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历史新闻化,指历史的重要元素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对象,并把历史转化为新闻报道出来.历史新闻化的主要表现有:考古“新发现”、历史文化传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宣传、历史亲历者讲述历史等.历史新闻化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和新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本身存在大量的新闻;新闻的旧化变成了历史,历史的新化也就有可能变成新闻;历史的新发现、新认识足以让历史新闻化;政府重视历史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历史新闻化;个人喜爱历史有利于历史新闻化.历史新闻化促进了历史型新闻的兴盛,并促进了历史学的普及,对新闻学的发展、社会受众认知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精神之建设.  相似文献   

2.
浅论照片档案的历史记忆与再现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照片档案形成与类型的分析 ,论述了历史照片档案在历史记忆与再现历史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照片档案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和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历史学科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历史影视资料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历史影视资料与历史教学改革的关系,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类资源,是推进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历史也是同样,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制造者。历史,应该是每个人的历史。历史距离我们是远还是近?似乎很遥远,因为我们看到的历史书籍,大多数是帝王将相、政治经济一类的宏大叙事,都是精英们的历史,与普通人无关。但细究一下,历史就是已经过去了的现实。现实生活,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历史也是同样,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制造者。历史,应该是每个人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检讨一下历史撰述,就感觉到存在着很大的缺憾,关于小人物的历史著作太少了。  相似文献   

5.
闫志弘 《大观周刊》2013,(10):275-275
本文阐述了新旧历史教学观念的诸多转变,论述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理念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今后历史新课程标准下新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口述历史——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口述历史的含义及其学术价值。探讨了图书馆开发口述历史资源的意义,指出了图书馆应该如何进行口述历史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口述历史为我国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打开了新视域。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领域有关口述历史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论文年代分布分析了研究趋势,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图书馆领域口述历史的研究主题,主要论题有对海外图书馆口述历史的介绍、对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的讨论、图书馆口述历史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以及口述历史对图书馆史研究的影响等,并做了简要的述评,最后对未来研究领域和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郑大伟 《大观周刊》2013,(10):283-283
本文阐述了新旧历史教学观念的诸多转变,论述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理念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今后历史新课程标准下新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是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然而,历史课在师范生心目中的地位之低,让人震惊。历史课出现了危机!其中原因或许有多种,但历史课缺乏应有的生动性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舒红兵 《大观周刊》2012,(52):221-221
学习历史不仅可使人知古通今,而且还可以使人明智,可见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是副科,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因此上课不认真,敷衍了事。家长也是这样,见了语数外老师到很客气,而见了象历史这样的副科老师觉得无所谓。久而久之,历史教学成绩便陷人了低谷。通过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我认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真正让学生把历史学好,使学生乐学历史,应做到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11.
论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现代传播》2007,1(1):84-88
在历史研究中,“历史真实”这个概念,包括了两个层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现象层面的“真实”(准确性、可信性)和历史本质、规律、意蕴的真实。它们之间是偶然与必然、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历史真实性到艺术真实性,要经过审美变形。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实际是审美化、艺术化了的历史真实,它在艺术形象和艺术假定性情境的相互作用中显露出自己的深层意蕴。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各个时代形态各异的文本在互文性的基础上,构成了一种审美效果历史。  相似文献   

12.
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纪风流》,是一部展示20世纪中国三位历史巨人以及中华民族百年命运的历史人物读本。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百年中国的历史有这样一段论述:"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如此大跨度地概括中华民族百年历史,这是第一次。新的论断,给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世纪风流》就是用这个新视角来回顾百年历史的生动读本。《世纪风流》最重要特色就是成功地处理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在充分突出历史伟人推动历史…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共统计和分析了119篇以历史文书为研究对象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对历年来历史文书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了历史文书各个方面的研究状况,归纳了历年来历史文书研究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光影写史诗     
光影写史诗,瞬间驻永恒。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应该是历史的同行者、见证者,又是历史的记录者。用镜头聚焦历史,将历史的一幅幅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说是摄影记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有幸经历了共和国4次重大历史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海上大阅兵和国庆大阅兵、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此,我拍摄了上万幅照片,参与编辑出版了《军徽耀五环》《海上大阅兵》《国庆大阅兵》和《精彩世博》4本大型彩色画册,用图片完美地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彩色画卷。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照片档案形成与类型的分析,论述了历史潮流照片档案在历史记忆与再现历史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照片档案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沈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沧桑的岁月为沈阳留下了许多历史建筑、遗迹。但是,由于沈阳历史上曾遭受了数次战争劫难,有幸保留下来的古迹及有价值的建筑已经不多了。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所剩不多的历史建筑、遗迹,有的永远消失了;有的残缺不全了;有的正在遭到人为的破坏。沈阳有一位叫赵玉民的有心人,几年来,他走遍沈阳的大街小巷,力图用照相机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历史的沈阳。  相似文献   

17.
汲军 《新闻界》2006,(6):75-75,74
“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明天的新闻。”这句名言说明了新闻与历史的关系,那么,昨天的历史能否成为今天的新闻呢?法国的贝尔纳·瓦尔说:“新闻即刚刚发生和刚发现的事物。”“刚发现的事物”可以是已经发生了而刚被发现,这样的新闻概念就给了重新发现的历史新闻一席之地。所谓历史新闻是指人们对已经有了定评或已经载入历史典籍的史实,又重新发现了它的新的史实资料或发掘它新的价值、意义,并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传播的新闻。历史是新闻的宝库,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再发现新闻,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将历史事实的再发现纳入我们新闻的视…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与新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笔者是个记者,学的是历史专业。十多年的记者生涯,让笔者对许多历史事实进行了特殊的新闻价值再认识,用历史的眼光发现挖掘出了不少好新闻。  相似文献   

19.
李游 《新闻爱好者》2010,(1):181-182
福柯的哲学是一种独特的哲学,他通过一些从未被哲学家注意的边缘领域如疯癫、疾病、犯罪、性等的历史考察来分析哲学问题。福柯将哲学主题引入历史中,表层是历史分析,深层是哲学思考,在历史研究中包含着一套独特的历史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福柯严厉地批判了传统的历史主义,打破“历史神话”,重塑“真实的历史”,对传统的西方理性、主体、进步、总体化等问题提出挑战,瓦解了传统历史观念的根基,为我们研究历史和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位作家这么说:史学家留下了历史的躯壳,而文学家应当留下历史的灵魂。 那么记者呢?难道历史允许记者缺席? 不,记者留下的是历史的血肉。 事实,真实的事实,是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元素。记者发现和传播事实的作用不可替代。而且,记者可以有史学家的理智,可以有文学家的激情,那么历史便在记者的笔下丰富完整了。法拉奇有过一部专著,就叫做《采访历史》,它的历史价值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