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江华民族教育的改革之路张正西,李均林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民族教育,1989年经过验收,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一师重教先进县等荣誉称号。1997年又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两基”的少数民族县。江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江...  相似文献   

2.
江华县地处湘南边陲,与粤、桂毗邻,是全国瑶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从1985年起,我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扎扎实实兴教办学,使全县民族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89年,全县普及了初等教育,1991年经省教委督导评估,跨进了全省基础教育的先进行列;同年又被授予“湖南省民族教育先进县”和“湖南省尊师重教先进县”的光荣称号。《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教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新闻单位对我县民族教育工作作了报道;省教委、省民委在我县召开民族教育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3.
我们北镇市是一块文化沃土,文化底蕴丰厚.北镇人崇尚知识,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基础教育先进县、省级教育先进县,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方教育体系.24所初中全部进入了省标准化学校行列.2003年以来,又先后荣获省级学前教育示范县、艺术教育示范县、特殊教育先进县、民族教育先进县称号.  相似文献   

4.
刘大志,生在瑶山,长在瑶山,喝足了瑶山的泉水,尝遍了瑶山的野果,山里人特有的粗犷、强悍却与他无缘,一副斯斯文文的书生相,一个地地道道的“教师王”。然而就是这样一副瘦小柔弱的肩膀,坚定地挑起了振兴民族教育的重任,勇敢地托起了瑶山人民的希望。咬定青山不放松如果说当年刘大志考上湖南师大时信誓旦旦,表示将来一定回乡任教,是出于一时冲动,那么,1962年他学成归来时,谢绝省城的挽留,则是经过冷静思考后所作出的艰难抉择。刘大志出生在江华瑶山腹地一个贫苦瑶民家庭。家乡虽然有绿水青山构成的自然风光,虽然有动人的…  相似文献   

5.
地处湘南边陲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也是全国瑶族人口最集中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县却如巨大的磁场,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外地毕业生。据统计,近三年里约有500多名优秀的外地大学生自愿到江华从教,奏响了一曲激越的江华教育跨跃式发展的时代强音。那么,这个磁场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疑问与好奇,我们走进了江华。“一直以来,江华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听了来意,江华县教育局党委书记李均林笑着说:“一直以来,江华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创办了闻名全国的‘微型学校’,在1989年…  相似文献   

6.
临澧,素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上世纪90年代,临澧以党政重教、全民兴教、依法治教的大手笔,捧回了全国首批“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和湖南省素质教育先进县等多项殊荣。一时间,全面追求农村教育规范化实践的“临澧经验”、“临澧现象”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7.
潇水河唱,萌诸岭笑。5月31日至6月4日,湖南民族教育经验交流会在瑶山江华隆重召开。江华瑶族自治县多年贫困,县委、政府坚持把脱贫致富的注下到兴教育人上。全县上下群策群力,艰苦奋斗,5年集资4300万元,改造危房,新建校舍、实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小教质量也属上乘。200多名代表  相似文献   

8.
最近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召开民族教育宣传工作会议 ,拿出1.5万元奖励1999年度的民族教育宣传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龙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县 ,但是近几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十分注重教育的优先发展 ,五年间 ,为教育投资8000万元 ,使该县的民族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该县被湖南省评为“教育先进县”。为了进一步调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尊师重教的积极性 ,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好宣传工作 ,该县教育局制定了《民族教育宣传工作奖励办法》 ,并压缩其它开支 ,列出专项经费 ,对在国家级、省级…  相似文献   

9.
北宁市位于辽宁西部,素有“崇尚科学,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曾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和省政府命名为“基础教育先进县”和“教育先进县”。北宁市的特殊教育起步于1986年。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特殊教育学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市有特殊教育学校一所。教学班8个,学生56名,教职工24名。经过艰若的努力,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学校曾分别被锦州市人民政府、锦州市教育局、锦州市政府“绿叶杯”办公室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2月21日上午,地处瑶山深处的江华码市镇“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上出现感人的一幕:138名镇村干部、职工、教师及县“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指导小组成员自发捐款4310元,资助235名辍学学生返校学习。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始兴县沈所镇民族学校的杨玉明老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瑶家人,他从小生在瑶山、长在瑶山,毕业后一直工作在瑶山。“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教育名言,也是他践行了25年的行动指南。他用自己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影响着身边的人.他无愧于“全国优秀教师”这一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沛县位于江苏省最北端,微山湖西岸,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沛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地,素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美誉。沛县现有中小学校172所,在校学生20.8万人,在职教职工1.17万人。近年来,沛县教育成绩有目共睹:先后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素质教育基地、省教育促小康先进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县、社会尊师重教教育回报社会先进集体、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相似文献   

13.
地处粤北山区的南雄市,人杰地灵,重教之风源远流长。改革开放后,南雄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先后投资3亿多元,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危房改造、教师安居、改造薄弱学校、实验室建设、老区学校改造、学校布局调整、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尊师重教先进县和“两基”工作先进县。目前南雄市有中小学190所,学生近8万人,中小学教师5000多人。近年来,南雄市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成果,对此南雄市教育局局长陈仁麟谈了一番看法。问:请问,南雄市实施了哪些改革?陈…  相似文献   

14.
毗邻赣州市、位于105国道旁的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所职业学校,系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开设了9个专业,有35个班级,1682名学生。是什么原因使一所市(县)属职业学校获得这样多的殊荣,取得如此长足的发展?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南康职校。攻“城”掠“地”,开拓发展空间南康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南康教育的发展有口皆碑,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扫盲工作先进县”。但在1995年之前,南康职教却是该市教育的一条“短腿”,在普、成、职…  相似文献   

15.
贵州瑶山是我国的贫困地区,白裤瑶经历了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历程.白裤瑶“逃学”主要是由于生计类型的影响、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和长期贫困的影响;白裤瑶“向学”主要是因为政策的影响、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榜样的激励作用.白裤瑶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过程在中国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瑶山社会变迁与学校教育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从某种程度上阐释了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应该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 澧县文化底蕴丰厚,教育基础较好。1991年,被评为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县”。1992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实验教学普及合格县”。1994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电教综合实验县”之一。1997年,该县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两基”验收,获较高评价。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被确定为全省素质教育实验县、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合格县。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2002年,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县。2004年,在全市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县委、县政府抓教育工作的劲头没有放松,  相似文献   

17.
刘富群 《陕西教育》2008,(12):17-17
旬邑县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多年来,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秉承古豳优秀文化传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积极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举全县之力大办教育。继“普六”、“普九”之后,1996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1999年,被陕西省评为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县,2002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2006年被咸阳市评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县。旬邑教育从根本上实现了率先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澧县文化底蕴丰厚,教育基础较好。1991年,被评为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县”。1992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实验教学普及合格县”。1994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电教综合实验县”之一。1997年,该县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两基”验收,获较高评价。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被确定为全省素质教育实验县、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合格县。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2002年,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县。2004年,在全市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19.
化州市现有学校452所,学生27万多人.改革开放20余年来,化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倡导尊师重教之风,实施“改危“、“普九“、教师住房建设、“改薄“、学校上等级、教育信息化等六项工程,总投资8亿多元,使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化州市曾先后被评为全省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县、学校危房改造先进县、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两基“先进市(县).……  相似文献   

20.
山西绛县素有崇教尚学、耕读传家的习俗和尊师重教的风尚。教育事业的发展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近几年来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形势和县情,绛县县委和县政府提出了“科教兴绛,努力建设科技教育先进县”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