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女子柔道锦标赛的80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产生原因,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以及预防的措施,结果表明: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部位多以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等部位;软组织损伤类型发生率较高;同时,赛前训练周和综合实战训练是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的高发期。因此教练员应积极预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体能是柔道运动员所有技能得以有效施展的前提和基础,拥有良好的体能水平是柔道运动员竞技能力得以提升的有效突破口,不但能够促进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还能够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为此强化柔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柔道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在对柔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应遵循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主动的预防损伤比伤后再去治疗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柔道运动员常见损伤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力求把损伤率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为迅速提高我国柔道技术水平赶超世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发展,柔道运动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柔道运动当中,运动员的下肢往往会出现损伤的情况,一旦出现损伤就会影响到柔道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甚至会直接导致柔道运动员退役,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在柔道技术中大多数的动作都需要下肢完成,另外很多的技术动作都需要柔道运动员参与腰腹力量,所以应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来帮助柔道运动员预防下肢损伤,让柔道运动员尽可能保持竞技状态。据此,本文分析了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柔道运动员下肢损伤预防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问卷》对柔道运动员和一般大学生进行了性别角色类型的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性别角色类型之间男柔道运动员与男大学生均无显著差异,女柔道运动员双性化人数与女大学生相比呈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柔道运动员在双性化和恰当定型两种类型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等级柔道运动员在性别角色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姚增泰 《体育世界》2014,(2):26-27,35
本文就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详细介绍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生理及心理发育特点,总结出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并提了几点有关训练的注意事项,以期能为提高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首都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3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究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在运动员集训开始期与集训中期,分别检测运动员身高和体重以及背力、手握力、平衡能力、纵跳、反应时、侧步移动与柔韧等身体素质指标。结果发现,男青少年摔跤和柔道运动员的背力、手握力和纵跳相对女青少年摔跤和柔道运动员的背力、手握力和纵跳较高(P<0.05),但是女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比男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显著强(P<0.05);男女柔道运动员手握力相对男女摔跤和散打运动员的手握力较高;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项目间运动员的背力、纵跳、侧步移动、平衡能力与柔韧方面差异不大。由此可见,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手握力较青少年摔跤和散打运动员的手握力大可能是其特点。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在力量和平衡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反应时、侧步运动和柔韧能力方面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柔道是奥运会比赛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一直是国家重点的发展运动比赛项目。不过在目前的女子柔道项目当中,在国际大型赛事上我国所取得的成绩相对较弱,在对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采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长期运动训练下的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情况,本文从功能解剖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是柔道运动的项目特点。一般情况下,柔道运动员赛前都会以减体重的方式争取力量和身体能力上的优势,因此,赛前减体重是柔道运动员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中小级别。由此引发的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对于赛前训练手段、方法及方案的制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从中小级别柔道运动员赛前减体重与机能状态变化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测试,探索赛前减体重对柔道运动员机  相似文献   

10.
戴德齐 《新体育》2022,(4):101-103
在柔道运动过程中,柔道运动员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多变的赛场上应对自如,扭转局势,出奇制胜。就目前柔道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现状来说,运动员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良心理,这种不良心理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最终的比赛结果,也会影响运动员整体实力的发挥。因此本文将针对柔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提出一些合理的优化手段,从而帮助柔道运动员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强大的内心。  相似文献   

11.
当今全国柔道比赛中,各省选手的技术水平都提高得很快,最突出的表现是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方面。运动员在力量、速度、灵敏、技术攻防、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裁判员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消极防守也判罚严厉,现代柔道比赛鼓励运动员积极进攻,以此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柔道比赛的技术性、艺术性和可看性。于是训练运动员掌握一二手得意技,对取得比赛胜利至关重要。 观看湖南省柔道比赛,对各地市体校柔道技术分析,结合株州市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大多数柔道运动员,尤其是少儿柔道运动员而言,头部技术在训练中未被重视,比赛中也很少运用。然而,在柔道技术中,头部的变化直接影响躯干、双臂、双腿的运动。由于头部发生侧倾和扭转,身体为了维持平衡必然向头部运动的方向扭转;因此,头部技术的运用对柔道运动员非常重要。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少体校20名柔道运动员(表1)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少儿柔道  相似文献   

13.
<正>柔道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竞技体育运动,对体能的要求较高,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而且需要其掌握各种复杂的战术。在柔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与对手进行高强度对抗,这要求他们具备优秀的体能素质。因此,柔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探讨体能训练对柔道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柔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及询访等研究方法,探讨日本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性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男子柔道运动员在乐群、敢为、直率、自信等7个因素上趋于高分特征;优秀柔道运动员则在乐群、兴奋、敢为、紧张等6个因素上,与普通柔道选手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心理学指标,可作为选择和培养优秀柔道运动员的理论及测试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男子竞技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分析不同水平男子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的差异及特征,为科学评价男子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及训练效果提供评价方法.研究采用定量负荷测试方案和GXT测试方案,运用运动心力检测仪和CONTEC型心电工作站对25名不同水平男子柔道运动员进行心脏储备功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等级越低的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动员越大,高水平柔道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心脏储备空间;等级越高的柔道运动员,最大心率维持的时间越长,心脏储备功能水平越强.研究中表明CRI1A、CRI2A、CRI3A、THRmax指标具有显著代表性,可作为评价评定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6.
柔道运动发展趋向高强度、高对抗,更加强调运动成绩的优异。而在柔道运动项目的比赛时受对手、场地、灯光、观众等众多外部条件的影响。模拟训练指导思想应结合人体发育规律、项目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来确定。科学合理地模拟训练对于一个柔道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江苏省柔道运动员模拟训练的实际运用方法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柔道运动员的模拟训练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得出更加有效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柔道运动员模拟训练时期的训练,供柔道广大同行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柔道运动员的多年研究,根据柔道项目的特点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柔道运动员的选材。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遗传因素、发育程度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探讨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原则,以期为建立柔道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想模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柔道运动是一项技术和体力相结合的竞技运动,它不仅需要运动员具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而且需要运动员巧妙地运用柔道技术达到攻守兼备从而取胜.基层体校是选拔专业柔道运动员的基地.青少年刚接触柔道运动,其身心发展尚不完善.科学、合理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柔道技术水平,为其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基层体校实际,...  相似文献   

20.
柔道运动的供能特点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柔道比赛的规则及技术因素特点分析,柔道运动比赛的供能特点主要是以磷酸原和糖酵解无氧代谢为主,但也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结合柔道运动供能特点,从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身体机能状况和训练后疲劳恢复情况几方面对柔道运动员机能的评定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