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经典文化就是以前的流行文化,而当代流行文化又完全可能成为明天的经典文化,当代视觉文化总是在流行文化不断的影响中,从表现对象、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等各方面不断潜移默化地被部分消解和重构,形成新的经典视觉文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经典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这显然是因为大众流行文化已经猛烈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而这样的冲击也已经使得当代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明显疏离了那些被历史证明是人文精神核心的经典著作。经常有同学问我:为什么按照老师的指点,去读经典,可就是找不到感觉?应该说,这是当代人文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因为很难想象,  相似文献   

3.
视觉文化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存在状态,也使艺术形态和审美文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对人的精神影响是喜是忧?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毫无疑问,视觉文化的到来已对美术及其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而正视视觉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研究当代美术形态与教育发展趋势是一个必须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经典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这显然是因为大众流行文化已经猛烈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而这样的冲击也已经使得当代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明显疏离了那些被历史证明是人文精神核心的经典著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语境中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呢?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研究,并梳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学术谱系,将有利于现代艺术教育的重构和发展,也标志着当代社会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与形成。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7,(1):30-33
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在网络大为流行,这样一首无厘头的歌曲流行的背后反映的是当代网络文化对审美心理和审美价值产生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审美的对象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性使得审美的心理发生改变,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审美趣味成为网络时代的审美共识;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使得如今的网络审美是一种反常规、反传统的审美。网络神曲的流行也将如何重塑经典审美带入思考:精英文化引领网络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重归网络以及加强青少年审美教育是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潘彩凤 《文教资料》2014,(33):27-28
随着快餐文化的流行,现在中学生越来越不爱阅读经典,如何让他们接触经典,走进经典就成了语文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引领中学生走进经典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多维传媒的兴起,流行文化迅速渗透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流行文化在学生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当下的中小学生耳濡目染,无不深受影响。无论教师承认与否,流行文化不可阻挡地走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以承载经典文本、传承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学,受到了首当其冲的影响,同时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商业的兴盛,使我们的文化越来越普及,文化所带来的共鸣也越来越多,这种共鸣便是流行文化的渊源。流行文化具有两面性,他对经典艺术的影响同样也具两面性,而在此时作为匡正历史审美的经典艺术创作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经典文化一直扎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被传承。教师应在教学中致力于引导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让学生明白要珍惜"年少"的宝贵,并带着他们去细细品味"文化"的积淀,让中国宝贵的经典文化去充实学生们的快乐童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关于文学经典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表现在对权力支配下的文学经典的质疑和对开放经典的要求,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蔓延和视像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文学经典被忽视的危机。所以,处理好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的关系,回归文学经典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生产的真正归途。  相似文献   

12.
文明的冲突与差异是当今学术前沿问题,也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当代文化建设正面临从"中国西方化"到"西方中国化"的重要转折,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存在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与传统文化缺失的严重矛盾,建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与学习,阅读中华文化经典是重建民族文化之"根",诵读文化经典是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这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理性对待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成这个探究活动并不难,所以对流行  相似文献   

14.
当下视觉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如何培养大学生对视觉文化理性、客观、科学的鉴赏能力,这是我们应该予以最大关注的内容.教师正确的引导、加强自身学习和艺术实践是提高视觉文化鉴赏能力的必要手段,除此,在视觉艺术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视觉文化鉴赏能力还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学习视觉艺术的语言;二、在视觉艺术中发展各种观念;三、在视觉艺术中传递和阐述意图;四.在情景中了解视觉艺术.  相似文献   

15.
小学是经典诵读的最佳阶段,诵读经典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还能够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确保我国经典文化的不断传承,经典诵读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教学手段。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开展经典诵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29):159-160
我国的经典文化不仅是五千年来所传承的优秀精神,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对于经典文化的传承,我们要从幼儿抓起,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互联网的发达也让他们热衷于去过国外的节日。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摒弃外国节日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国幼儿自身的成长而言,传承经典文化可以更好地让他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让他们从自身的成长中学到更多的经典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经典能使人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其气质。"笔者拟通过在中职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探索出一条提升当代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社会的新语境中,出现了大量挪用、拼凑和改写经典的现象,人们不再迷恋于经典的深度阐释,而是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表象游戏。我们应正确认识这种文化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文化的大众立场对文学经典的精英立场的冲击,并考察了文学经典自身的特质,认为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建构的过程,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文学经典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社会的新语境中,出现了大量挪用、拼凑和改写经典的现象,人们不再迷恋于经典的深度阐释,而是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表象游戏。该如何看待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文化的大众立场对文学经典的精英立场的冲击,并考察了文学经典自身的特质,认为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建构的过程,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文学经典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速食"文化开始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思考,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不断的蔓延,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经典诵读的教学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作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经典诵读也具有了深刻的价值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经典诵读的实施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实施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希望中学语文的经典诵读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