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陶异彩     
育莲 《出版史料》2003,(2):101-101
中国陶器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0 000年以前,华夏大地的原始先民们开始制作陶器,尽管是极其粗糙的,拙朴的,但这是新石器时代前夕的伟大发明,是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物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万年--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万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据说,中国的文明历史如果按文明传播方式的递进次序而言,大约先后经历过刻木结绳、陶器文、甲骨文、青铜铭文、竹简、布帛等,自从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和宋代毕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为此,有人曾说,如果没有中国人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大发明的话,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是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性别是大自然的一个最奇妙的发明。那么,婚姻就是人类的一个最笨拙的发明。自从人类发明这部机器.它就老是出毛病.使人们为调试它修理它伤透脑筋。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的事实表明,人类的智慧。尚不能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机器。足以配得上、并且对付得了大自然那个奇妙的发明.  相似文献   

5.
杨云宝 《出版参考》2009,(15):12-12
据说,中国的文明历史如果按文明传播方式的递进次序而言,大约先后经历过刻木结绳、陶器文、甲骨文、青铜铭文、竹简、布帛等,自从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和宋代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为此,有人曾说,如果没有中国人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大发明的话,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电脑、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纸质传媒却面临着数字传媒的生死存亡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祭拜炎帝陵     
刘炜 《湖南档案》2008,(8):44-44
我对炎帝神农氏的敬仰是从小时候开始的。 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在很远很远的时代,我们中国就有两位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一个是南方部落的炎帝,另一个是北方部落的黄帝。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都是他们的子孙。后来上初中了,从历史教材上,我知道炎帝发明了五谷,并教人耕种。他遍尝百草,为百姓治病。炎帝还教人制作陶器,  相似文献   

7.
陶器既是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也是百姓家中最常见和极具观赏性的工艺装饰品。对传统陶器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保留和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之一。文章在对杂玉陶器概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杂玉陶器的传统制作工具及传统制作过程进行了仔细调查,通过风雨飘摇的技艺传承和举步维艰的发展之路探析了杂玉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认为,杂玉陶器传统技艺,首先是保护、传承,继而才是利用、发展;再者,政府、媒体、商界乃至传统手工从业者应发挥各自优势,让西藏传统制陶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奇葩继续传承并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地上地下保存下来的陶器很多。由于这些陶器经历了长久的地下埋藏,出土后又暴露在大气中,使许多陶器进一步自然损害。为了长期保存这些历史珍品,我们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防止陶器的自然损害。湿度的变化往往是陶器损害的主要因素。陶器埋藏在地下,湿度比较大,但由于地下低温缺氧陶器变化不明显。当陶器出土后暴露在大气中,湿度急剧下降。陶器的表  相似文献   

9.
闲话邮史     
侯军  少辰 《出版参考》2006,(5):26-26
寄信用信封,其直接目的是保守秘密。为此,古希腊奴隶主曾剃光奴隶的头发,把“信”写在头皮上,待奴隶头发长长后,再将“信”遣往收件人。当对方剃去奴隶的头发,便可知道“信”的内容。在纸发明以前,人类使用的就是这类奇特的“信封”。公元10世纪。亚述人在黏土片上刻写书信,然后把信密封在陶坯里。烧制成陶器送给收信人,收信人打碎“陶信封”才能读信。  相似文献   

10.
最早的导航仪是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发明.发现了许多新的定位方法,今天我们在更多的场合听到GPS卫星定位,这种通信方式为现代生活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王婷 《大观周刊》2013,(11):159-159
我国的原始美术与人类同时诞生.所以说.美术是人类发生最早的事。裴李岗文化地区出土的陶器足壶、双耳壶等均为手工制作.多采用泥条盘筑法,陶质比较疏松,表皮易剥落,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泥质陶多素面,有的略为磨光;夹砂陶则掺以细砂或蚌壳末。部分饰有篦点纹、弧线篦纹、划纹、指甲纹和乳钉纹等.也有少数很浅的细绳纹。磁山文化陶器采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制成.部分陶器的内壁凹凸不平,器形也不规整,器表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附加堆纹、剔刺纹、划纹和乳钉纹等.以绳纹最多。磁山文化地区出土的兽头骨梭和石雕人头像等石雕.比较粗简。  相似文献   

12.
梁策 《航空档案》2005,(6):62-63
人类实现从地面飞向空中的梦想,用了长达3千年的历史,但是把飞机用在战争上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两年以后,也就是1905年.他们就开始向美国陆军兜售他们的发明,但遭到美国陆军的拒绝。于是就给欧洲在战争当中使用飞机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东汉公私藏书数量丰富,官方藏书设置校书官员和秘书监.使官方藏书的校理制度化了。文献编纂体裁增加,类型众多,产生了许多博通学者。文献学家在文献整理中广泛使用并发明各种方法,标志着古代文献整理更具理性化。  相似文献   

14.
1654年,德国犹太学者基歇尔发明了幻灯。与此同时,一位名叫帕里斯的医生在一张硬纸的正面画一只鸟、反面画一只鸟笼,卡片快速转动时,人们就能看到鸟关入了笼子。他由此揭示了人眼具有的视觉暂留功能,即人眼受光线照射时,在光消失后的0.05~0.1秒之间仍有光感。这两个发明和发现为电影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进行浊漳河流域早期文化考古调查活动中,对屯留柳行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发现了丰富的史前文化时期遗存。该遗址的遗物主要出土于灰坑H1和H2,两个单位所出的陶器在器类、质地、纹饰、制法上相同,表现出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阶段的典型特征。该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尖底瓶残器,形态大多为锐角尖底、口部重唇,且两个部位的形态变化较小,应该代表了一个时间较短、面貌变化不大的文化发展阶段。总体来看,该遗址属于内涵单一的庙底沟文化中期阶段的典型遗址,出土陶器与晋南地区同时期陶器面貌基本一致,而与晋北同时期陶器差别较大,反映出仰韶文化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因距离和地理环境而造成的面貌差异。柳行仰韶文化遗存为深入认识山西东南部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6.
江泓 《新闻世界》2004,(10):81-82
纪录这个词反映了人的本性.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人们就用各种方式来纪录自己的生活和化,并传播延续至今,人类明正是通过纪录这个方式得以发展、人们发明摄影、电影、电视,最初的本源正是为了纪录的目的.可以说纪录片是现代影像艺术的老祖宗。时代发展至今,世界的纪录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就中国而言,纪录片还很滞后.中国目前纪录片发展存在的最大的问  相似文献   

17.
当历史衍进到第19个世纪的时候,摄影术的发明使人类有了第三只眼睛。这项发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开来,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观看生活、认识世界、书写历史的方式。然而并非每一张照片都是人类记忆的镜子,  相似文献   

18.
香烟 最早的香烟或纸烟.是在1799年由土耳其的士兵发明的。当时守卫亚克城的土耳其军队受到拿破仑炮兵的攻击,士兵队公用的水烟筒被炮弹击毁。嗜烟如命的土耳其人就用点枪炮的火药纸来卷烟叶。这样就发明了香烟。  相似文献   

19.
自100多年前平版胶印术发明起.印刷界的先辈们就一直在探寻着印刷色彩管理的方法。近几十年.对色彩理论及印刷复制研究的深入,电子测控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印刷业的应用,都为色彩管理的数据化控制提供了可能.近10年来.随着ICC标准的建立与发展.我们欣喜地发现,数宇化色彩管理的曙光出现了.  相似文献   

20.
出土陶器作为考古学文化的重要标识物,对其进行知识揭示和有效利用,对于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承载社会记忆、构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考古文化研究中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对促进相关领域知识重用和共享、解决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信息冗余和知识迷航等问题均有重要作用。首先,本文通过对出土陶器与考古学文化的关联路径的分析,明确了针对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在替代传统人文研究中的隐性知识关联环节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其次,通过知识结构解析和知识向量表示,展示了针对出土陶器器形进行知识组织的方式和效果;针对陶器器形,从属种和整部两种维度分别提出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以及对陶器器形知识匹配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的具体方法。最后,以从察吾呼遗址、焉不拉克遗址和莫呼查汗遗址中抽选的20座墓葬的出土陶器器形数据为例,验证上述方法在史前文化分期研究问题上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个目标墓葬的分期结果与考古学界综合出土陶器类型和墓葬形制得出的矫正分期结果的吻合度达84.21%,这充分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