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文化背景与英汉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笔者在文中拟就文化背景与翻译的关系、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制约以及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文化背景教学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反映在颜色词上的英汉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中的词汇反映出文化的内涵,颜色词也反映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即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颜色的理解和运用有不同之处。通过举例,对颜色词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原因进行剖析,以把握对颜色词的翻译理解,帮助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互相交流的工具。学习外语即是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人群进行社会交流。语言是文化的栽体,语言是其文化背景的产物,学习语言必须了解其文化。本文阐述并强调了学习外语必须了解该语言人群的体语文化才能达到顺畅的相互交流。只是懂得语言,不谙其语言之后的文化背景,不谙其体语文化,往往造成交际中的误解和障碍。  相似文献   

4.
语言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教学,由于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思想、信息等的交流,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一般要比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多,因此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时首先要解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文化差异,这就要求语言教学者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同时也要兼顾文化教育,并且注意区分不同的文化,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的多元认知,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将成为语言教学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门严谨却又灵活的学问,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实现的载体便是语言.通过翻译,不同语言的人得以交流思想与认识,而在现阶段的翻译中,翻译者应当努力提高对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熟悉程度,提高在语言转化时的技巧,促进各国人民在文化、科技以及其他方面的交流,因此,翻译的结果是否忠实于源语言,翻译能否准确无误的表达源语言的予以,对于不同文化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而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规则、思维方式等。文化制约语言,语言承载文化,两者是相辅相依,不可分割。故,研究者可以通过语言,尤其是特定的语言模式,研究其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并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学习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掌握其语言的.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这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作用的,在文化中,语言是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裁体,而在语言中,文化则是与之相关的底座。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互不相同的人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会无法将语言信息做正确的传递,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上的失败。但近年来,全球经济开始实行一体化的全面发展,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频繁的交流,因此,语言教育专家开始认识到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有文化背景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会不同,只有尊重他国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其中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交际工具,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人们必须遵循跨文化翻译技巧,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维系社会和谐,理解文化差异,深入了解他国文化的内涵和传统,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随着跨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深,其中汉语文化词语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可造成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失误。本文以引用、举例、对比、归纳为解决途径,对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汉文化词语的翻译失误进行分析,根据两种语言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异同,将文化词语的翻译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书法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不仅表现在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面上,而且还表现为汉文化的载体。纵观书法艺术在中国的漫长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书法艺术与平面广告设计进行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语言根植于文化中,得体恰当的语言交流是建立在对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在语言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启迪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的文化积累与语言技能同步发展。本文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传承文化的可行性、文化的具体内容、文化传播的具体实践方式作了详尽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即迁移理论。正迁移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阻碍第二语言的吸收与理解。中日两国在历史、地理、文化交流等方面渊源极深。因此,两国在文化及语言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些相似之处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日语学习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日语中有很多词汇尽管与汉语词汇词形相同或相近,但其内涵与用法却又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母语负迁移阻碍并影响着中国学习者对日语的学习,以及对日语词汇的精准理解。  相似文献   

15.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的比较研究,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的问题。二者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取向引起了不同学者的不同的看法。对于语法隐喻,其本身属于一种认知现象。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的。因此,在翻译英语习语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较大差异。而四字短语是汉语中的一大词汇特色。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恰当地将四字短语融入习语汉译中,既忠实表达出原文含义,且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跨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交流的障碍也开始显露出来,在这其中双方语言文化差异起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各种差异性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以便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诙谐幽默,极富喜剧色彩的写作风格主要是来自于书中大量反讽的运用,尤其是贝内特先生对话中反讽的运用。通过比较贝内特先生对家庭成员不同程度反讽的使用,本文从其反讽语言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对小说的文学鉴赏力。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浪潮下,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在国际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字幕翻译是电影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因素之一。字幕翻译受到语言、文化、技术方面的挑战,它的特点和所受限制决定译者对文化信息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从而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创意的根本,也是目标受众理解与接受的源泉。在进行广告创意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进行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促进广告创意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