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徐群 《考试周刊》2009,(14):202-202
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以期开创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要以学校为主载体,并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国外学校德育工作机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学校德育教育功利主义、家庭德育教育缺失或不足、社会大环境冲击德育教育,是导致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滞后的主要原因;构建学校主导的德育教育联动机制、构建家庭支持的德育教育联动机制、构建社会参与的德育教育联动机制,是构建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之关系赵学军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具有先期影响,而且由于家庭与教育对象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学校德育有直接的作用,本文从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入手,谈谈两者结合的途径。重点在于学校德育如何获得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一、家庭教育与学校德...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可见,要实现学校德育的突破性,我们不仅要从学校德育内容、方法上去探讨,更要对学校以外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的社会教育因素加以研究,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如何作用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它对学校德育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校德育又如何从家庭中获得支持,这是我们必须面对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始终摆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而现实的家庭破坏,社会氛围和学校德育的复杂性,给学生思想品德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基础上,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试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檀传宝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可以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两个方面予以说明。1.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环境,其特殊性已有不少研究。但许多研究往往只把家庭同学校环境相比较,且罗列...  相似文献   

7.
一课题提出学校德育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到,学校德育的实效需要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的配合,《学校·社会·家庭德育一体化研究》,目的是找到一种机制,使三者统一起来,形成合力,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这一概念外延较广,我们课题组对德育研究侧重于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二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它以自己的对立面为存在的前提,同时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制约。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制约,学校德育受到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学校…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体自身的主观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使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为此,学校必须慎重选择,尤其是在教师培训、学生心理教育等方面珏须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在对未成年人教育中.学校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学校德育教育能扎实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笔者从多年的学校政教工作中感受到,抓好未成年人教育,学校德育要“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的德育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公平的基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和谐共生、共同促进、相互渗透,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需要一个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力量整合、教育组织调整乃至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过程.这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应该在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方面发挥主导作埘.真正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埘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去年下半学期开始.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强化了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收到了不凡的成效.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首”而无位.往往与人们看待德育的视角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心理学视角中重建学校德育本质论、德育功能观和德育方法学,让学校德育的心理本原得以本真澄明,无疑会帮助学枝德育走出困境,“首”而有位。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关注道德教育。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可以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常规教育、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教育网络等形式,形成全方位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鲍玉妹 《甘肃教育》2008,(18):14-14
当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部分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智力投资.渴望子女成才,可在渴望和期盼之中,淡化了家庭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学校德育常规教育,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教育偏差.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这种现象.学校也力不从心,家庭成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盲区。  相似文献   

16.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已经得到当今社会的普遍重视,树立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观,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当代朝鲜族地区,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是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孙维洁 《上海教育》2001,(19):46-47
学校德育的合力是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各个阶段对学生所进行的德育教育纵横衔接,融汇贯通,形成对学生终身影响的一种教育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有推动力、影响力、生命力的。它使受教育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终身受益。学校德育合力的形成不仅仅是指学校内部德育合力的形成,还应是学校、社会、家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单纯的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初中学生的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初中生成长的环境,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初中生的成长施加教育影响。学校是初中生德育的主体,但学校教育又不是万能的。要做好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德育实效性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是德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学校德育工作以外的许多相关因素,如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我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实施德育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是学校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优势。要强化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优化家庭和社会育人环境,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发挥多渠道教育网络化的整体效应,保证整个教育目标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