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库安全问题与加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库安全问题已经无法回避,数据加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了数据库加密的必要性,数据加密算法以及密钥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周碧英  张鹏 《内江科技》2008,29(2):119-119,111
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安全问题、敏感数据的防窃取和防篡改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数据库系统作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部件,数据库文件作为信息的聚集体,其安全性将是信息产业的重中之重。数据库加密技术的应用极大地解决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加密的基本原理,数据库加密的实现及主要加密方法,最后讨论了数据库加密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信息安全的核心就是数据库的安全,也就是说数据库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问题。数据库数据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数据库加密技术的应用极大地解决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就数据库加密技术方法和实现进行简要地概述。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加密密不可分,探讨了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原理与应用,对网络安全从加密角度提出定位思考,阐述了数据加密中存储加密、传输加密、数据完整性加密和密钥管理四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的一个核心技术,充分利用加密技术可以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虽然加密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网络应用的各个环节,但是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加密技术的优势,担心加密技术太复杂,很难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实际上,加密是一种无价的安全工具。我们可以方便地使用这种工具。甚至并不比运行病毒扫描软件和数据备份程序更困难,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敏感信息的安全,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量子通信中的密钥设计是整个量子通信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密钥设计方法采用固定密钥,无法实现变密钥加密,所以密钥和通信内容被破解的概率很高。提出一种基于色散评价的量子通信变密钥混沌加密实现方法,每次通信时,从混沌学的角度提取所有待通信数据的深层次特征,然后形成本次通信的加密和解密密钥,随通信内容的不同,系统密钥实时变化,在接收端,通过密钥和通信内容的混沌匹配来实现解密,并采用色散特性对加密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一组通信内容进行混沌加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基于色散特性衡量下的混沌加密特性安全性较传统方法大大提高,加密文本被破解的概率是0.0011%。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敏感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人们需要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保护以免丢失或遭受攻击。密码学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用户用一个加密密钥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数据只能被相应的解密密钥恢复,非法用户则因为没有解密密钥而“看不到”真实数据。通信双方事先协商好密钥就可进行秘密通信。  相似文献   

8.
公安网络系统单纯采用一种加密技术无法确保混合公安网络系统的安全,弊端明显。分析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提出一种混合公安网络中融合加密技术,先采用二者结合的混合加密方法,对混合公安网络进行初始加密,再通过基于超混沌映射的数据融合加密算法,对混合公安网络进行再次加密,采用Chen超混沌系统形成四条混沌序列,对这四条混沌序列进行取小数部分、矩阵相乘及取索引值等变形处理,分别利用变形后的混沌序列对原始数据和密钥进行位置置乱处理,用交换位平面和按位取反处理扰乱数据值,通过加运算获取加密数据。实验结果说明,所提融合加密技术具有较高的加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云计算环境中,研究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电子支付密钥数据频度隐匿算法,提高密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统的电子支付密钥的数据频度隐匿算法采用威胁树风险评估模型,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导致密钥失效。提出一种基于群签名和椭圆曲线加密的云计算中电子支付密钥的数据频度隐匿算法。构建云计算中电子支付系统总体设计模型,通过交易数据频度、交易数据深度和交易数据索引特性为特征进行云计算融合处理,由此预测出不同时间片内用户的任务提交规律以及用户期望完成时间,通过对混合云的特征压缩处理,得到压缩特征的熵编码结果,结合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建立一种基于群签名和椭圆曲线加密的电子支付系统密钥数据频度特征分解方案,实现数据频度隐匿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隐匿性和加密性能较好,保证了电子支付密钥的加密可靠性和不可识别性,为用户识别和选择第三方支付工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影片内容被非法拷贝,电影工业的巨头们联合设计了CSS(Content Scrambling System)来防止存储在DVD光盘中的影片数据被盗版。为了解决DVD的解密问题,首先分析了DVD的加密技术,DVD采用“内容扰乱系统(cSS)”加密算法,CSS采用40比特密钥和两个“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对DVD进行加密。并分析了CSS中两种加密方式:对数据的加密和对密钥的加密,且分别给两种加密方式建立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中的数据加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慧娟 《科技通报》2001,17(1):13-17
叙述了数据加密系统的组成,比较了对称密钥加密体制和公开密钥加密体制的优,工得出在电子商务中采用混合密钥加密体制,既保证了数据安全,又提高了加密和解密速度。  相似文献   

12.
龚力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4):113-113,116
在介绍了XML的岳全特性和其加密规范后,从Dfffie-Heliman密钥协商的生成原理出发,运用XML加密规范所提供的对数据对象进行密钥协商的机制,并以经典的D—H密钥协商为例,依据规范所制定的原则,运用JCE所具有的安全特性为实现技术,就如何时密钥协商交换进行了探讨,从而为XML加密规范的实际应用探索了一种方式,并以此说明建立自主加密扩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关系数据库特征的分析研究,归纳出数据库的数据特点。根据数据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形的特征提出相应的数据库水印模型,确定关系型数据库添加水印的方案。这种从非加密角度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控制的新机制,实现了对敏感数据内容的安全性、完整性检查,并能对被攻击后的数据进行恢复,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可控性。  相似文献   

14.
鉴于Web服务器文件访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文件截取、文件篡改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服务器的文件加密授权保护系统。该系统通过与web服务器硬件特征码绑定,实现对Web服务器中文件进行加密存储以及对加密文件的修改和访问。系统设计中,采用多种传统的文件加密算法生成加密密钥并实现文件加密和解密功能。其中,利用MD5算法实现由硬件机器码转化生成初始加密密钥的功能,利用RSA算法实现由初始加密密钥转化生成授权密钥的功能,利用RC6算法实现文件的加密和解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数据加密和网络安全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介绍加密的基本概念,然后着重讨论两类最常见的加密技术: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2)
有时为了对数据加以保护,就必须采取一种措施,使非授权用户查看或修改数据的情况得以有效防止。本文对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历史,并提出数据库加密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数据库加密技术的研究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电子银行支付和交易中,密钥的敏感性和随机性决定了交易安全。传统方法采用算术编码方法进行电子银行密钥设计,敏感性表征效果不好,安全性不佳,提出一种基于Turbo编码的电子银行支付安全密钥敏感性表征方法,进行电子银行支付Turbo编码设计,设计电子银行支付安全密钥总体系统,基于Turbo编码的电子银行支付密钥重传协议得到改进的电子银行支付安全密钥敏感性表征算法。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电子银行支付安全密钥的敏感性特征和加密性能接近理论最优,实现优化加密,能有效滤除干扰因素影响,对异常操作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表征,电子银行支付安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王锦龙 《科技通报》2021,37(6):48-50
自生长密钥,是指随着使用过程,密钥的长度不断生长,对明文进行加密的密钥不断变化.通过多螺旋运算,通讯双方各自独立按需持续生成密钥,在双方约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一个数据包加密的密钥都是新生成的,每轮密钥包括2568=18,446,744,073,709,551,616个密钥切片,每个密钥切片为16字节,基于密钥生成逻辑的概率计算,出现重复密钥轮大概需要25616=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7e+38轮,按此计算,基于本算法,有效密钥的长度将达到16 * 2568* 25616=1.0043e+59(地球的原子数量大约为1.0e+50),通过源头暴力破解需要进行25648=2384=3.9402e+115次尝试才能够找到.  相似文献   

19.
高亚玲 《今日科苑》2010,(10):116-116
该文简要的介绍了数据加密的基本概念、数据加密的主要加密方法和数据加密技术,同时给出了数据加密技术在银行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段线性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通过对外部密钥的映射,分别产生系统的初值和参数值,根据图像大小经16个逐段线性映射迭代出足够的密钥流,并引入密文反馈机制,对图像像素值逐个进行多轮异或加密。实验表明,这种加密算法使密文对明文和密钥都充分敏感,加密图像像素值具有类随机均匀分布特性。而且算法具有密钥空间大、加密速度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