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末董说的《西游补》不仅是《西游记》续书中最好的一部,也是明清小说续书中的佼佼者,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小说史均予以介绍。关于《西游补》及其作者的研究论文也不少,但多是关注《西游补》的思想艺术以及作者董说的事迹考辨,而对《西游补》的版本、序跋则关注极少,致使《西游补》所附"天目山樵序"、《读西游补杂记》等写作时间记载混乱,尤其因后者提到《续西游记》和《后西游记》两部小说,研究者因误用,以此推断《续西游记》和《后西游记》的成书年代。本文拟对《西游补》版本以及《读西游补杂记》写作  相似文献   

2.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手抄本《西游记记》,作为晚出的《西游记》评点本,颇耐寻味。本来《西游记》的评点本极多。明末署名李卓吾评点的“李评本”往往借小说情节生发点染,“以痛哭流涕之心,为嬉笑怒骂之语。”(《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凡例》)其中不乏对作品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精彩处的点睛,也不乏对《西游记》美学价值的肯定。清初康熙间汪象旭的《西游证道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3.
在遗存各种古典文献中,题有"汪淇"辑评校刻的作品主要有《士商要览》、《西游证道书》、《吕祖全传》、《证道碎事》、《济阴纲目》、《保生碎事》、《万病回春》、《王百谷先生谋野集》、《尺牍新语》、《尺牍新语二编》和《尺牍新语广编》等。此外,据有关资料记载,汪淇也曾校刻出版金声、陈子龙、夏允彝和陈洪绶等人的作品。由此  相似文献   

4.
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中国孩子量身定做的首套少儿“贺岁书”,卡通版本的西游记连环画《开心西游》,最近在市场上闪亮登场。 《开心西游》是一套适合儿童阅读的新颖画本,包括《猴王出世》、《大闹天宫》、《唐僧收徒》、《人参果》等共10  相似文献   

5.
公私书目及其他传世文献对《证道歌》多有记载;敦煌文献保存有六个写卷,全部或部分抄写《证道歌》,完整呈现了其以手写纸本形态传播之状态;广州六榕寺也有宋刻《证道歌碑》,是现存唯一《证道歌》石刻史料,所据底本应是两宋时期在寺院民间传播的另一《证道歌》版本。唐宋时期在文人士子、民间萧寺之间,《证道歌》至少有三个版本系统传播,作者题署、文本内容彼此互有异同,传播范围西达敦煌、南到广州、东至韩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6.
贾立刚 《出版参考》2007,(10S):13-13
东方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看罢西游不成精》一书,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将《西游记》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通俗化、实用化、简洁化、幽默化,从社会生活和人性层面对《西游记》进行新颖解读,其中很多独特的观点是第一次提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通讯员贾立刚)东方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看罢西游不成精》一书,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将《西游记》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通俗化、实用化、简洁化、幽默化,从社会生活和人性层面对《西游记》进行新颖解读,其中很多独特的观点是第一次提出。唐僧师徒一行代表了四大皆空,唐僧的法力正体现  相似文献   

8.
编辑寄语     
续上期第二届"南图阅读节"专栏中刊载几位专家的发言,本期再发表几位专家对《西游记》的精深解读,以飨读者。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陈洪教授在主题论坛上论述的《<西游记>"全真之源"新证三则》,从《西游记》的文本入手,通过"心猿"、诗词术语,传道等三则例证,阐释了小说《西游记》与全真教的密切关联;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锡章教授以《唐僧师徒结构的文化意义》为题揭示了《西游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中,存在大量的道教修炼术语,与小说的扬佛抑道倾向产生了明显冲突。对这一关键现象,不少研究者、阅读者或回避解释,或视而不见。陈洪先生的《“西游”新说十三讲》旨在系统解决这一问题。书中指出,《西游记》先在元明之际有一个“全真化”环节,百余年后又有某写定者“去全真化”,因而形成了内在冲突明显而传世的文本。所以,应取“世代累积”的视角看待《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文本性质。只有理解了《西游记》的“全真之缘”,才能够对这部小说建立比较全面、谨严的认识。《“西游”新说十三讲》的学术考辨有助于打破学界认知误区,普通读者则从本书清晰的思路、明快的行文中也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0.
张莹  郭健 《图书馆杂志》2015,(3):103-107
本文以《西游原旨》的版本信息为依据,通过梳理刘一明及其弟子的相关著作,探讨相关疑点,详细呈现《西游原旨》的成书过程。本文认为,刘一明的《西游原旨》创作始发于1755年,首次刊刻完成于1810年,历时长达55年。由于刘一明的精心打造,《西游原旨》成为了研究《西游记》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非吴承恩所著及主题是修心证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非吴承恩所著及主题是修心证道李安纲【运城】《西游记》的作者和主题,一直是学界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尽管署名总是吴承恩,提出异议的却不乏其人,只是没有足够的证据罢了。本文则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加以讨论。首先,说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赵敏 《现代传播》2019,(12):91-96
《西游记》传播四百余年,横跨了多个国家与地区,不同民族与文化展开了各自的西游想象,塑造了多元的西游想象图谱,形成了全球西游传播体系。在这个全球化的西游想象系统中,美国好莱坞电影改编版在海外改编本中别树一帜,其通过一系列创意想象,将文化政治编码其中,无论是"英雄"符号的再编码,还是具有压制性的对话机制的设定,都是意图通过对中国文化独特的想象方式,在文化权力关系的博弈中,尤其在新世纪的"崛起中国"的话语语境下,来实现对美国价值"优越性"的强调,力证西方价值的普适性,从而证明美国作为世界秩序宰制力量的无可辩驳性。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度上映的现象级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继"西游"系列以来又一次超级IP改编,凭借过硬质量与互联网营销策略,开创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引发国人对国产动画电影崛起的新期待.至此,深掘其背后的成功元素,对国产动画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诸多解构《西游记》的电影中,声名最显赫、 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文化奇观. 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爱情故事令人为之垂泪,"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 这段经典台词, 曾经让无数男生折腰,令无数女生倾倒. 即便看了许多遍,也没有觉得厌烦,仍然能够大笑不已,又深深感动. 之后的岁月, 虽然刘镇伟妄图复制《大话西游》的辉煌,拍出《情癫大圣》《越光宝盒》《大话天仙》 等模仿之作以及续貂之作《大话西游 3》,周星驰也拍了解构西游文化,希望延续《大话西游》精髓的《西游·降魔篇》和《西游·伏妖篇》,但均无法达到《大话西游》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蔡国梁在《文献》1985年第1期上发表了《陈士斌对〈西游记〉人物和情节结构的批评》一文(后改题为《陈批〈西游记〉零拾》,收入蔡国梁论文集《明清小说探幽》,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主要从人物性格、谋篇设局两个方面对清代陈士斌《西游记》评点中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使人对其所论述的问题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论文发表后,近十年内,学界并没有异议。笔者最近偶然读到,却发现其立论基础存在根本性的错误,因为蔡国梁文章所用的《西游记》评点本的版本有问题。虽然时隔近十年,仍然有指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新版《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最后一部被翻拍的作品,电视剧热播后引来各种讨论和热议,本文试从受众接受心理方面来分析“新西游”受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考订了《证道歌颂》作者释法泉的主要事迹,重点考述其现存最早的高丽刻本使用北元宣光年号的历史背景,以及刻书地中原府、青龙禅寺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8.
汪象旭,原名淇,字右子,更字憺漪,号残梦道人,西陵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刻书家。他一生刊刻书籍,今可见者有《雪心赋直解》及附录《地理碎事》、神怪小说《新镌出像古本西游记证道书》二十册一百回、《吕纯阳祖师全集》一卷附逸事一卷、《女科第一善本重订济阴纲目》附《保生碎事:济阴慈幼外编》、《尺牍新语》、《尺牍新语二编》、《尺牍新语广编》等十多部。陈恩虎《明清刻书家汪淇生平考》,考证出汪象旭原籍为安徽休宁西门,  相似文献   

19.
王小娟 《传媒》2012,(3):46-48
最近,张纪中版的《西游记》掀起了一股"西游热",与其有关的视频、话题、争论等在各大报纸、视频网站以及微博上被"炒"得很热。目前,该剧正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天津卫视、云南卫视四大电视台联合热播。由于卫视大都采取"4+X"的购片模式(即由4家卫视联合若干  相似文献   

20.
刘蔷 《图书馆杂志》2011,(9):73-86,57
"天禄琳琅"藏书是清代著名的宫廷善本特藏。本文在全面调查海内外存世天禄书的基础上,以《天禄琳琅书目》与存世书相互对勘,结合文献、他书,考证辨别,首次统计出《天禄琳琅书目》前后编中版本鉴定错误的总体情况,得出整部《天禄琳琅书目后编》版本误判比例高达三分之一,而宋元版部分更是几近三分之二的结论。对这些鉴定错误加以归纳分析,并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探讨其致误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