高的价值,以致为此而死。  相似文献   

13.
聪明与愚蠢     
聪明的人,是时时留意着别人智慧的人。他把别人的智慧当作黑暗里的一盏灯,照亮自己。平稳前行;愚蠢的人,是时时准备拒绝智慧的人。他把别人的智慧当作靶标,预备随时攻击。然后攻击天道不公。  相似文献   

14.
音东随想     
王蒙曾说过:“音乐能给人洗澡,使人净化,给人以更好享受和休息。”相信所有拜读过王蒙作品《在声音的世界里》的人都会对这句话深有体会。音乐伴随着我们成长,音乐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天鹅湖》的开头部分,由提琴的五个声部碎弓演奏出波光粼粼的湖面。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音域各有不同,声音就像一圈圈涟漪扩散开来。这时,黑管和长笛那清脆的声音宛如两只美丽的天鹅在湖面上悠闲地游着。钢琴用双音描绘出远处那怡人的风景。这便是故事的开始,而人生不也是这样开始的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生气,一种希望。当所有…  相似文献   

15.
首先 ,请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如果一只狼遇到一只羊 ,它是去追捕还是回头就跑?如果狼遇上的是只老虎 ,那狼又会作何反应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你看 ,一只没有聪明头脑的野兽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会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 ,更何况我们这些高智商的人呢?因此 ,我们人更应该有自知之明。人在环境中生活 ,而这些环境的构成又错综复杂。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 ,不知所处环境会给他带来什么 ,那他还怎么去治学、创业和处世?一个人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 ,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这种人即使确实有一定的能力 ,也难免失败。如战国末期赵国…  相似文献   

16.
邱磊  傅国涌 《教师》2013,(10):5-7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其实"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你只看到结果,那不是教育。所以,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只把重心放在前面那个字,那就是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  相似文献   

17.
我知道"愚蠢"这个词很刻薄.我的书(《最愚蠢的一代》)出版前,我妻子劝我换一个词,但我说"不",我必须用"愚蠢"这个词,就因为它的攻击性,就因为它得罪了8 700万美国年轻人.我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想让他们变得更聪明、更渊博今天,55%的美国高中生一周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大学生则每周少于10小时;1/3的年轻人不知  相似文献   

18.
张泉 《中文自修》2006,(6):22-23
(苏格拉底认为)在一个有智慧的社会里,哲学家就不会显得愚蠢了;只有在愚蠢的人中间,有智慧的人才被认为是缺少智慧的。 我们在这种二难推论里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的理想国可以有两种开国的方式:一种是哲学家成为统治者,另一种是统治者成为哲学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第一步:示范批,典型引路。高中学生受小学到初中阶段写作记叙文的影响,不少人写议论文不能适从。一篇作文几千字,找不到论点,看不出写作意图。在批改中,我发现学生不会立论的主要原因,是不懂得论点怎样表示。他们常常用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来表示。例如题为《聪明与愚蠢》的写作提纲中,论点是这样提出的:试谈“聪明与愚蠢”、对“聪明与愚蠢”的浅析,等等,让人看后不解其意。究竟对“聪明与愚蠢”的认识是什么,两者辩证关系是什么,没有明确交代清楚。针对问题,在批改与讲评中,反复说明论点一定要用肯定句式来表达,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一目了然,用语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然后,对立论  相似文献   

20.
火花     
聪明与智慧是不一样的。聪明的人常常只表现出在感性与灵性上的优越,而智慧的人除了感性与灵性的敏锐,更有悟性与理性的深邃;聪明的人其聪明往往只限于对事物表面的反映与理解上,而智慧的人不但能阐释事物的内在规律,且拥有着一种能战胜一切的内在力量,这有如树枝间灵巧的小鸟与养育着浩瀚森林的山脉之别;聪明的人其聪明往往只限于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