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众的人际交流方式和表达意义的形式不再以单一的纯文本释义而是呈现出多模态的趋势。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整体布局简单、明快;会徽的色彩汇聚了11种鲜亮的颜色,让人觉得鲜艳明快,朝气蓬勃;会徽的文字分别由拼音、英语、阿拉伯数字三类组成;会徽的构图是上中下的总体结构。集结了多种符号信息的青奥会徽是典型的多模态有机体,它很好得诠释与传达了当今社会的复杂信息。  相似文献   

2.
Halliday提出的语言元功能理论不仅适用于仅含语言的单一模态语篇分析,同样适用于多模态语篇分析。音乐视频是多模态语篇的典型范例之一。通过分析音乐视频是如何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来实现其多模态意义的构建,证明了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元功能理论赏析音乐视频的可行性,同时拓展了语篇的定义,推动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电影海报具有多模态性,它可以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实现意义的表达。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别从文字、字体、图像和色彩等方面来分析电影《归来》的海报,旨在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多个模态共同作用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从而能够有效地宣传电影和吸引观众;揭示语篇中文字资源、图像资源以及图文资源的结合如何相互作用构建意义,来提高观众对电影海报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符际互补指多模态语篇中的文本模态和视觉模态相互协同、补充,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符际互补理论从多模态语篇的纯理特征、人际特征、成分特征三方面对视觉模态与文本模态的互补进行分析。符际互补理论对于解读多模态语篇中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二语课堂教学和多模态教材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多模态隐喻理论为隐喻学这一研究热点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来分析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和会徽,通过视觉模态、颜色、文字等多种模态的综合运用详细分析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和会徽所体现的多模态动态构建机制,在体现隐喻意义的同时,如何通过合理协调多模态因素体现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陈妙 《考试周刊》2011,(16):38-39
本文运用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分析了广州亚运会会徽的意义的构建和体现,表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多模态语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建筑学术语篇作为特殊的学术语篇形式,具有多模态性。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性可通过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体现。以一篇建筑设计语篇为例,对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话语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分析框架,提高读者对学术语篇多模态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会徽为例,进行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指出一则会徽远非仅限于语言文字,而是与图像、颜色及版式设计等符号相互作用,产生"合力",共同参与意义的整体建构并反映和重塑历史、文化及社会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模态语篇逐渐取代单一文本快速发展起来,运用图像、色彩、声音等形式实现多样化的表意功能。奥运会徽作为一种典型的代表,将奥运精神、奥运理念与举办国的民族文化通过"图像、数字和文字"生动地展现出来,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鼓舞和号召人们投身奥林匹克运动。本文基于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图像语法理论,以里约2016年的夏季奥运会会徽为例,探究图像与文字同构下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以期揭示出巴西会徽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集声音、语言、图像等多种符号系统于一体的动态多模态语篇。电影语篇中的各种模态符号系统均具有意义潜势,能够发挥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模态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个维度对电影《美女与野兽》(2017)的几个典型场景进行阐释与分析,发现电影语篇中的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和声音模态之间存在相互补充、互为强化的关系,三者相互整合与协作,共同构建影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站的动态宣传语篇蕴含着多种符号模态,是多模态语篇的典型载体。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采用多模态语法框架对滨海新区政务网的动态宣传语篇进行了研究,从中验证了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在网站的宣传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标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它是由文字、图案、意象、颜色等社会符号构成的。以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校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在大学校标这类多模态语篇中,图案、文字、意象、颜色等多种模态可以共同构建并传达大学文化内涵,帮助校标设计者科学地选择和协调各种模态,达到最佳设计效果,同时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促进大众对校标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单一的文本模式来传递意义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以图像、色彩、声音等来传达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本文基于克瑞斯和赖文创建的视觉语法体系,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为例,试图讨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以期对读者图像识别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基础上的语言、图像、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形式和媒介构成了计算机演示教学的多模状态。计算机演示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能整合多模态形式,使不同模态间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多模态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模态语篇指的是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以KressLeeuwen提出的多模式话语理论以及Baldry和Thibault提出的意义整合原则为基础,对一则多模态公益海报进行了整体意义的分析,并探讨其社会实践性。研究发现,多种模态的综合应用有助于语篇整体意义的有效表达,构建强烈的社会实践性,该研究亦为多模态语篇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声音、颜色等符号资源也成为构建意义的表现形式。克瑞斯和勒文所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核心来分析图像。本文利用该理论,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描述图像是如何构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段志金 《学周刊C版》2014,(12):222-223
多模态是话语分析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多元时代,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指导,赏析和探究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这一特殊的话语类别,以此来揭示文字与图像共同作为社会符号的表意功能,并共同参与建构了整体意义,同时还反映了会徽承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真实.  相似文献   

18.
电影宣传海报主要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来表达意义,具有多模态性特点。本文以多模态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去年近段时间热播的电影《失恋33天》的宣传海报进行分析。从语言学角度来解读电影海报中的多模态话语,能够研究发现电影海报中的文字、图像等模态都能表达出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而且它们相互作用生成意义,进而达到海报的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多模态是话语分析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多元时代,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指导,赏析和探究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这一特殊的话语类别,以此来揭示文字与图像共同作为社会符号的表意功能,并共同参与建构了整体意义,同时还反映了会徽承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现代媒体表征的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师生对多模态语篇中多模态意义潜势的充分理解与表达,模态的符号特征和媒体的技术特征是多模态语篇的意义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理解、沟通与表达多模态表意资源,在广度与深度表意取向上建构、理解多模态语篇意义,实现对多模态语篇意义潜势广度和深度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多模态语篇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