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任丽芳 《大观周刊》2011,(44):240-240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段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2.
张承雅 《大观周刊》2012,(8):232-232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段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吕坤燕 《大观周刊》2012,(13):123-1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学习的最实际的动力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利用化学课的趣味性,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身边的化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和渴望。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非常重要,如果失去兴趣,就很难把这门课程学习好,如何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就显的很重要了,联系实际,做趣味的实验等等一些有效的方法显的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文娜 《大观周刊》2012,(37):320-32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化学学科课时大大减少.但教学任务依旧,因此实现教师高效教,学生高效学.就显得格外关键。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巅教学效牢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高效化学课呢?  相似文献   

6.
付丽宏 《大观周刊》2011,(52):200-200
学习化学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陶美兰 《大观周刊》2011,(51):218-21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化学学科课时大大减少.但教学任务依旧。因此实现教师高效教,学生高效学,就显得格外关键。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高效化学课呢? 以下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8.
余天平 《大观周刊》2012,(7):222-222
好的引入可融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为一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一旦具有学习化学的兴趣,他对化学事物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同时能较强的兴奋状态,产生愉快、满足和欢喜等情感体验,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同时好的引入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剂调味剂。课堂引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该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每节课如何设计引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必须切实做好课堂引入这个教学环节。在化学教学中导入课堂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开门见山、实物展示、实验探究、名人轶事或化学史、社会事件、生活经验、旧知识的拓展等等。  相似文献   

9.
李冠军 《大观周刊》2011,(10):245-245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导向的学科,他也是科学的一门基础。我们在化学课上能过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能让我们的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这门科学。  相似文献   

10.
张浩 《大观周刊》2011,(33):248-248
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其特点是知识点较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特别是高中化学更是如此,因而很多在初中对化学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进入高高中习后渐渐地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李玉荣 《大观周刊》2012,(49):300-300
如何培养并提高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增加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已经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中化学教师的密切关注。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克服他们学习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最主要的是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入手,重视他们的学习动力问题。要维持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挖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王学敏 《大观周刊》2012,(52):167-167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爱因斯坦有旬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3.
崔建芳 《大观周刊》2012,(22):275-275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的应用,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与生活、与社会的融合。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峻岭 《大观周刊》2012,(20):272-272
化学课应该加强实验教学.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试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以适应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需要.《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作了规定: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刘明 《大观周刊》2012,(23):262-262
众所周知,农村的办学条件与城市的办学条件比起来俨然是相形见绌,基础设施都是如此,化学实验条件就可见一斑。最近很多年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改革,那么农村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把素质教育由口号变为现实无疑就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学生也渴望在化学课上做实验,但是在农村学校买药品难、实验仪器奇缺的条件下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实验原理,并通过寻找替代品以及自制简易的实验仪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我们每一位奋斗在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与职责。  相似文献   

16.
陈耀辉 《大观周刊》2011,(26):173-173,169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入门基础。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入门;注重人文关怀,帮助入门;培养高层次兴趣,为化学注入强劲动力。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好的特点,利用学科特点,使学生们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学会自己学习,进而学好这门课。  相似文献   

17.
王淑杰 《大观周刊》2012,(10):210-21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强大的动力,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笔者谈几点自己在近几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龙玉梅 《大观周刊》2012,(1):143-14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处理好课堂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备一节新课之前,就应该对本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选取有效而富于情趣的导入方法,激发他们进行探索与学习。  相似文献   

19.
马成 《大观周刊》2011,(18):80-80
从事民族地区的化学教学工作近五年了.历届的学生都说这样的一句话“数学难.化学然,物理的公式记不完”。总是感觉化学课知识点多且碎.很难记忆,或是记不准确,努力地记住了,前后的知识点又构建不起一个完整的网络。导致做题的时候又不会应用.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对于化学课堂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道斌 《大观周刊》2012,(25):286-286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健。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