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谓校园文化?它是指以学生为主题,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此引起的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者协调发展、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了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一个学校的名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4.
以校园环境烘托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学峰 《青海教育》2009,(11):47-47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质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师生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因此,可以说校园文化是由“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两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和载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全校师生精神面貌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制度性的行为准则,也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下谈谈笔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7.
袁群建 《新疆教育》2012,(22):90-90
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坤杰 《教书育人》2010,(2):109-110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组成部分和特点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何谓校园文化?顾名思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即是在学校的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髓。创建务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工作的追求。我校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五个层次入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文化与教师职业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内涵可分为“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它可以理解为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和行为准则,也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一一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的群体文化。就其形态而言,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以校园文化的内容划分,主要包括校园思想道德文化、校园学术科技文化和校园艺术体育文化。以校园文化的载体来划分,主要包括校园宿舍文化、校园社团文化、校园节日文化等等。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及其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具体化了的文化氛围,对校园生活和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导向和教育作用。校园文化通过高奏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宣传党的路线方…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园的隐性文化,二是校园的显性文化。如果说校园的隐性文化是历史形成的话,那么校园的显性文化则是要靠人为建设出来的。所谓显性文化,简单讲就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完善校园制度文化,构建校园精神文化,创建学校课堂文化,打造学校活动文化。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关注校园文化,品味校园文化,带给学生的将是无尽的语文养料。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文化一般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  相似文献   

17.
认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深层次内容.笔者试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做如下探讨. 一对校园文化的认识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建设、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积淀、提炼形成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层面构成。校园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媒体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校园环境、校园秩序、校园风气。这三个方面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硬到软。比较而言,我们应更看重后者,也就是看重风气,看重人心,看重人的精神。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园风气,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学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从打造校本特色环境文化和立足人本理念建设精神文化两方面,具体阐释了双桥镇中心学校打造校园特色环境文化,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并做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怎样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校园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化活动。它包括学习竞赛、义务劳动、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演讲比赛、承办周末艺晚会、联欢会、社会实践、看电影听报告、春游活动等。校园化活动是通过春雨化物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