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企业全球化速度在迅速加快,运用日语从事商务工作的外国人不断增加。与国际日本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接轨的变革,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加大日本社会文化课程  相似文献   

2.
戈研妍 《考试周刊》2013,(38):98-99
社会的需求与竞争加速了教育模式的转变,为了培养更多不局限于语言本身的日语专业人才,使他们除了从事翻译工作外,还有能力完成经营管理、企划宣传等其他工作。可见高校日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商务日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对高校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都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较宽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的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多是应用型人才,那么应该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能尽快地适应社会需要和工作岗位?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独立学院日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迁移对习得者语言能力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写作教学中的难题。通过研究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写作中各种与母语负迁移相关的错误,从语法层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减少这些错误的恰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础日语课程是日语专业本科生在初级阶段必修的专业课,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利用基础日语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日语毕业论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是由于日语专业学生大学阶段主要是学习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很少学习语言学及文学的理论,因此写好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成为日语专业学生最困惑,最苦恼的事情。加之现在全国各日语高校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视不足,将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来设置,几名学生仅配置一名论文指导教师,无法解决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望而生畏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毕业论文写作,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相似文献   

7.
近年,国家为了提高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能力,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大。购置的大学仪器设备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适用对象主要为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群体。而本科生在实验课程中接触的都是较为基础的常规教学仪器设备,接触大型仪器设备的机会非常少,但是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时,使用的设备又都是实用性较高的大型仪器设备,而不是已经被淘汰的常规仪器设备,这就导致技术岗位需求和教学培养脱节的现象。因此适当让本科生对专业领域的大型仪器设备有所了解对培养人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日本的交流和贸易方面都在不断加强,中日交流不仅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两个国家人们的语言交流。在现实的生活中,随着我国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日本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也对我国的本科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为在本科日语教学过程中,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着不足,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以及国家对高素质日语人才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近年来本科日语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本科日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对视听说和读写译等基础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以及与目标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能力。从跨文化交流的含义入手,分析本科日语专业基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跨国交际能力为前提,分析并结合国内本科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探讨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期促进本科日语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很多高校日语专业都开设了影视赏析这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社会理念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做到了前者,而未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日语语言技能的目的。文章试通过重新认识日语影视赏析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高校日语专业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0.
崔福实 《教师》2010,(17):75-76
日语写作能力作为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之一,是日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实际运用日语语言能力的综合呈现。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毕业论文,履历表,书信、公文等的撰写都是日语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日语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日语写作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今外语教学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教学中互为关联的两个能力,即语言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而现在的日语专业教学现状应该说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日语专业教育对日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往往只停留在对日常用语和"说"日语的训练与练习上,学生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没有真正得以提高。这其中,对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疏忽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日语专业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刘敬阳 《考试周刊》2011,(68):115-116
为了深入地了解在日企实际工作中哪些岗位经常使用日语.对日语的应用能力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要求,除日语以外还要求哪些技能和素质,作者制作了“日企访谈调查表”对数家日资企业人事负责人及相关的日语翻译人员进行了咨询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到日企办公人员必须有较强的日语听、说、写、译的能力,有专业背景,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根据访谈的结果,作者认为高职高专日语专业学生应将服务行业作为首选的就业方向。学生应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多掌握一些其他技能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日语被动句使用的多样性,对日中文的翻译工作和日语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阻力。通过对日语被动句的构成和日语被动态的内在含义的分析,探索日语被动句的汉语翻译特点,对日中语言翻译工作和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日语日益成为中日两国进行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高等院校的日语教学在教学模式、学科体系、师资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对教学语言在高校日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高校日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从更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有留日经历的师资力量、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和提高学生日语听力能力的方法等方面去改善传统的日语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5.
罗倩 《亚太教育》2019,(11):63-64
随着中日各方面越来越多的交流和合作,我国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高校在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的时候,都会提到该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日语人才,如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较为深厚的人文知识、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应用型日语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日语翻译、教学、旅游等行业的工作,或以日语为工作语言的外事、外贸、新闻、出版等领域工作。笔者通过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登陆各个学校的官网查询到一些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了分类整理。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给高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通过对日资企业调研数据的分析,总结了本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商务日语教学除了重点以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及相关商务知识为教学内容外,还必须重视对商务日语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与实训。  相似文献   

17.
日语写作能力作为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之一,是日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实际运用日语语言能力的综合呈现.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毕业论文,履历表,书信、公文等的撰写都是日语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日语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日语写作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语言态度的调查是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专科院校日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详细调查了学生对日语的语言态度,以期为具体的日语语言教学和教育规划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背景下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而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已经成为日语教学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授日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领会不同语言表达包含的文化差异,因此,探究一种适合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文化教学模式,对日语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汉语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汉语式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干扰了学生对日语的习得,即产生了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这是日语写作教学中的难题。从语篇层面来研究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写作中各种与母语负迁移相关的错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减少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产生干扰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