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疆土辽阔,各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特质和风貌的“结构”,是本民族历史中各种思想、道德、观念形态的积淀.  相似文献   

2.
华夏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几千年的风雨历程为中华民族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深远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期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扬长避短,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进步,实现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兴而不衰、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为东方文化的主要表征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主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深入发掘齐鲁文化资源,通过完善创新特色品牌,深入开发旅游业,提倡呼唤文化自觉,全面弘扬道德风尚等途径,创造山东特色文化品牌,成为山东通向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林枢 《华章》2012,(15)
农村群众文化,是农村区域社会成员在长期生产劳动中自己创造的一种社会性文化.这种文化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驱之不散,舍弃不得.农民是这种文化的主体,几千年来,他们心情劳作,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这些灿如群星的文化形式,始终植根于民间,服务于民众,成为广大农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日益重要,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是我国十八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繁衍不息的精神力量源泉.因此,批判性地弘扬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认同,繁荣当代文化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和不足,说明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珍贵财富。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也不是对她的简单复归,而是批判的继承,是在逻辑分析和鉴别基础上的扬弃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古老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要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克服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塑造符合时代需要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8.
第三种文化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会而形成的新文化,其深层涉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互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创造文化的融会,将带来第三种文化发展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文明摇篮的埃及 ,不仅创造和辐射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且吸收与融汇了其他文化。埃及在它几千年的历史中 ,起着融合与创新东、西方文化的纽带作用 ,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在伟大民族复兴之路上涵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志气、骨气和底气的精神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1.
公民文化是成熟的政治文化。美国公民文化比较成熟,其形成是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结合的产物。我国的公民文化有其自身的精髓与缺失。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有必要比较自己同美国等公民文化较成熟国家的差距,从而汲取有益于中国特色公民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代审美文化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呈现出一反传统的面貌,引起了众声批判。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思想基础,并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独特的文化生成机制也对它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从对这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中可以看出,当代审美文化为文化的现代化带来了机遇与动力,但由于它尚处在很不成熟的初始阶段,外在的消极影响与内在的缺陷使它产生了不少问题。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是我们应当正视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就表现了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良好能力。这一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的理论局面,显示中国共产党善于选择、运用、发挥理论之核心导向作用,进而成功进行理论建设的能力;二是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的实践局面,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善于结合实际进行文化实践的能力。三是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整体转型的新局面,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驾驭整个文化发展趋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被视为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最近几十年的历史促使国人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事实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不但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以及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契合,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5.
徐岸英 《海外英语》2012,(1):293-294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that has reflected Chinese culture for five thousand years should be presented in the tea packaging design by us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to propaga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lasting appeal.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how to present the deep cultural inside information and ori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packaging design,which can make entire world feel the depth and profound of Chinese culture whe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go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More importantly,a particular packaging design could increase the merchandises’ attraction and concentrate people’s attention on them.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中外文化观是百年中西文化之争的科学总结,它辩证地阐述了对待中西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全盘肯定,要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思想,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这对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手机是近二十年来最普及的通信工具之一,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与喜爱。文章分析了手机媒介文化的特征、发展现状及手机媒介引领流行文化的趋势。同时指出,手机媒介文化的形成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手机媒介文化也会随之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康巴文化是当地羌文化与汉藏文化不断融合,且适应当地特有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历史上由于当地人口的高流动性、小规模部落分治的社会制度以及各种外部影响,整个康巴社会内部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局面,也没有族群意义上的康巴认同。文成公主的传说和格萨尔王的传说分别体现了汉文化与康巴文化及其身份认同、康巴本土文化与其身份认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是现代化发展到世界整体化时的一个特定阶段。本文以儒学为例,讨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关系,指出,立足于文化发展的现实,着眼于文化发展的未来,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以世界各国文化为环境,既要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文化殖民主义,还要警惕文化世界主义演变为文化帝国主义;要充分认识到,融合古今,贯通中西,总结经验,各取所需,择善而从,取长补短,中外互利,是处理传统文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关系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红色文化是在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合中国特定区域内的多元文化,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的考察表明,中国红色文化有其生成的特定内在成因和系统要素。就自然生态而言,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大别山红色文化所以生成的良好生态条件,大别山对红色人物具有人格润化作用;就社会生态而言,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生成则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根源、历史传统根因、系统内生因素、绵延文化脉流、前期文化诱因以及先进主导元素。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生成的系统要素予以探讨,有助于人们具体、深刻地把握中国红色文化的基本特质并发掘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