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偓字甄辨     
韩偓,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有《玉山樵人集》、《香奁集》等行世。对于韩偓,有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这就是关于他的字的问题。韩偓字有三说: 一、致光说:韩偓《旧唐书》无传,《新唐书》有之,作“字致光”。此外有:宋钱  相似文献   

2.
韩偓诗歌曾自编为《韩偓诗》和《香奁集》两部分。《香奁集》在当时的影响远大于韩偓其它诗歌。宋以后韩偓诗篇不断增加,诗集的卷数、名称俱无定准,但《韩偓诗》和《香奁集》平行流传的格局不变。《香奁集》在宋代持续发挥广泛影响,尤其受到词人的青睐,且由于与韩偓"唐末完人"的形象严重不符,以致引发真伪之争;也由于《香奁集》在宋代韩诗接受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韩偓诗风逐渐被认定为秀雅婉媚,对后人认识、评价韩偓其人其诗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末文官苏楷怨恨昭宗曾对自己科考的黜落,于昭宗被弑后恶意斥驳昭宗谥号,极显背主求荣的不臣之心,操守低下。唐末宰执集团出自避祸的考量,无奈顺时应变集体降梁,但仍有如柳璨者心存唐室,施救忠臣。宋人秉持忠义观念多苛求于此,反倒是宋后评价较为公允,司空图、韩偓、罗隐三人成为被推崇的代表。究其原因,唐代一直儒、释、道三教并行,社会生存价值观念多种多样,以宋及以后的忠君观念要求唐末文官操守超升,无疑是脱离时代背景的一厢情愿而已,唐末文官操守应该在批评的基础上有所肯定才是。  相似文献   

4.
《韩偓集系年校注》是为唐末著名诗人韩偓所新编集整理校注的一部集子.这部集子是目前辑集韩偓诗文作品最为完备,校勘注释最为详悉,所收集的有关研究资料也最为丰富的重要唐人诗文集子.这部集子的《前言》,介绍评述了韩偓的主要生平仕历、诗文内容及其诗歌艺术成就,高度肯定了诗人的气节人品,同时介绍与说明这部集子的各项整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韩偓人格为后世论者敬仰。清代纪昀赞他“唐末完人”。韩偓一生的经历遭遇均表述在诗歌中。他的政治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诗歌在对社会现实、政局变动的直接叙写中注重情感的抒发,具有强烈的抒情风格;时事政局恶化,使他在诗中采用了深隐、曲折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沉郁的风格特征;用极本色的语言出色地表达情感;韩偓的诗歌还喜欢用七律写时事,后人称之“唐末诗史、七律殿军”。  相似文献   

6.
<正> 韩偓是唐末一位重要而复杂的诗人,他对唐王朝的耿耿孤忠,在亡国之际独抗高节的操守,以及大量历镜王朝兴亡的作品博得了后代的高度赞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其人:“偓为学士时,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  相似文献   

7.
韩偓有两首先后作于湖南醴陵的咏禽诗,其一为《玩水禽》,另一首是《翠碧鸟》。这是天复三年(903)二月从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被崔胤、朱全忠谗毁,外贬濮州,后又流寓至湖南醴陵所作。其托讽之言不是一般的人情世态,而是揉和着诗人惨痛的仕途遭遇和惊心的官场感受发出的肺腑之叹。  相似文献   

8.
韩偓有两首先后作于湖南醴陵的咏禽诗,其一为《玩水禽》,另一首是《翠碧鸟》。这是天复三年(903)二月从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被崔胤、朱全忠谗毁,外贬濮州,后又流寓至湖南醴陵所作。其托讽之言不是一般的人情世态,而是揉和着诗人惨痛的仕途遭遇和惊心的官场感受发出的肺腑之叹。  相似文献   

9.
韩偓不仅是唐末一位被清《四库全书》馆臣称为"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的忠臣,而且是唐末最后一名著名诗人。这是特为他编撰的诗文系年的简谱。  相似文献   

10.
韩偓不仅是唐末一位被清《四库全书》馆臣称为"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的忠臣,而且是唐末最后一名著名诗人。本文特为之编撰生平和诗文系年的简要年谱。  相似文献   

11.
韩偓《隰州新驿》诗之作年以及内容意旨,因此诗较难解读,故学界所见不同。本文通考有关典籍文献,对诗歌各句进行具体笺释,认为此诗主要乃咏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之事,故诗歌非作于天復三年,而是韩偓龙纪元年及第后出佐河中幕时之作。  相似文献   

12.
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奁集》以写艳情为主,后人对作者韩亻屋及其艳情诗作多有不满,这主要是囿于儒家“诗教”说的影响。《香奁集》包容了艳情诗的多样题材,成就在唐末同类诗作中最高,对后世影响较大,在唐末诗坛具有艳情诗的标本式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偓的《梅花》诗,既是咏物之作,也是寓意托讽深隐之什。该文既从咏物诗的角度笺释其如何刻画梅花,又考之于有关史籍,考释其各诗句之句意,并揭示《梅花》诗之主旨。  相似文献   

14.
韩偓的《梅花》诗,既是咏物之作,也是寓意托讽深隐之什。该文既从咏物诗的角度笺释其如何刻画梅花,又考之于有关史籍,考释其各诗句之句意,并揭示《梅花》诗之主旨。  相似文献   

15.
香奁诗探微     
香奁诗探微袁曙霞香奁诗也称奁体、艳体,是唐末流行的一种诗风。其代表人物是唐末的韩,编有《香奁集》。严羽((浪诗话》说:“香奁体、韩之诗,皆据裙脂粉之语。”韩在《香奁集序》中也称:“遐思宫体、未降称庚信改文……柳巷青楼、未尝糠批、金闺绣户、始预风流。咀...  相似文献   

16.
唐末台阁诗人仕途的升降浮沉,不仅导致其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强烈地冲击着他们的情感心态,从而对文学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韩偓一生中因处于不同的生存状态,其诗歌主题的变化非常显著:早年蹭蹬科场,受咸、乾淫靡浮薄士风的影响,诗酒放浪,纵情冶游,写了大量的香奁诗;中年仕途通达,直接参与了军国大事的决策,目睹了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乱世景象,其时政诗对唐末时局做了客观的描述,始末历然如镜,可补史传之缺;晚年贬官沦落,又遭鼎革,其流寓诗感慨时事、哀悼故国,情感沉郁,风骨遒劲,达到了他一生的创作高峰.  相似文献   

17.
《五代诗话》评语中列司空图为唐末人品第一,称韩偓、韦庄、罗隐三人为"华岳三峰",是为至论。考四人人品气节、事迹、诗歌成就,兼与同时代诗人作比,四人确为唐五代更替之际诗人之优者,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李洞诗集中某些歧异的诗题进行考索、辨正;对其中两属的作品分清真伪,考其归属。又论证《唐才子传》记李洞在唐昭宗时“凡三上不第”之说,实乃误解《唐摭言》之记载所致。文章还根据现存资料,认为李洞卒年应在唐昭宗乾宁四年之后。  相似文献   

19.
《韩偓论稿》是吴在庆先生从事韩偓研究近三十年来学术成果的结集。该书的学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材料广搜简取;其二,观点新颖可信;其三,以史证诗;其四,辨析由浅入深,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0.
晚唐韩偓的《香奁集》,后世论者多持批评态度,以淫靡论之,认为其与诗人人格不符。不可否认诗集中确有一些游戏狎邪之作,但毕竟为数甚少,其多数诗主要乃在言情,具有一种对人生的普遍关怀,不但不与其人格相悖,而且与其重情人格一脉相承。这些诗情感真挚,风格清新婉丽,在晚唐崇尚靡丽的诗坛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