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中,注意突破难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整数四则运算教学中我们分别注意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教学上的难点。一、在加、减法运算教学中,注意突破“进位”“退位”难点。例如在教百以内加、减法时,进位、退位都是难点。这是因为,做进位加法,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做退位减法,要从十位退一作十,这些道理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于理解的。在计算的时候,他们往往把进位的数或由于退位应该减去的数忘记了,以至发生错误。为了突破这进位、退位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复习好百以  相似文献   

2.
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是计算中进位、退位的处理。教学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和十进原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  相似文献   

3.
丁老师: 100以內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第二册安排了以下内容:(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两位数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包括不进位加和进位加。(3)两位数减一位数,包括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由此可见,第二册中100以內的加减口算范围是两位数加上(或减去)整十数或一位  相似文献   

4.
二 20以內的加减法教材說明本章把20以內的加减法放在一章里教学,主要是为了把下进位的和进位的一位数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联系起来教学。为了分散难点,本章又分成下面四部分:1.一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2.一位数减一位数;3.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4.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由于任何多位数加减法在計算的过程中都要分解成一位数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相似文献   

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 20以内进位加法和理解加减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两位数及多位数减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学本单元时,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突出重点,适当开放   1.突出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只是相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而言的,教材没有表示出“退位”的含义,也没有出现退位的标记,是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即“做减法想加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就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6.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1997年苏教版教材是用“做减法想加法”这一教学思路贯穿于整个教材,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2002年苏课标教材增加了“破十法”来解决退位减法。对于这一改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教材从还原论到系统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范本”,应该站在最高的理论基础之上。在教学进位加法过程中体现了“凑十法”这一教学观点,教学退位减11-9,苏教版教材让学生去想9 ()=11,把退位减法还原到做进位加法上,教材体现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6道退位减被机械地还原到35道进位加,这是典型的还原论。新的苏教版新课标教材把进位加法看做系统,利用“凑十法”进行教学,无疑学生会在头脑中把加减法建立成一个有序的知识架,“破十法”可以解决因为忘记加法而不会计算减法的局面,笔者用这两种算法对不同班级进行教学,学“破十法”的班级有70%会独立做32-9,学“做减法想加法”的班级只有50%能独立做32-9。可见“破十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是大有益处的,苏教版教材的改变也是编者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二、教师是教材的挖掘者教材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剧本”,不同教师对于同一个“剧本”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想办法...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教学难点是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建议“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是分三个小节加以叙述的。前两个小节介绍的是多位数加、减法。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计算数位多,特别是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式题,还是常常出错。因此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提高计算能力,既属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教师一要加强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口算训练(如54+49、420—168等);二要设计“反馈一一矫  相似文献   

9.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甲、教学重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乙、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退位减法思考方法。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认知十几减几时,个位不够减可用十位上一个1作个位上十个1来计算。这种减法叫退位减法。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做减法想加法和破十法。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10.
“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体会昆明市明通小学赵培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进垃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又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顺利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一、领会教材编排意图,遵循规律进行教学教材是教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校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数学《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一直是按照教材中采用的加减法穿插编排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再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减法。利用这种方法,应该说多数学生是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对少数后进生来说困难较大。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充分论证,我校决定打破教材的编排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用“凑十法”教学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拆十法”教学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实验的方法步骤   对比班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参…  相似文献   

12.
“九义”教材第四册把万以内的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编排。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编排了万以内一些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珠算加法、不退位的珠算减法,为教学比较复杂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奠定了基础。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  相似文献   

13.
万以内的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由于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算理的理解难度较大,学生计算时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一、凑十法。法则是拆小补大凑成10,然后加上被拆数余下部分。例如: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买书》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中的内容,与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七单元《加与减》(三)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儿童接受新知的过程是儿童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因此,《买书》虽然讲的是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全新知识,但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学生已对10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如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等),已有了一个充分地…  相似文献   

17.
重视教具制作 突破教学难点孙晓明,黄道师教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在教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学生的通病是忘记“满十向前一位进的一”和“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的一”。教师制作“进位加法...  相似文献   

18.
新编小学《数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组成、分解、加减法口算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而退位减法又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这部分内容,想尽办法把它教好.  相似文献   

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整、小数四则的基础,一直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由于加法要进位,减法要退位,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小学生熟练掌握,做到又对又快,也一直是教学上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认真学习了三种不厨版本的教材:第一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教材《小学六年制数学课本》,第二种是课程教材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续)罗冠朝(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2.理解珠算下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珠算的计算方法:不进位加法(1)和不退位减法(1)是珠算加减法中最简单的,它在算理上与口算和笔算相同。即,必须把相同的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