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科教学论是教师教育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实现学科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化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促进师范类学生适应入职后的教学要求。设定学科教学论的课程项目,制定相应的目标与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是学科教学论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关键是设置一体化的课程。本文认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一体化应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性与教育性、教育理论类课程与教育实践类课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认为,教师教育应该包括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个连续阶段,入职教育是指对初职教师(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或刚到某学科任教的教师,一般为一到三年)进行的各种有计划而系统的指导、帮助和培训,入职教育对初职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提高其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张军朋 《物理教师》2011,32(5):1-3,6
目前我国物理教师教育已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格局.针对物理教师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改革物理学科教育类的课程,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学科教育类课程结构,加强系列化教材建设,建立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平台,开发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改革课程实施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提高物理教师培养和培训质量的根本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反思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发现学科限度划定了课程内容的知识边界、课程管理的权力边界、课程组织的实践边界以及课程评价的功能边界,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需求。“跨学科”以学科知识整合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师范院校可以从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以及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等方面,探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跨学科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学习是实现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而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教育学知识向学科教学实践的转化。鉴于此,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理论学习的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包含如下几个彼此衔接的环节:理论学习—学科转化—模拟教学—课堂点评—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学习是实现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而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教育学知识向学科教学实践的转化。鉴于此,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理论学习的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包含如下几个彼此衔接的环节:理论学习—学科转化—模拟教学—课堂点评—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关系着教师本人的成长发展,也关系着学校和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教师入职的三年期间,学校应该为新教师的成长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除了提供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关注新入职教师的适应、学习与提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课程,才能事半功倍.根据新入职教师的入职需求以及目前山西省大部分中学的现有条件,探索出适应于目前入职教师培训的课程内容,寄希望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成长,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英国入职教师教育国家课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入职教师教育国家课程对合格教师资格标准,课程总要求,英语、数学、科学和信息交流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实施其课程的目标是达成合格教师资格标准。该课程具有实践性,注重信息交流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注重中小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这些启示我们要尽快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强化实践性入职教师教育课程并注重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研究》2017,(4):84-91
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科教学能力是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方法论指导,对10位中学特级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利用MAXQDA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编码和分析,建构学科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本体、工具、条件、实践、情意、发展6个要素集以及11个核心子要素,体现学科教学能力的本征性、结构性、生态性和发展性。该模型对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测量以及职前学科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职后教师培训和教学能力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总体来看,西方教师专业知识研究可以分为学科知识取向、教育教学知识取向、学科教学知识取向和实践性知识取向四种模式。学科知识取向模式和教育教学知识取向模式倾向于"显性知识",是教师入职的基本前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侧重于"默会知识",是标识教师职业特性的重要尺度,它们相互作用、密切配合,共同决定了教师的专业身份。  相似文献   

12.
转化在学科教学知识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转化在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国外其他学者也特别关注对转化的研究.文章梳理了国外学者关于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中转化的内涵与作用、过程与实质、策略与方法等,以期对我国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以中学数学、英语和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职前和职后的某些变量在促进教师知识发展中的作用大小。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促进教师知识发展的变量中作用最大的和最小的都来自职后,其中作用最大的是教学经验与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作用最小的是入职后的学历教育。而独立分析职前的几个变量在促进教师知识发展的作用发现:教育见习实习和微格教学的作用大,而教育类课程的作用小。中学教师的教师知识发展具有内源性、学科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课程调适是教师根据学情、学科知识特点、自身知识储备等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和转化的过程。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对新入职教师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新入职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调适的不同取向与层次表现,分析课程意识与教育理念,教学实践知识,教学年限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调适的差异性影响,并整合构建教师课程调适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影响新入职教师课程调适的其他因素,优化课程对师生的适用性,促进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54):16-17
新入职教师的适应状况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程度,影响教育质量,其中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关键,对教师整个教学生活的适应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小学新入职教师在教学能力适应性方面存在教学选择能力有所欠缺;教学设计意识有待提高;教学实施技能有所不足及教学评价观念有待转变等问题。为缩短小学新入职教师适应周期,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需从教师自身和制度两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孙文英 《成人教育》2012,32(2):111-112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设计应体现这一阶段的性质、目标、特点和任务.文章在时职后阶段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设计,提出相应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以数学学科为例予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7.
黄路阳  郇红 《新课程研究》2010,(4):43-44,5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一理念已深入广大中小学教师内心。对课程开发重点的认识。小学教师认为应该是“在学科教学中实施课程开发”,中学教师认为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同层次、不同学历水平的教师对在学科教学中实施课程开发原因的认识也不同。所有教师均认为影响在学科课程中实施开发的首要因素是缺乏培训所导致的课程开发能力的欠缺。  相似文献   

18.
新入职教师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并且有很强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心,但是教学经验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入职前岗位培训有效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培训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直观地呈现课堂教学,新入职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观摩优秀的课例设计,学习教学理论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初步构建自我的教育教学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新入职教师教育的质量处于世界前列,具有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在新入职教师教育的定位、准入、模式、课程、教学、实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借鉴加拿大新入职教师教育的经验,我国应当加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融合,优化新入职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丰富新入职教师教育的模式,提高教育实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化学学科"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模式中的化学专业有关课程设置,要体现出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全程规划。用"无机化学中的一些热力学问题"这一为高年级师范生开设的课程为例,讨论师范生在职前培养中的大学——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意义。并要注意其与职后培训的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