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尔滨被称为"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拥有数量丰富、风格多样、造型精美的历史建筑。建筑是有符号性的,历史建筑通过符号作为载体承载大量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并以符号形式得到广泛传播。哈尔滨的现代城市历史虽然很短,但因开埠后多国移民的迁入,使东西方建筑风格在这里交汇,塑造了哈尔滨历史建筑的独特符号特征。探究哈尔滨历史建筑符号的特性可以了解传播其建筑符号的重要性,在考察现有主流媒体传播、社交媒体传播等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移动互联时代下讲述历史建筑背后故事、以其为主题开发手机软件等传播哈尔滨历史建筑符号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户外媒介、移动媒介、数字化信息媒介等城市新兴媒介的不断繁殖,构成了以媒介为基础的城市结构。各种"楼宇、电梯"传媒、"公交、地铁"移动电视节目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加速了城市媒介化进程,进一步传播着城市文化信息。然而,城市的媒介化也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如何在城市媒介化进程中突出文化内涵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新媒体成为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工具之一,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城市品牌传播的重要媒介,但在其为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哈尔滨的城市品牌为例,由表及里地探究其传播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平台,然而,微媒介语境下的文化传播存在文化传播自由与消极文化流行、文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化与内容碎片化、文化传播的技术主导性与人的主体性缺失三大矛盾,为了调适这些矛盾,在运用微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时,相关部门和传播主体应该占领移动社交制高点,塑造微媒介舆论领袖,把握好一个"微"字,突出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郭金明  胡月 《新闻世界》2011,(7):180-181
本文对"媒介性格"这一概念加以界定,提出了"一方水土养一方媒介、城市文化在媒介性格形成中起影响和参与塑造的作用"的猜想,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中的报纸和电视媒体为样本进行分析,对城市文化与媒介性格之间的关系做出解读,并总结出城市文化对媒介性格影响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光宇 《传媒》2018,(8):44-46
"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普遍勃兴昭示着中国媒介已全面进入微媒体时代.依赖于媒介技术进步和先进媒介产品开发,微媒体在近年来的蓬勃之态表明其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社会媒介样貌,改变着社会媒介逻辑.微媒体作为新媒体时代最为前沿的媒介形态,其在文化艺术形态领域的职能发挥也直接而显著地影响着当今乃至未来中国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微媒体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命,发挥微媒体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微媒体建构发挥文化意识形态职能的信息体系,推进服务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舆论引导,塑造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环境.这不仅是充分利用新兴媒介形态,推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更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冯霞 《新闻界》2008,(2):79-80
本文认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变迁与文明演进的共时性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透过传播认知体育文化、认知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过程,具有跨文化传播和数字媒介传播等性质。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对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塑造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消费文化一直影响着媒介传播的实践.在消费文化沉浸下,有的媒体容易被关注度、收视率等因素困扰,有时会发生忽略甚至丧失人文精神的传播现象,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因此受损.消费文化沉浸下的媒介传播需要找出改善传播效果的策略,加强自律,主动履行好媒体对社会文化舆论的正确引导,提高媒介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胡庆祝 《兰台世界》2016,(1):156-158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近代史中的大事件。由于地理、交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哈尔滨成为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城市之一,并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最主要的传播中心、"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哈尔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东北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许多城市意识到电视剧媒介的巨大传播力,并开始尝试利用电视剧来传播城市文化形象。本文论述了当代电视剧对于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作用,并从城市精神、城市视觉以及城市市民等方面阐释电视剧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而探讨电视剧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常 《新闻世界》2016,(1):58-60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平台,然而,微媒介语境下的文化传播存在文化传播自由与消极文化流行、文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化与内容碎片化、文化传播的技术主导性与人的主体性缺失三大矛盾,为了调适这些矛盾,在运用微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时,相关部门和传播主体应该占领移动社交制高点,塑造微媒介舆论领袖,把握好一个"微"字,突出人...  相似文献   

12.
城市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各城市在国际媒体中呈现出来的媒介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国际对中国的认知。英美媒体凭借其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传播手段和经验、较高的媒介使用率以及英语语言优势,在他国媒介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英美主流报刊关于桂林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反映桂林这一国际旅游城市在国际传播中被赋予的媒介形象,并针对旅游城市媒介形象的构建与国际传播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利用视频、声音、图像等媒介形式,进行短、平、快的高频互动,是"微时代"信息交流的主要特征,也逐渐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鉴于目前我国国家话语权还不够强大,主流媒体对外传播效果不太明显的现状,各种微媒介的作用得以凸显.本文指出"微时代"对外文化传播关注日常生活,具有碎片化视觉传播方式、轻松幽默的话语模式以及背景化、隐蔽式的的传播形式等特点.在崭新的全球化传播语境中,应进一步释放微媒介的传播力,采用轻灵的故事叙述方式、工业化的文化产品思维以及情感共振式的文化输出等策略,展望未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情境化呈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活动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影响性的特殊体育事件——体育媒介事件。它不仅构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且生产和再造着新型的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空间景观、市民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体育媒介事件应充分掌握传播策略,实现体育与城市文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管理者探索发现城市品牌,塑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并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如何在多元媒体时代去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进行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怎样运用传播策略扮亮在媒体多元化时代的城市名片,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城市形象与媒介传播进行探索,以宁波作为个案,对宁波城市形象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并对宁波城市形象传播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苏海连 《声屏世界》2022,(1):104-105,114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人人均为传播者"的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构建与推广城市文化特色的新型媒介传播新形式,Vlog已然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绝佳选择,大连城市文化Vlog正是依托这一短视频新形态为载体,通过各类媒介平台以个人出镜的形式向受众展现大连的城市文化特色.文章通过分析大连城市文化Vlog的传播策略和...  相似文献   

17.
丁锐 《新闻爱好者》2011,(10):38-39
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一部分个人媒介日益被系统地用于信息传播活动从而演进为标准的新型媒体,即自媒体。作为传播的自组织形式,自媒体是建立在个人媒介基础上、以个人应用为中心的新型个人传播信息系统。类似的概念还有"互媒体"和"新媒体"等。在这种自媒体的传播形势下,滋生出一种新型的文化——自恋文化。自恋文化是以自己为中心、高度关注自己、意识着自己和眷恋着自己.并不断以某种理想标准来改造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亚运会这一体育媒介事件,广州极力塑造城市形象,建构城市文化,推动市民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城市文化认同。在亚运会的传播过程中,广州采取弘扬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唤醒文化自觉意识,凸显市民参与功能;塑造良好群体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等方式,将一个融汇历史与传统、体现文明与和谐、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城市展现在世界面前。  相似文献   

19.
媒体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支柱、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主要载体和展示平台,承担着传承本土文化和发扬文化精神的责任。媒体凭借着本身所拥有的话语权以及对公众认知的影响,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传播消费文化本无可厚非,但如今一些电视媒体为了赢得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全力打造"、"过度传播"消费文化的做法却值得商榷。毕竟,除了传播消费文化,媒介同时还承担着其它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