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传统节庆禁忌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节庆中的禁忌 ,可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和性别禁忌等类型。从功能角度来说 ,节庆禁忌除了有避免招致不幸的功能外 ,更多的则是提示人们注意气候之变化 ,留心身体的保养和健康 ,以及维护节庆气氛、传播文化理念等诸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禁忌是一种文化,是文明。冀州人的禁忌包括言语禁忌、行动禁忌、思想禁忌等。研究这些禁忌并予以扬弃和传承,对于践行“八荣八耻”,对于规范言语、行动、思想,对于和谐、稳定社会,对于社会进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很多民族来说,性行为本身并不是禁忌,关键是要看它发生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云南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性禁忌,并且关于性禁忌的认识也呈现出一个从神秘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云南少数民族有关性禁忌的观念虽然产生于迷信,但它在实践层面上也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禁忌起源于原始时代,当时人们的认识能力幼稚低下,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威胁和死亡,在不可战胜的险恶和可怕的自然力面前,只能采取躲避的方法,从而产生了对这种自然力的禁忌。《说文解字》字例解释表明,古代禁忌民俗文化具有预警性、防避性和禳解性等鲜明特征。古代禁忌大体可分为宗教禁忌、性别禁忌、颜色禁忌、婚俗禁忌、丧俗禁忌等种类。  相似文献   

5.
美汉两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由于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禁忌语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通过从语音、死亡、称谓、隐私等方面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禁忌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其不同的社会风俗和文化内涵,能深刻地了解中西方禁忌语的异同,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水族民间禁忌纷繁复杂,语言禁忌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水族民间的语言禁忌现象甚为普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一种是对不可知事物的敬畏,一种是羞耻意识;而趋吉避凶则是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与习俗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言语和习俗禁忌问题,言语禁忌中有人名、不吉利词汇、宗教禁忌语问题,习俗禁忌中有社交和饮食方面的禁忌问题。对中西文化在这几个问题的比较分析,可以引起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禁忌语。本文探讨了中西禁忌语的共性和个性,并从多角度分析了英汉禁忌语产生的因素。研究显示,对英汉语言禁忌的研究不仅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有益于宏观语言研究和人类语言认知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
柳平 《海外英语》2012,(13):231-232
As the globalization is rapidly developed,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ified.When it comes to the case of taboo,it varies from one culture to another,thus,the violation of taboos will cause something unpleasant,like misunderstanding.So peopl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This essay just takes some linguistic taboo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o compare the two kinds of taboos to give deeper illustration to readers.It is hoped that the readers could make full use of this knowledg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0.
禁忌语是语言交际中应予以避讳的话语,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下,恰当地使用禁忌语不但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反而还能达到常规用语无法企及的语用效果。运用交际语境顺应论,从语言使用者、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等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从语言的综观角度全面地了解禁忌语,有利于理解现实的语言交际行为,同时对翻译和二语教学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禁忌既是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文章从发展的观点勾勒出英汉禁忌语的演进,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指出二者的不同,并肯定二者的趋同现象,以便于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交际失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在对中西方禁忌语比较的基础上,注意禁忌语中存在的中西社会习俗和文化内涵的异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的分析,提出英汉委婉语的避讳功能是对神灵的禁忌和尊长的需要,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回避民俗和避讳粗俗。移情功能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对方的不幸表示安慰,对一些事物进行化装和美化;礼貌功能使语言悦耳动听;掩饰功能是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问题时,使用笼统模糊词语使句义显得抽象,淡化、掩饰真相;幽默功能是在谈论不雅的事物和现象时,通过语言歧义或比喻等委婉的手段来达到风趣、诙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两种语言在禁忌话题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并有其各自的表达方式。委婉语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东西方文化中产生的根源和实际的应用,文章共分三部分,分析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对谐音的避讳,对人体部位及器官名称的间接表达,对谦逊的理解到最后对数字的不同喜恶,进一步阐述了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忌语和委婉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毕节彝族因自然、社会条件于新石器时代产生了禁忌习俗,表现在性禁忌和保护图腾物两方面。伴随着彝族先民生产力、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毕节走向开放的步伐,彝族禁忌习俗亦发生了系列变化:古代社会禁忌范围扩大、近现代以来禁忌松驰且吸纳了其他民族的禁忌习俗。这些禁忌在历史长河中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迷信"、"陋俗"概之。  相似文献   

17.
禁忌是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着重讨论和研究英语国家中的某些禁忌及其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禁忌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它因语言的发展而产生。对禁忌语的研究不仅在语言学上而且在文化上都有重大意义。语言禁忌反映的是社会禁忌。对于禁忌语使用的态度反映及影响着禁忌语的现状及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 ,也导致了文化中禁忌的积淀。在中西文化之间的迁移、互动日趋频繁的氛围中 ,关注禁忌文化的积淀 ,是成功开展国际交流、增强传播效益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蒲洁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120-121
通过对四川阆中回民禁忌语的调查,分析回民禁忌语的特点,讨论回族禁忌语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与汉语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