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书法大家辈出,书法作品美妙美伦,它们是中国艺术的骄傲,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大组成部分。中国书学博大精深,富有民族特色,深入研究书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有重大意义。本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总结了唐代书学“意在笔前”和“忘机兴发”两种创作心理,分析了唐代书学情感表现与笔法的关系,从而探讨了书法作为艺术,情感表现与笔法的深层结构,对在艺术理论的语境中进一步研究书法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2.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书法大家辈出,书法作品美妙美伦,它们是中国艺术的骄傲,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大组成部分。中国书学博大精深,富有民族特色,深入研究书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有重大意义。本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总结了唐代书学“意在笔前”和“忘机兴发”两种创作心理,分析了唐代书学情感表现与笔法的关系,从而探讨了书法作为艺术,情感表现与笔法的深层结构,对在艺术理论的语境中进一步研究书法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张卫民 《文教资料》2012,(19):91-92
如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已经自觉地开始进入自在自为的生态,当代中国书法是一个风格多样化的格局。文章介绍了书法研究在中国的集群和中国书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到各种字体,书法都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中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历史长河中,书法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呢?  相似文献   

5.
品读     
<正>中国书法的地位,很占重要,它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而中国人的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美的基本意识,也是从书法而来。故谈论中国艺术而不懂书法及其艺术的灵感是不可能的。——林语堂熊秉明先生曾发宏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一论断或许过于激扬,却揭示了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书法与舞蹈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但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却有着共同的审美气质。文章以书法和舞蹈的关系研究为线索,从造型结构、内在动势和意象创造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强调二者在审美特征上的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7.
东方美学和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和艺术形态。长期以来,我们以西方美学原理来阐释中国书法,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以东方美学来观照中国书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将中国书法置于东方美学的语境中,试图从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书法的语言、书法创作、书法接受、书论的言说方式等入手,具体分析东方审美观和东方美学的象征性、强烈的主体性和情感性、直觉体验性、诗性的理论言说等特点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吴怀民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4):113-115,119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书法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论述了中国书法之所以产生意境的原因;阐述了中国书法意境美的各种表现形式;对当前书坛在创作上由于受展览影响而缺乏意境的现象进行反思,提醒人们在书法创作中要重视营造意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有着独特的美学内涵。本文拟就书法的形象性与抽象性进行深入探讨。在挖掘它所蕴涵的个人情感特征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同时,以期走入书法美学领域,领会书法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王田葵 《零陵学院学报》2014,(2):198-199,205
谢筱冬教授新著《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心理与视觉互动》,针对自己多年视觉艺术教学中的难题,就视觉互动的产生、形成以及各类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心理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开拓中国书法绘画研究的现代视域提供了难得的范式。以西方视觉心理与艺术形式理论来看中国书法的深层特质,必然超越传统的体悟隐喻思维定势,发现中国书法学核心问题,心画互动省察中国书法本质。  相似文献   

11.
书法艺术凝聚了我国书法的无限心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我国的艺术奇葩。在其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以及人文教育。因此,加强书法教育是提高青少年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书法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书法教学形式多样,方法各异,本文对书法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研究探索,总结并分析书法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提出相应策略落实书法教学,进而促进语文教学,使书法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传承与弘扬书法这门艺术。书法能托物言志,书法能陶冶性情,书法能铸就良好习惯与优秀品格。因而,书法教育要在书法物型场中“立心”,在书法研究场中“立字”,在书法实践场中“立人”。  相似文献   

13.
近五百年来,西方文化突飞猛进,加之中国晚清时期的闭关自守,在许多人看来,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已经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最近十余年又重新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类的"中国元素"开始被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文章尝试从中国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发,归纳出书法的三个特征,进而以靳埭强先生的三件作品为例,引出对中国书法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区别与融合的思考.关注和研究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已成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师得到发展的一条捷径甚至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既重实际也重实用,其中关于品牌书法的设计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有针对性地融入书法知识的介绍与技能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教改尝试。将书法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具体路径为:在“包装设计”教学大纲中增补中国书法文化、艺术知识介绍的篇章;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分段讲述书法文化;在课程中安排适当的课外时问对学生进行书法实践训练;加重品牌书法设计的实践练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书法这门艺术的兴盛与衰亡。毋庸置疑,学校将责无旁贷地承载起这一历史使命。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在多数学校中,书法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书法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无从体现,即便规定了小学开设写  相似文献   

16.
大学公共书法课教学应定位在实用与艺术之间,它既不是停留在实用的"写字"阶段,也不是只欣赏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的纯书法艺术,而是着重对书法从实用上升为艺术的演变过程进行剖析,使学生在自身的书法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理解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糸,从而达到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汉字是代表中国的徽号;中国书法是走向世界的最高艺术;书法教育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学习书法是振兴民族文化的需要。书法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五百年来,西方文化突飞猛进,加之中国晚清时期的闭关自守,在许多人看来,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已经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最近十余年又重新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类的“中国元素”开始被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文章尝试从中国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发,归纳出书法的三个特征,进而以靳埭强先生的三件作品为例,引出对中国书法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区别与融合的思考。关注和研究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已成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师得到发展的一条捷径甚至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书法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切入点。研究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对于研究中国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讨论书与画的联系,即从较全面、综合、多方面的角度来对它们的关系做一综合讨论,以期引起画者的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注重书法的学习、运用,推动中国画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本身就是对自然物象的抽绎概括,那么自然物象的美则包蕴于汉字之中,这便是书法在汉字的基础上与自然物象之美建立的第一层关系。但是书法不单单是造型艺术,它的艺术语言凝结了古人对生命律动的把握与表现,通过文辞、用笔、结字、章法等可以感知其中的情感意蕴。书法与自然的第二层关系就在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自然观中得到展开,而这种审美自然观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思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