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循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对很多慢性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动作为大众健身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各种慢性病的预防及治疗中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仅就运动、CRP与慢性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2000年前后,我在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任上时,一位台湾的肿瘤同行来访,双方相谈甚欢。谈到兴致高时,他得意地认为"癌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一种可以治愈的慢性病"。我当时愣了一愣。  相似文献   

3.
十一、治疗慢性病的菜单生汁能治疗慢性病吗?很多人存在这样的疑问。慢性病又称成年病,它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溃疡病、痛风等。这些疾病大部分是由于平时不注意饮食的调理,或由于偏食引起。用生汁治疗慢性病,旨在从根本上纠正身体在营养方面的偏差,改善那种发生慢性病的体质。喝1~2个月的生汁,可能对疾病起不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喝生汁是最好的治疗与养生方法之一。易患成年病的人,特别是男性,以长期不爱吃蔬菜引起的居多。这些人如果不知道生菜汁能治疗他们的疾病,那就劝他们喝半年至1年,对他们必有好处。能治疗哮喘和喉咙痛的藕生汁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公共卫生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慢性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方面,其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护理学以及体育学的相关研究也在逐渐展开、本文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及骨质疏松等六种常见慢性病的运动干预原理、方法、效果进行归纳,以期对该类慢性病患者的体育指导和运动咨询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唐代伟大医药学家,享年101岁。他知识渊博,医术精湛,通晓养生,古代医学界的寿星。在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对房事养生多有研究。特别是《千金要方》中的《房中补益篇》,是古代专论房事养生的重要文献。概括该篇所述,可以看出孙氏的房事养生经验非常丰富而科学。其一,孙氏认为房事是一门科学,是“道”,是“法”,是“术”:“少年极须慎之”,“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如果未满四十而不懂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借力行房,不及半年,精髓枯竭,推向死近”;人过四十,体力已衰,仍贪欲如少年,务于淫佚,必…  相似文献   

6.
周天元 《武当》2012,(9):37-39
眼下养生书籍层出不穷,养身讲座此起彼伏,而且越来越细化,如"饮食养生"、"茶道养生"、"中正养生"、"中医养生"、"道家养生"、"太极养生"、"丹功养生"、"气功养生"、"仙学养生"、"易经养生"、"十二时辰养生"、"四季养生"、"佛道养生"、"修心养生","房事养生"等等,这类"养生内容"在人体的某个侧面,或者说某些生活操作上会有所帮助,然而能否涵盖养生因素的关键所在,起到"生命健康"、"智寿同步"的最终长寿效用,那就未可知了。"全息养生"则  相似文献   

7.
李玉贞 《健身科学》2008,(10):23-23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渐渐不足,身体素质也下降,许多老年慢性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便随之而来。面对这些慢性病,有不少老年人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好药和昂贵的保健品上,但"是药三分毒",大把大把地吃药,天长日久肯定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  相似文献   

8.
钱骏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38-1040
"久坐族"的体质特点与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有密切的联系。"久坐族"成年甲组(20-39岁)体质水平明显好于非久坐族,但久坐的工作方式和长期疲劳、压力过大的工作状态,易造成亚健康状态,并容易进一步形成过度劳累,导致疲劳和亚健康恶性循环的产生,最终使得"久坐族"总体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颈椎病、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久坐族"体质水平下降,以致在成年乙组(40-59岁),"久坐族"与非久坐族的体质水平整体而言差别不大。"久坐族"的体质问题,反映了静态生活方式对体质的不良影响。静态生活方式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唐代秘戏钱     
金长宝 《收藏》2013,(11):101-101
笔者对古代花钱十分珍爱,在这些花钱上,有的铭铸着喜庆祝福的吉语,有的镌刻着精美繁复的花纹。另外。还有一种花钱雕刻着人们羞于启齿的房事情景,被称为“秘戏钱”。因秘戏钱为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压胜品,涉及房事,也叫“合欢钱”,俗称“春钱”“春宫钱”或“避火钱”。  相似文献   

10.
《健身科学》2013,(4):9
很多人喝酒时,喜欢兑点碳酸饮料。比如红酒加雪碧,啤酒加可乐等。最近流行一种说法,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造成伤害。饮用会影响健康,导致肥胖和其他慢性病。其实,酒精本身是对"身体造成伤害,影响健康,导致肥胖和其他慢性病"的元凶。而就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练习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功效已有许多报导。普遍认为,长期练习太极拳,对于高血压、冠心病、迁延性肝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病确有显著疗效。许多文献对太极拳练习的健身功效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我们曾报导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善外周微循环。在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多存在着微循环异常的病理变化。这些异常变化在甲皱微循环中亦有表现,通过观察微循环中微血管的形态、血流流态、流速、袢顶有否膨大或淤血、管袢张力、管周有无渗出、有无出血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日本政府启动第三次国民健康促进计划——健康日本21,将健康促进的工作重点转向慢性病的早期预防,提高国民的体质健康水平。2010年,日本政府对"健康日本21"第一期(2000—2010)进行了评价,发现其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成效有限,认为体力活动指导力度不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日本政府在"健康日本21"第二期(2013—2022)实施过程中,不仅制定并实施了"增进健康的运动基准"及"增进健康的运动指南",从加强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着手提高民众科学锻炼的自我指导与督促能力,而且通过提倡"体医结合"的科学健身模式,加大既有医学知识又能指导运动健身的"健康运动指导员"培养力度,呼吁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等措施提升科学健身的外部指导力,以达到预防慢性病、助力体质健康增进的目的。在解读日本政府"健康日本21"第一期(2000—2010)工作评价及"健康日本21"第二期(2013—2022)工作规划的基础上,从建立"体医结合"的联动管理机制、加强体力活动指导等方面为我国运动防控慢性病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付癌症的六字方针"组合拳"肿瘤是种难治性的慢性病。人类对付肿瘤,应打"组合拳",强调综合措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实践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医、药、知、心、食、体的六字方针,作为"组合拳"的核心内容,实施十多年来,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拂尘 《武当》2009,(5):47-47
房事,即性生活。房事养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中医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之矣。”性生活应本于自然之道,避免损伤,需得其术,也是养生延寿必不可少的内容。实践证明,适度而愉快的性活动,对人的精神与身体健康有益无弊。但是,人类的性行为除机体本身以外,还受社会环境、心理、遗传、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养生他在说     
《健身科学》2012,(6):7
"据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6.48%,其中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在"2012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健康领跑中西部"活动启动仪式上说。  相似文献   

16.
我患手脚冰凉症已多年,到了冬季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经过治疗,但是疗效欠佳.后来,一位老中医说,手脚冰凉是体内阳气虚弱所致,长期患慢性病及新陈代谢缓慢的老年人会出现这种症状.中医讲究"动则生阳",适当加强锻炼是改善体内阳气虚弱的有效疗法.我依据自己身体实际,采用了"五动"疗法,并坚持了多年,不但手脚冰凉症不药而愈了,而且还增强了体力和耐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温州市区中老年患慢性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血压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高血脂,60岁是冠心病的高发期;私营工作人员、公务员和教科人员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经常吸烟、喝酒的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总的发展趋势是慢性病的发病期逐渐年轻化,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的增强和不科学的锻炼方式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慢性病对老年朋友"情有独钟"的今天,患上了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就意味着要少吃高脂肪类食物了。这对于许多嗜食肉类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北京市居民睡眠、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年龄增长、体质指数不正常、吸烟、喝酒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外;睡眠时间投入、0.5 h以上的长时间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的关系独立显著。每天睡眠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将降低14%。每天休闲久坐的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几率将随之增加11%。每周投入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将随之降低2%。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投入可有效降低年龄增长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并随年龄增长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休闲久坐增加、年龄增长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其负向作用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人免不了会生病,所患疾病种类繁多,从治疗结果方面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用药治疗后能很快痊愈,诸如伤风感冒、各种感染性疾病等:一类是治疗后虽可控制病情,但病根却难以消除,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常常旧病复发,如老慢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一类是无良药可治,病情难以控制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的疾病,如重症肾脏病、某些癌症等。后两类疾病常是终生性的,且多属于“慢性病”的范畴。慢性病多患于中老年人,一旦慢性病患缠身,患者应抱何种态度,是惊慌失措还是心态坦然,是极力排斥还是勇于接受,是丧失信心还是耐心与病魔周旋?在这方面,有些学问很值得深究。从医疗的观点看,人患了难治的慢性病,应当正视现实,以平常心对待,积极调理,与病共处,尽可能地保持自身的乐观状态。具体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