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学会生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忽视甚至遗忘了这一使命。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长期缺失。但是,数学教育是一项具有建构生命意义的活动,理应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识并感悟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人文学科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特别是艺术生命之光把世界和人自身照亮中承担真切的意义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何谓激情?激情,是做一切事物的精神动力.人在目标指导下,在激情的支配下,做事情时就有如良田遇雨露,有了生命的希望和气息.教育也是一项富有生命力的事业,区别于其他事业,教育所面对的是人,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激情应贯穿于教育事业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应贯穿于每一个教育者的灵魂深处.教育者应将自己的激情传递给每一个受教育者,让每一个受教育者也充满激情.这样,教育才有生命的气息.而中国教师却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4.
杨赟 《早期教育》2007,(5):30-3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健康也始终是第一位的。因为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他们的生命健康牵动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一天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位幼儿教师,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诉说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一节课都是这个独特生命成长的摇篮.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既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位教师执著追求的教育理想.建设自主学习的健康课堂正是我们追求和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七颗钻石》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黄永龙 《辽宁教育》2013,(17):26-27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人文学科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叶澜“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  相似文献   

8.
周更华 《班主任》2005,(6):25-25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决定了教师不得不经常突破时空界限来工作,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吕型伟曾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出了深刻的体会,"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献身,就不能顾及个人的利害得失.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一份工作,而且把它看作是自己为之奋斗的、神圣的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感、个性、热情乃至一切,都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认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教育的根本性目的,也是必然选择。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目的是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个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但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中存在特殊家庭学生严重叛逆,难以管理,因而提升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是初中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如今许多学生生命意识相当淡漠 ,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个别学生甚至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轻易舍弃生命 ,给家庭与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与不幸。因此 ,增强生命意识是人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 ,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 ,结合学生实际 ,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1 透视生命 ,理解生命生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自然进化的结果 ,是自然进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  相似文献   

11.
一、我是重要的芸芸众生之中的我们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唯一性。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我们的团队中,都是如此,不可替代。在学校里。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也许,有的工作是繁杂的,有的是琐碎的.有的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家庭、社会、幼儿园都有相应的责任.一些父母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意识淡漠,存在着一些误区,家庭生命教育还比较薄弱,没能使孩子从小了解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如何理性认识家庭的生命教育?家庭生命教育从何时人手?幼儿家庭生命教育该如何实施?这是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五千多万中学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许多人都把自己一生的成长和中学时代联系起来,常常有自己终生不忘的老师。对多数人来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在中学奠定基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中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青春期教育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学生中进行青春期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大问题,在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上必须落实;每一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也要把这一教育看作自己必须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学前创新教育应确立的新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学前创新教育的使命观   理想的创新教育绝不只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而应该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道德都得到提升;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体力量都得以增强 ;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努力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而不是绊脚石 ,努力做文明的生产者,而不只是文明的消费者;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未来都能将自己的创造潜能和生命活力,投入到造福全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创新教育肩负着培育大批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肩负着照亮每个受教育者生命旅程的使命,因此,创新教育需要放眼于优化人生观、优化思路、优化人伦环…  相似文献   

15.
郑少卿 《新教师》2022,(1):85-86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底色,"强化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理念"已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位教师都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课堂上,我们应该围绕教材,结合实际,渗透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全面地了解自己,更要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行教育结构中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家庭等原因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对学生进行生命情感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是春蚕、是园丁、是工程师……而我以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应似太阳. 教育从本原上来说就是师生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丰富的精神生活是教育的前提和取得成效的基础.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教师就应该成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专业特长的典范,犹如太阳,要照亮和哺育万物,自己就必须热情燃烧,发光发热,成为七彩绚丽的光明体. 职校教师热爱生活,是基于生命的独特性、平等性和生命旅程的不可逆转性,他们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呵护生命,善于缔造、分享和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份收获和美丽. 热爱生活的教师,在家庭中会精心照顾自己和家人,善于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他们准确自我定位,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会科学管理时间,让学习、工作、生活有条不紊;会制订家庭计划,经营管理家庭,创造温暖港湾.  相似文献   

18.
生命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和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开展生命教育,就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做为少年儿童成长的服务者和合法权益的维护者,我们少先队辅导员更有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少先队活动中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什么?当然是保全生命并拥有一个健康的生命.去年,台湾成功大学的一位教授送给我他的一部新作,我接到书后吓了一跳,书名叫做<死亡教育>.难道死亡还要有教育吗?我想它应该是从负面来督促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成人尊重孩子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朱敏 《成才之路》2011,(23):30-31
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教育的价值,在于真诚地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意识,忽视学生作为生命的存在,所以,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