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研究型大学是国内知名大学追求的迫切目标。基层党组织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研究型大学的特质要求改进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高校应以"崇尚学术、育人为本"为出发点,构建学习型和民主型、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2.
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独立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学是学术性社会组织,独立性是现代大学尤其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学术繁荣发达的品质保证。但这种独立性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是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中立性,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自治性,相对于社会而言的超脱性。全面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赋予、尊重和维护大学的独立性,推进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大学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型大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及增强综合国力的攻坚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强调加速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综合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并在对国外研究型大学主要特点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型大学面临的若干重要问题,最后对研究型大学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对研究型大学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用制度建设去平衡大学内外部环境间利益关系的传统治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反思当前大学治理方式会发现,忽视大学本质及大学文化的应有功能已导致诸多问题。文章认为,需要进一步发挥大学文化要素的社会整合功能,在研究型大学治理中凸显更多的文化因子,系统地构建大学制度文化,重塑大学精神文化,完善大学学术文化,为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5.
制度创新视野中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大学制度的创新。为了培育中国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充分释放其学术功能、激发其创新活力,在组织架构上中国研究型大学系统应与中国科学院系统建立知识联盟,在内部治理上中国研究型大学应按照学术组织的内在品质重塑大学制度,在制度环境上要供给更加平等竞争的大学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国家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抓住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就抓住了研究型大学推进内涵建设的根本。基于波士顿矩阵对大学学科整体实力进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对研究型大学学科进行"择需布局"和"实力分层",运用整体观对学科进行全面审视,并选择"加快发展、评估考察、优化调整"三种学科发展战略,协同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力量,推动研究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7.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代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建设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发展目标。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国际和本土化双重视野,在国际视野下培育一批本土化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型大学。本文在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标准、基本形态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本特点,试图探索中国研究型大学本土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曹斯 《培训与研究》2009,26(9):109-110,114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代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建设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发展目标。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国际和本土化双重视野,在国际视野下培育一批本土化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型大学。本文在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标准、基本形态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本特点,试图探索中国研究型大学本土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一些大学正致力于研究型大学建设,并依据一定"标准"极力提升科研水平,或增加学科门类,或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将研究型大学视为以科研为主的大学或学科多的大学或研究生多的大学。这些理念和做法与大学的本质属性相悖,无益于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大学。学术型人才是以知识创造为本位的人才,既可能是研究生,也可能是本科生。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别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实施专业教育,学术型人才实施学科教育。  相似文献   

10.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是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研究生作为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对象和科研成果产出的参与者,其创新能力是研究型大学建设成败的核心。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型大学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发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在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增强物质条件、集聚精英教师、凝练精神气质、创新制度环境来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家着重建设了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211工程"和"985工程"推动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尝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并归纳了取得这些成就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在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大学形态,在培养科技精英、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科技大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探索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基本属性,确立研究型大学的宏观定位及价值取向,对引导我国大学的分类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过程中,研究型大学建设已成为我国国内一流大学发展战略的事实选择。研究型大学的职能重点是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研究型大学如何在多层次教育和研究体系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是当今研究型大学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一、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立校之本  相似文献   

14.
创建研究型大学是把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把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前提是明确其特征,研究型大学应有独特的办学特色,一流的学术大师,大量的优秀学生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我国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努力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加强学术大师梯队建设,大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推进首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其研究型大学面临社会问责、学生意识转变、大学急速"巨型化"三大危机。本文梳理了日本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构成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7所旧制帝国大学、11所单科性官立大学以及庆应、早稻田两所私立名校;从组织结构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经历了由单一的"讲座制"向"研究生院重点化"方向的转变,这个转变给其本科教育、人事制度、财政预算等方面造成了深刻影响。当前日本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维持教学科研的卓越性,这将对日本大学的制度环境、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型大学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比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在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层次定位、职能、环境建设、面临的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要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大学成功实施本科课程教学的三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培育高层次精英人才的摇篮,成功的课程教学是研究型大学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首要途径。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设置应强调基础、兼顾专业和突出能力,课程建设应当以名师、名课、名教材的"三名工程"为主要抓手,课程教学方法应当立足于进行研究型教学和研究型学习。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独立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学术性社会组织,独立性是现代大学尤其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学术繁荣发达的品质保证。但这种独立性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是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中立性.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自治性,相对于社会而言的超脱性。全面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赋予、尊重和维护大学的独立性.推进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大学尤其是"985工程"高校,肩负着率先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一流人才.研究型大学对传统优势专业和后建专业的教师都要"两手抓,两手硬",科研与教学工作兼顾.由于各种原因,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以黑龙江某研究型大学为例,针对当前该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促进各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