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南师范大学范广涵教授是电子材料与技术专家,是我国最先从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MOCVD)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所长,A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任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厅电致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王静康,女,著名化学工程、工业结晶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天津市科协主席,Frontiers of Chemical Gcienceand Engineering杂志主编,中国工程院咨询委员会成员,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化工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化学工程专业认证组组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化工分会副主任,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学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3.
刘玉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技术与材料研究所所长,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带头人,河北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委员会主任,纳米电子技术与中国表面工程常务理事,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河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河北省优秀专家,河北省学位评审委员会专家、河北省十大发明家,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4.
华南师范大学范广涵教授是电子材料与技术专家,是我国最先从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MOCVD)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所长,A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任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厅电致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是江西省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和国家科协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就是研究噪声与信号的不同特性。根据噪声与信号的不同特性,研究检测理论和检测方法,达到抑制哚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南京大学唐鸿宾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方面研究的专家,从7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个领域里,当时号称“北有二陈,南有一唐”。“二陈”指中科院物理所陈佳圭教授、陈一询教授,“一唐”指的就是唐鸿宾教授。现在,其他老专家都已退休,就只有唐鸿宾教授还在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宋洁 《科学中国人》2012,(22):72-73
专家简介:陈潮填,教授(二级教授),中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委员、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系统理论》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光机电一体化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主任、省级示范性本科软件学院院长;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  相似文献   

7.
正葛金田,男,1964年8月生,山东青州人。济南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物流研究中心和都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流通经济(物流经济)、企业战略与营销等。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新亚欧大陆桥物流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商贸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济南物流与供应链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产业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I0010-I0013
【导读】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彭彦昆教授作了一个报告——“在农产品/食品加工和包装产业链中的品质安全无损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肉品检测装置及其功能,引起了众多专家、企业的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王铀教授,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博士生导师,他是4项美国专利的发明人,10项中国发明专利的发明人,180余篇科技论文的作者,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原国家标准局)客座科学家,纳米材料热喷涂领域知名专家。他研究开发的热喷涂纳米结构氧化物陶瓷涂层,是目前世界上该领域内首次成功获得应用的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把青春献给石油,用一生扎根西北;30余年不懈追求,不畏艰险。他,就是西北大学研究员任战利。任战利,西北大学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三秦人才津贴。西北大学矿产与普查勘探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副所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地质学  相似文献   

11.
代解杰,工作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与标准化研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创建与应用研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人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灵长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实验动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副主编。他是我国实验动物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致力于推动树鼩实验动物化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常小荣,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教学名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南省医学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湖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穴-脏腑相关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主任,针灸学国家局级及省级重点学科、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湖南省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养生协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学科与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函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3.
<正>专家简介:刘河洲,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防科技领域)。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应用于国家重要领域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及其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应用于能源及环境领域纳米催化与光电材料以及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曾主持国家大飞机材料专项、总装专项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原"863"高技术计划、某领域材料配套研制及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他引超过1000次,申请和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  相似文献   

14.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F0003-F0004
依托于西安工业大学的“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在上级和学校的支持下,实验室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西北地区高校光学工程学科领域条件最好的实验室之一。以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又拓展了“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光电薄膜与器件研发服务中心“两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5.
专家档案:钱建平教授是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学学科带头人、广西教学名师,广西矿业协会矿业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桂林工学院学报》编委,《矿产与地质》编委,《矿业研究与开发》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球化学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6.
朱继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后留校任教。任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朱继懋长期从事潜艇、潜水器及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是我国最早从事深潜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创建了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水下工程学科方向,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底管线埋设等重大工程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6):F0003-F0003
北京东方振动和哚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应怀樵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创始人与奠基者,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及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的力学和机械系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测控技术、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振动与噪声控制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戴思桐 《科学中国人》2009,(10):108-109
月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和IEC中国委员会代表IEC总部向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赵玉清教授颁发了2008年度IEC1906大奖。同时。西安交通大学被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授予电工行业国际标准化突出贡献单位。IEC1906大奖是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2004年创立的作为对发展IEC工作项目在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专家奖励的奖项,是该领域的最高科技年度大奖。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罗明,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千人计划"教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副会长,常州千明智能照明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颜色影像科学及LED照明工程领域的教学研究、产品开发以及标准制定。他于1986年获得英国布拉德福(Bradford)大学颜色科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英国德比大学颜色科学教授及颜色影像研究院院长、英国利兹大学颜色影像教授。他是Springer2016年出版的颜色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的总编辑,是图像科学技术学会(IST)及颜色着色学会(SDC)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07,(8):134-135
王自明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40年生,长沙人,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校和北京钢铁学院。退休前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无损检测研究室主任,系院科技委委员、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80年以来,获部级及其以上成果奖7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家一级学报和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10余篇。相关社会兼职有: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无损检测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航空航天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无损检测学会常务理事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委员,国防无损检测人员鉴认委(DiNDT)委员兼副秘书长,《航空材料学报》编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