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2003年10月“口袋书”大调查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同学除了在书包里放课本、练习簿之外,还在自己的口袋里藏了些什么书?这些书都有哪些种类?跟正常的书籍相比有何不同?为什么有些同学要藏着看?家长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同学自己又有何想法?“口袋书”大调查马上开始!(截稿日期:2003年9月15日)2.2003年12月男生女生为什么学校干部都是女生“独霸天下”?为什么老师往往“偏爱”女生?女生就是比男生强?比男生更讨人喜欢?不少男生在作文中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想做女生!在学校如此,在家里又是怎样?老师、长辈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男生们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翻看一些教师的备课本时,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多数教师在写“教学目的”时基本上是这样的: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能够认识和书写生字词;3.能够体会到(根据具体的课文作出不同的要求)思想感情……看得出来,教师所预设的教学起点是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课文一无所知的“零起点”,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从学生这一方面来讲,学生拿到课本之后他们有没有看过?刚开学的时候还可以说没看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教材还是没有一点了解吗?在课余时间学生就没有翻阅那些没有教过的课文?通过一段时问的学习,学生还是没有学会一些阅读方法,他们的阅读能力还是在“零”点徘徊?……  相似文献   

3.
阅读活动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存在严重危机。有时我们发现学生们围坐在一起阅读.可走近一看.他们手中的读物无非是卡通漫画和流行杂志一类的书。向他们了解平时的阅读情况:回答也大多是看些作文选编和学习辅导材料。可见.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浅层次的平庸化阅读活动。然而.我们的学生却迷恋于另类文学.对流行的“色情卡通”“暴力口袋书”情有独钟.孰不知这些“另类”课外书是精神的“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口袋书”正以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携带方便等优势博得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把看“口袋书”当作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然而,人们对“口袋书”的看法却褒贬不一。对此,小记者们作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5.
口袋书风波     
我是一个漫画迷、小说迷,离开了那些宝贝书,世界便没了色彩。可是这些书,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是“禁书”。老师看见了要没收,家长看见了要批判。于是,小巧玲珑、可以轻而易举地躲过严厉搜查的口袋书便应运而生。可不是!书那么小,随便一塞就踪影全无了。我们班的书迷们开始了看口袋书的生涯,我也进入了长期而艰苦的地下活动。然而好景不长。有一次,我拿了三本口袋书,准备“走私”到学校过瘾。出家门的时候,“海关人员”居然忘了检查。可是才进教室,班主任贾老师就宣布今天要检查书包,看是否有人携带违禁品!原来有个同学告密…  相似文献   

6.
刘虹 《教育导刊》2009,(12):57-58
在中学校园里,潜心名著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为应付升学考试,学生大多围绕教科书或教辅资料转,没有时间阅读经典名著。而不少学生因缺乏有效的指导,读不出经典名著的精髓而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反而却热衷于阅读大小书店里言情类的“口袋书”以及网络小说。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阅读取向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7.
“盲姑娘很穷,怎么会有钢琴呢?”在教《月光曲》这课时,学生会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类似的问题。显然,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老师当即告诉学生:盲姑娘生活的地方有着“音乐之乡”的美称,并在钢琴的“旧”字上做番文章。办法虽然直接了当,却是老师越俎代庖。这不但影响学生对盲姑娘的认识,而且使学生囫囵吞枣,阻碍他们对下文的理解。采用什么办法较为适宜呢?我的做法是:暂时别开疑点,让思维发散,然后引导他们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从学生看过的电视片入手。“大家看过电视系列片《侗族风情》,你认为侗族人们有什么特点?”“都喜欢唱歌。”急性子的学生敏捷地答道。“对,”我作了肯定,“不管男女老少,侗族人们喜欢用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初中物理“观察水的沸腾”这一学生实验时,曾多次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许多小汽泡?”,“为什么会发出响声?”等问题.当时,我只能简略地回答说:因水中有气体,烧杯发生了振动.为了能具体而准确地回答这两个问题,我翻阅了有关书籍.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复习已学过的植物身体的构成部分。引入新知——植物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板书课题)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通过观察西红柿、凤仙花、丝瓜、南瓜等,了解植物“身体”的组成情况。1.观察西红柿果实,教师问:“这是什么?你们看过一株完整的西红柿吗?今天,老师带大家看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教师放录像,请学生认真观察西红柿  相似文献   

10.
关于错误的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有了错误时,笔者就向学生讲了如下寓言:普通人问圣人:“世间什么最贵?”圣人回答:“错误.”又问:“何物最便宜?”圣人仍答:“错误。”学生想一想就能理解:会分析错误的原因,会吸取教训,错误是无价之宝;不分析原因,不吸取教训,错误一文不值.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种价格在三、四元左右,俗称“口袋书”的漫话和言情类小书在很多学校附近的地摊、租书店、书店都能看到。部分中小学生难挡诱惑,成为这些“口袋书”的忠实读者。这种小书,有的画面不堪入目,有的错别字连篇,有的内容极不健康,严重侵蚀和毒害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在泯灭良心的小贩腰包撑满的同时,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相似文献   

12.
初为人师,有人向我传授治班之道:首先要震住学生,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如今我已做了10多年班主任,回首这句话,实在不敢苟同。记得从前我看过“鲧”和“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鲧”采取“堵”的办法,洪水不仅没能堵住,却更加泛滥。而“大禹”开河,修渠,疏通水系,最终降服了洪魔。教育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13.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在新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标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数感”?怎样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浅谈本人的点滴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倪宗红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颇深,推荐她的一份教案,以期激起探究的涟漪。一天夜晚,接到倪宗红老师的电话,请我去听她试讲。当我在电话中得知她执教的内容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不禁脱口而出:“从学生讲,高年级学生谁没看过安徒生童话?谁不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从研究课角度讲.多少人执教  相似文献   

15.
孙正侠  徐超 《山东教育》2005,(10):19-19
下午,我刚走进学校,班长李茜就拿着一张纸条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有人写纸条骂我。”我略一沉思,问她:“这件事别人知道吗?”她说:“没别人知道,就我自己看过。”“那好,你现在照常上课.不要跟别人讲,等下节课我去处理这件事。”  相似文献   

16.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特别是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题海战术”的功效明显下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摆脱“题海战术”,提高数学素质,培养数学能力呢?这就要使学生学会“解后思”.何谓“解后思”?即做完一道题目后,要再问几个为什么,并从中获得对下次解题有用的经验和教训.搞清楚“为什么?”,才能在以后的解题中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我们常用酸和碱来分辨物质的性质,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有什么主要特点,如何来分辨酸和碱?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面对以上问题,我和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1.结果一:老师,我的手为什么变成蓝色了?铃……上课铃响了,我问学生:“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最近老师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然后出示一张白色的面巾纸,用滴管往面巾纸上滴“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象直击】有多少错误从看不良“口袋书”开始。【现象1】大专班王同学漂亮、能干,曾被一致公认为学生会干部候选人,从二年级开始,迷上了不良“口袋书”,特别喜欢言情小说,每天不看上两本根本就睡不着觉。自此以后,她的成绩直线下滑,热衷于跟男生交往,最终因男女生交往问题被开除。  相似文献   

19.
汪小平 《江西教育》2004,(24):27-27
培养阅读的自主性.重视感受和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个性化的反应.有自己的独特氆受、体验和理解我在教《鸟的天堂》时有学生提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新的生命”指什么?为什/正说“在颤动”?我要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我在辅导学生阅读《景阳冈》这课时,有个学生突然提了这么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作者要称‘老虎’为‘大虫’呢?”这个问题把我给问住了。说实话,《水浒传》我看过,《景阳冈》我教过,辅导课我也备了,怎么就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呢?真是“大意失荆州”。怎么回答学生呢?我如牛负重。“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待我‘研究’一下,再作解答。”我表扬了那个学生。其实,说是在表扬,倒不如说是在婉转地“脱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