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教育》2008,(10)
实践证明,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培养知识人,不是简单地成为教职工谋生计的行业。现代学校教育应以学校文化发展为基,以教师文化发展为魂,以学生发展为本。但在当今学校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校片面地追求学校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努力包装学校,使用大量的商业广告,把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的驱动,是通过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发挥作用的。现代教育的发展表明,只有那些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学校,才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所以,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  相似文献   

3.
让"文化"在学校发展中领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文化是学校内部一切教育力量、教育因素的集合.优质教育品牌内蕴着高品质的学校文化.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正是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以"培养现代城市人"为目标,精心打造学校文化,诠释学校文化价值,塑造学校文化精神,提升学校文化竞争力,使学校步入了新一轮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首先是构建并实施学校的文化特色。文化是学校存在的标志和本质的反映,其内核就是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追求。实践启示我们:没有文化底蕴的学校,不是真正意义的学校,更谈不上是现代学校;追求卓越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如果没有卓越并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是技术问题、战术问题,也不是方法问题、策略问题,核心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问题,也就是学校教育理想追求和学校教育理想实现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5.
张斌 《师道》2013,(6):51-52
办教育,怎么办?我认为,需要用经营的理念和机制去推进现代学校的发展。经营,原本是企业用语。尽管教育不是企业,学校不是工厂,但是,教育、学校与企业、工厂之间在文化上是相通的,也就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工厂文化同样适用于  相似文献   

6.
观点     
《福建教育》2007,(7):6-6
[奠定学校发展的精神起点]今天的学校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教育自身而言,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硬件,不是钱。今天的学校最缺的是魂,是地现代教育的真切理解与融入个人生命之中的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7.
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研究,既是远程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远程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在对文化研究理论的简单归纳基础上,本文就其主要内容展开了讨论,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教学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维度的十个方面.并指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远程教育文化生态,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8.
走过了经验主导、校长主导和制度主导的学校管理阶段,“文化管理”、“文化立校”已成现代学校管理的时代旋律。 学校文化作为发展学校和个体生命不可替代的长效力量.表征着现代学校的实力、磁力、张力和个性。先进的学校文化关乎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是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生命之魂。 我们固然需要从一般意义上明晰学校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我们更需要“历练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 因历史积淀、环境资源、思维方式、理想追求的不同,学校文化构建策略亦有差异。学校文化因之而摇曳多姿。本刊将倾情聚焦走在实践前沿的学校。培育学校文化的多元思考、策略建构和多维技术。 从有助于历练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出发.走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学校文化传统分类视角,本期推出的“以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和谐发展”长文,试图通过对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的个案解析,从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四个维度。讨论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培育路径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于学校发展的价值是怎样的。以期把脉先进的学校文化催生现代学校持续走强的和谐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从乡土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文化源于乡土文化。现代城市的发展背离了乡土文化的自然纯朴,城市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的改变,首先是儿童游戏方式的改变。城市化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化的教学目的、精英化的人才培养取向使基础教育的性质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异。乡土文化的城市化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文化的再造。课程与教学是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中发生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离不开对变迁着的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教育文化的变革,学校教育文化的变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学校教育文化变革的重要力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文化变革,从而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教育导刊》2010,(10):99-99
广州市美华中学走文化立校、内涵发展之路。制定了创建品牌学校方案。该校以创建五星级书香校园为目标,深入挖掘学校的传统核心文化,并注入现代教育思想,形成了办学理念。该校以创建工作为载体,以美华中学复名为契机,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飘向无限,而是回到根本——回到生命本身的绽放与惊奇,真理的质朴与伟大,阅读的纯净与高贵。如果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根底的“怪物”。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有文化自觉的学校,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该秉承什么,用什么样的理念影响师生生活,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及石景山区“打造首都CRD,建设北京新城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我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现统领区域教育发展,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倡教育服务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新教育理念统领学校发展,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区把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现代标准化学校达标标准,作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创新发展的重要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学校体育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教育价值和思想精髓方面,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来推进学校体育自身的改革,进而增强学校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从乡土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文化源于乡土文化.现代城市的发展背离了乡土文化的自然纯朴,城市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的改变,首先是儿童游戏方式的改变.城市化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化的教学目的、精英化的人才培养取向使基础教育的性质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异.乡土文化的城市化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文化的再造.课程与教学是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中发生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离不开对变迁着的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冈势利导地促进符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中国技术文化转型背景下产生的重要教育类型,它一直处于技术文化的转型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认识阶段、觉醒阶段、改造阶段和重组阶段顺次在中国推进,它与高职教育发展的互动内涵从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层面依次深化,即高职教育先后经历过孕育期、落实期、扩张期和再造期。该视角为高职教育历史变迁提供了新框架,即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简单以法律条文或者学校实体建立作为高职教育发展开端。高职教育类型发展与技术文化转型相关,因而技术文化认知的深化对高职教育发展具有启迪作用,把握技术文化发展的总体方向才能指引高职教育发展,且基于本国技术文化背景才能保障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文化是在学校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潜在课程的一个重要教育因素,对师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什么是学校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客观存在于我们周围,真实地影响着我们学校的教育活动。所以,我们简单地将学校文化理解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或者更具体地理解为一种  相似文献   

19.
史建荣 《生活教育》2012,(19):18-20
本栏目特别推荐江苏省吴江市教育局局长史建荣的文章。文章彰显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又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反映了吴江陶研工作服务于教育的中心任务,加强区域推进,为构建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当好参谋和助推器的经验。吴江全市区域推进陶研,学校环境有鲜明的外观特征,呈现出浓郁的陶文化意蕴;学校内涵发展以加强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建设有地方经济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有机和有效地吸纳课外生活资源,与教材内容相整合改革学科教学,构筑"学生快乐地学、教师幸福地教"的成长乐园。吴江陶行知研究会配合教育行政推进吴江教育改革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浅谈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归根到底是建立学校文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对学校来说,其实质正是“教育概念重建、学校制度再造、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现代学校制度应该和现代学校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制度是刚性的;文化是柔性的。当制度作用不到的地方,文化就能发挥作用。中国历时数十年的教育改革表明,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如学校办学体制问题、收费问题等,都遇到了制度上的制约,教育面临如何实现跨越发展的台阶的问题,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