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体质特征与运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少年儿童体质生长发育存在着先后、快慢和波浪式的发展过程。提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是进行速滑运动训练的依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个体特征和遗传特征,是速滑运动训练的关注点;强调要充分利用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敏感期,实施适宜的强化训练,培养和诱发速滑运动员需具备的运动能力;提出制定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训练系统是全面提升我国速滑运动竟技水平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平衡支撑能力训练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速滑运动是技术性很强的体能类项目,平衡支撑能力是速滑技术的基础,尤其是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更应加强平衡支撑能力的训练。认为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应注重基本功训练,平衡支撑能力是速滑技术重要的基本功,是早蹬冰技术的基础,并分析总结了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速滑运动员王曼利进行平衡支撑能力训练的方法,主要介绍了其应用平衡球训练平衡支撑能力的主要方法,以及冰上平衡支撑能力训练方法,旨在为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训练的教练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少年儿童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方法陈业展(厦门市体校361012)抓好少年儿童业余运动训练,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好苗子,是每个基层业余体校的首要任务。为切实打好基础,提高成才率,少年儿童业余训练的方法则是每个进行少年儿童训练的教练员必须研究和掌握的课...  相似文献   

4.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较大,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在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的薄弱,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自身条件、基础训练的水平和科学性决定了能否多出人才,出优秀人才。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文化知识水平、是影响其成长的自身因素,训练保障条件、竞赛制度及竞赛的公平性、家庭条件是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控制是影响其成长的训练因素。提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主要应进行全面身体训练,结合专项、重视专门能力的培养和系统传授技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打好发展基础:加强基层体校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做好教练员的训练理念的转变工作,建立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以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与提高少年运动员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5.
曹阳 《冰雪运动》2010,32(3):56-59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少年儿童冰雪运动教练员是冰雪运动业余训练的核心,其职业素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执教能力和水平,而且对少年儿童冰雪运动员的成长及训练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从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出发,阐述了少年儿童冰雪运动教练员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职业素质,旨在为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执教能力强的高水平少年儿童冰雪运动教练员队伍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冰雪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体校教练员应具备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人们对教练员的评价已不仅仅局限在训练和比赛上了,而是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而体校教练员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训练工作的质量。体校训练的实践表明,存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是一支体育运动队的灵魂。为满足新时期体校训练发展的需要,体校教练员应具备哪些能力,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呢?我个人认为,体校教练员应具备以下十二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东部地区业余体校人才现状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南省东部地区6所业余体校进行访问、调查,分析了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运动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业余体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基本满足训练的需要;训练经费不足;教练员的人数少,职称低,学历低,科研能力差;运动员的训练补助低,住宿条件差。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业余体校人才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遵循速滑专项训练的特点和少儿速滑运动的训练规律,针对少儿运动员在速滑训练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动作,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指导纠正,是业余体校速滑教练员的一项主要训练课题。指出少儿速滑运动员常见的错误动作,提出了采取直接错误动作纠正法、定位错误动作纠正法、录像观察错误动作纠正法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少儿速滑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具有一定的效果,为开展好速滑运动员少儿阶段的基础训练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练员的评价已不仅仅局限在训练和比赛方面,而是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而业余体校教练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训练工作的质量。业余体校训练的实践表明,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是一支体育运动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全国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集训工作于1992年7月27日至8月9日在辽宁省兴城市进行.参加本届集训的有黑龙江省体校冰雪运动分校、哈尔滨市体校、吉林省体校、长春市业余冰雪运动学校、吉林市体校、黑龙江省和吉林市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训练试点队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沈阳体院的科研人员共130余人。指导小组组长袁庆成教授、瓤组长朱颜辉副教授、蓝立、邹东等同志主持了集训工作。本届集训的目的和任务是:进一步宣传、交流、贯彻系统化科学训练的思想,强化抓好科学训练的意识,促进提高科学训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短道速度滑冰已位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国家如韩国、加拿大的差距。要想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问题还应从少儿训练抓起。针对少儿的生理机能特点,提出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战术等方面进行少年儿童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在少年儿童速滑训练中教练员应注意广泛地摄取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注重训练质量,抓好基础训练;掌握少儿生理特点、抓好各项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等几个问题的解决,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2.
完善儿少运动员训练体制是提升我国速滑整体水平的根本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杨波 《冰雪运动》2008,30(2):1-3
我国竞技速滑由于存在训练组织管理体系的缺陷和项目发展战略的片面性,致使儿少速滑运动员的训练表现出急于求成,透支训练,成才率低,短距离项目强、长距离项目弱,总体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认为各层面职能管理部门,应从教学、训练人员培训,训练大纲的制定与执行,儿少运动员多年、系统、基础训练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入手,分别制订工作方案,构建有效的训练管理体系;建议工作在基层的儿少速滑运动员教练员深入认识多年系统合理训练是培养优秀速滑运动员的唯一途径,并在日常训练中加以贯彻。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一直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短道速滑项目的特殊性,对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探讨就更为重要。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表现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况、对比赛各种状况的正确认知、合理的个人能力定位、良好的情绪状态、较高的捕捉战机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提出采用培养专业兴趣、激发正确的比赛动机、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等方法调控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恢复是提高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张斌  许水生 《冰雪运动》2008,30(3):15-18
速度滑冰是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训练负荷往往接近人体生理极限,产生运动疲劳是一种必然现象,不及时消除会形成过度训练,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及时进行必要的恢复训练和心理调整并补充能量和营养,对体能的恢复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及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速滑运动员运动疲劳的产生,认为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是主要原因,提出采取运动性手段、物理性手段、中药补剂、合理营养膳食和强力营养补剂心,以及采取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意念放松法等心理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早期技术训练、身体素质与心理训练等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提出改进训练方式、方法,为今后高水平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对改进短道速滑少儿业余训练工作提供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从事少年速滑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实践、观察、调查,了解到少年运动员比赛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并按着有关心理学理论进行合理的分析归类,进而提出少年速滑运动员正确的心理定位和针对不良心理进行训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的选材,对确定其未来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研究等方法,系统地阐述了速度滑冰项目的训练学特征、项目组成和技术特征以及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认为家族调查、体格检查、发育程度检查是实施选材的基础方法,并从年龄与发育程度、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技能基础、心理因素等几个方面提出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指标和标准,以期为速度滑冰教练员实施科学选材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速度滑冰是一种计时竞速类项目,对速度的控制与分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而数字化冰场正是了解运动员滑跑速度的有效工具。基于AMB系统基础平台,设计并实现了数字化冰场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以张虹和于静500 m比赛为实例,详述了该套系统的功能与具体应用方法,表明分析软件已经完成与AMB系统的无缝结合,并将数字化冰场速度动态特征:各区段速度差异、弯道加速率与直道保持率、高速区滑跑长度、高速区滑跑稳定性、高速区降速量分析与个性化比赛模式研究体系以计算机代码的形式加以整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改进训练方法,优化临场指挥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同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数字化冰场研究与应用模式,充实了速滑运动员滑行速度数据库,为今后完善数字化冰场研究体系及其他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提高少年短道速滑训练中观摩教学效果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凡  佟丽君 《冰雪运动》2008,30(4):19-21
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正是身体快速发育和技术动作逐渐形成时期,如何在训练中使运动员减少伤病,尽快形成完善的技术动作和良好的有利竞争的心理品质,是少年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追求的目标。从理论上分析观摩教学在短道速滑训练中的作用,认为其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心理结构的模块性特点决定了观摩教学是少年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各种运动素养的形成依赖于观摩教学。提出在观摩过程中,明确观察的目的,给运动员以具体的语言指导,培养学生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注意在观察后模仿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提高观摩教学的效果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