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书写     
在书法中,文字与书写是一体两面,因此,探讨"书写"的问题就需要从本质上厘清书写及其方式、方法在书法中的作用和意义。书法的书写是限定在对汉字字形的书写上的,这也是书法的基本义、第一义。而书写与中国传统书写工具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息息相关,汉字字体和书法笔法的演变都与其有直接关联。由于中国特殊的书写工具和书写方法造就了汉字书写不仅具有实用的需要,而且也增加了它的观赏性和艺术魅力。那么,优选的书写方法就有了一定的标准与规范,这种技术高度为书法成为艺术提高了门槛。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法是中国方块汉字的超越,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气韵。中国汉字的产生与演变,书写工具的使用以及书法本身的深刻内涵等方面均体现着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就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8年韩国对书法的申遗,书法这门艺术再一次映入国人的眼帘,韩国的这一行为引起中国国民的愤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是什么让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险些落入他人之手?我们该如何捍卫自己国家的艺术瑰宝?根据"按照法则艺术地书写汉字"这一定义,书法分为三层含义:正确地书写汉字、美观地书写汉字、艺术地书写汉字。本文立足于书法的根基,探讨书写的第一步,如何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并从书写的实用性出发,把研究对象主要放在了硬笔书法的训练上。书法并不神秘,它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的非常密切。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都能通过学习书法,把汉字写得规范、整齐、清楚、美观,从而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一开始写不好,千万不要灰心。只要肯下功夫,并讲究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人人都能够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杨艳 《现代语文》2009,(12):13-15
从篆书到隶书的转变,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大飞跃,它使汉字摆脱了古文字弯曲线条的束缚,开始进入了今文字阶段。研究隶书的产生,对于研究汉字字体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改进以及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等方面,对隶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岳杨光辉 《时代教育》2006,(12):179-179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先后传人日本、朝鲜等国。它是依附着中国汉字,既要依循它造型的特点去书写,又可通过其艺术构思,调动其艺术手法去创作。作为书法作品,当以神采为主,形质次之。正如《文字论》日:“深识书者,惟又见神采,不见其形”。这就是书法最大的特点,书法也可把它抽象,以点、线的交融去发挥,去表达,融人自己情感,  相似文献   

6.
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是汉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这种转变并不是在文字以外另起炉灶,而是汉字本身原始的内在品质的流露,是由汉字的特质决定的。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认读和交流的形式,更多的是线条中流露出的美。虽然现在毛笔已经不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但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它的艺术功能并没有减退,临习书法仍然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我们怎样才能学习好书法呢?本文就如何临习书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书法在中国文化史上,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向前发展,但它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交叉相连,相互影响着。众所周知,书法是建立在书写汉字的基础上,以汉字为表现载体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汉字又是语文最基本的书写符号。这样,二者的关系就密不可分了,由此可见,学习书法对语文教学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我从三个方面略谈己见。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汉字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其字体经历了陶文、甲骨文、籀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阶段.其中小篆的产生,宣告了汉字古文字阶段的结束,而这份功劳就归属于秦相李斯.本文试从个人生平、书同文字及书法成就方面对李斯对中国汉字发展作出的贡献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放异彩的奇葩.这是因为:书法所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书法的表现对象和造型基础,是书法的生命之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本文仅从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间的关系,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卜红艳 《考试周刊》2011,(22):33-35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在如此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汉字不论是字体还是字形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汉字形体演变中的简化、繁化、音化、分化、讹混、合并这几种现象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对汉字掌握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学习汉字被看成是学习汉语必须通过的难关。文章从汉字教学和汉字识记两个方面剖析留学生汉字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字频统计是研究实际使用中汉字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往的字频统计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对汉字规范、汉字教学、汉字字典编纂、汉字信息处理以及汉字理论研究都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基于语料库统计字频造成字频统计结果失真;统计缺乏统一而明确的统计单位,统计结果不科学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满足文字统计要求的字料库,必须明确界定统计单位,划分不同层级的汉字统计单位,根据不同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分层的字频统计。以印刷楷书为例,可以从描写、规定两个方面区分汉字单位。字的单位确定了,字频统计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规定统计单位,便于统计数据的使用以及不同统计数据的比较,使得字频统计的科学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运用内隐认知理论来从事语言学习的研究收获很大,但是以前研究者往往忽视内隐认知与汉字学习的关系,事实上,正确把握内隐认知与汉字感悟、汉字识读、汉字辨析和汉字文化等的关系,可以在汉字学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混淆了“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两个概念,导致二者名异实同,都指汉字类型,这就造成汉字性质研究的滞后以及汉字所属类型的不确定性。汉字性质和特点,是现代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要确定汉字性质,就必须把汉字放到世界文字中进行对比研究,可见汉字的特性在于: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音节;汉字是方块字。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汉语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本身又有着独特特点,对外汉字教学成了重点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外汉字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汉字的特点,最后根据学习者知识背景的不同将他们分为"汉字圈"和"非汉字圈"学生,分别分析了在汉字学习中的难点,并提出了教学方法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对外汉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从周代至清代末期,汉语识字教学的发展轨迹和教材演变情况,指出了主要的经验和缺陷;勾画出了从20世纪初期至今,汉语识字教学的螺旋式演化过程;分析了分散识字的弊端,介绍了60年代以来多种集中识字实验的思路及经验,并联系日本有关专家的论述和实验成果,对90年代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存在的矛盾加以揭示,提出了今后汉语识字教学改革和理论研究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性的汉语学习热潮中,汉字的学习依然成为学习者的巨大困扰,耗费学习者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汉字文化信息的系统性、复杂性、隐匿性和动态性,要求人们深入研究汉字文化信息的合成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汉字合成输入方法,对现代常用汉字的文化信息展开音形合成、字词合成、教学合成、学用合成,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汉字学习需求展开教学实验,形成了汉字文化信息合成教学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汉字,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书写危机"。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关注汉字的热潮,激起了人们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热情,也引发了学术界对语言文字现状与未来走势的思考。透过这股热潮,面对这场危机,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对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省和剖析,通过各种方式强化汉字书写训练:适量布置抄写字词的作业,将更多的汉字书写题纳入语文考试中,将"汉字听写大赛"纳入学校每学期例行举行的学科技能大赛,开设书法课、重视书写的工整和美观,从而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9.
以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大陆人在简体汉字的知识背景下认知繁体汉字的认知过程.我们对于繁体汉字的认知由三个步骤组成,由形达义,由音达义和由义达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已存在于大脑中的心理字典,根据繁体字的形、音、义,寻找与之具有相似性的简体字.最终通过简体字空间与繁体字空间的互动与投射完成对繁体字的认知.为此,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程国富的《汉字文化含蓄性表达的两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失误:讨论拆字时夹杂着并字、减笔的例证,讨论并字时夹杂着拆字、增笔的例证;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作者没有弄清拆字、并字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