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秋天     
成长是一个过程,而关于成长的叙述却可以是支离的片断。重要的是语言的连贯以及情感基调的统一,从而于碎片中折射出完整的成长诠释——痛并快乐着。只是在成长中不同的人会分离出不同的状态,陈亦倩像是一个坚定的守望者,于黯淡的片断中看到了希望的颜色;而陈棋烽因为痛苦而迷惘着,所以只能呈现支离破碎的思考。庆幸的是他们在成长中酝酿出的都是希望,让我们看到收获的麦田里飞舞着美丽的蝴蝶。  相似文献   

2.
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解放学生的个性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解放个性”似乎是西方几个世纪以前的口号,中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也高喊过这个口号。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地解放个性,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没有真正地关注过个性。我们一直提倡的是“统一”“服从”“听话”,对个性采取回避甚至压制的态度。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他们的天性得不到充分的表现,他们的兴趣得不到积极的培养,他们的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用一种固定的僵化的评价标准来评判所有活生生的学生,于是许多有个性但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丰十会活动。个性与多样性是教育活动的生命所在。任何学校都可以是一流的,如果它能办出自己个性的话。最近有幸访问了美国斯蒂森高中、俄克拉荷马数理高中和勒荷拉国民日校,这三所学校在美国都能称得上名校。他们迥然不同的风格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教育实践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中专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头脑灵活、个性多样,但也导致他们心理素质较差,再加上青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使得对中专生进行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困难。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分析中专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本质不  相似文献   

5.
杰符什金与阿Q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穷苦人,他们有着相同的苦难遭遇和相似的个性心理: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出不同的日常行为和相异的生活态度。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同与异的比较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鲁迅的某些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的学生虽同处一校,同在一班,但各人的个性往往大不相同,他们在思维能力、认知方式、经历爱好、兴趣习惯和意志耐力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研究并尊重他们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呢?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是以具体的、独特的面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生命精灵。每一个生命精灵都有自己的天赋、尊严、兴趣、爱好,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鲜活的个性。他们不是完美的天使,需要老师为他们缝补翅膀。他们是调皮的精灵,在他们身上有我们可以认识和控制的必然性,但是他们的身上也孕育了太多的偶然性。有时我们会觉得离他们很近,有时又离他们很远;有时他们是那么可爱,而有时又那么惹人生气。而这些恰恰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  相似文献   

8.
施凯 《教师》2013,(36):56-56
学科之间有个性,但也存在很多共性。如果我们能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用一门学科的知识带动另一门学科知识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学科“小”,真正地做到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9.
2003.NO.9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张扬学生个性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共识,并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来看,学生个性被压抑、盲从师长教诲的现状固然存在,但不能就此以为张扬学生个性是对传统的彻底改变,张扬学生的个性提法很好,但不能就此而全盘张扬。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教育理念下,我们提倡张扬,但不是放纵。一、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扬长避短,不是听之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塑造了学生多重的个性。一方面,他们热情、成熟、自信、朝气蓬勃、充满幻想……这是他们的优点;另一方面,他们自私、偏激、任…  相似文献   

10.
当今很多人并不了解以儿童为中心进行跨学科课程教与学的方法.在他们看来,这样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他们也不知道,关于如何指导)L童学习的问题在二十世纪经过了八十年的研究。众所周知,个性的差异,人生变化,存在千差万别。面对现实,要么就是希望儿上用老办法去适应学校,要么就是学校改弦更张去满足儿童们的不同要求。这便是跨学科学校教育所要抓住的关键;跨学科教育的课程,是结合学校不同的学科,制定一个积极的计划,这就是使儿童们面对现实的世界,产生一种积极性。在他们的现实世界里,学校生活更能适应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  相似文献   

11.
高中作文训练有七个主要注意事项:(1)要求学生多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学生多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阅读量多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也拓宽了。老师或高考无论出什么样的作文话题,他们往往都有许多话可以说。阅读量多的学生,他们可以在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丰富”中拿高分。(2)留心生活,贴近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语文老师要强调学生留心生活,写作要贴近生活。(3)讲究原创,写出自己的个性或真情实感。多年高考作文中,写出具有自己个性和真情实感的文章也容易得高分,因为这样写容易感染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一个人对外表现的最直接方式,通过个性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对于学生个性培养也是教育体系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而最佳的培养阶段就是幼儿时期,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务必要加强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通过培养他们的个性,激发出他们内心潜在的爱和尊严等,能够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对世界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最难的是词汇的积累和扩充。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满足于对词汇意思的理解,忽视了词汇的用法,在掌握搭配的数量及程度上也存在问题。此外,学生不善于利用学到的词汇,他们的语义网络可以说是支离破碎的。有的学生能将词汇表中的单词听写出,但却不能准确地用在口语或写作中,换言之,只知其意,不知其用。  相似文献   

14.
题记:每一个人都有个性,他们在个性的生活中生存,就在这种生存中,慢慢地体验到了人生,体验到处事的方式,也从中得到启示。不同的结局我们都听过狐狸吃葡萄的故事,这则故事足可以体现个性的存在,个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个性,可以打开众多大门,但性格可以保持其敞开。一说到个性化,总离不开张扬飞扬彰显等此类词语,张扬了,才有个性,也才能个性化。一位学生,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都应彰显个性。重视个性化的教育,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先让他们打开众多大门。但个性化的张扬的度如何来把握,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的新课题。在我们编辑08年最后一期专题稿件的时候,我们走进了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学研究的,或许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参考》2008,(4):25-25
“你真是个286”,意思是“反应迟钝”;而“特困生”意即“上课就犯困”……这些都是当下于大学校园里时兴的另类流行语。上海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杨颁、李建东在调查后提出,这些谐趣幽默的另类流行语,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生思路敏捷、标新立异的特点,但其中也有不少流行语过于消极。他们建议,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引导,既可以保持他们的个性,又可以繁荣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名篇佳构。文艺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篇文艺作品总是在背后含蕴着创作者的个性、经历、心态等等,亦即“文如其人”。透过这两篇同作于庆历六年(1046)的名作的艺术审美风貌、以及忧乐似异而所虑实同的题旨的表面,我们可以寻绎出他们——这两位封建文人质同而形异的人格与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人是富于个性的存在,尊重人归根到底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个性既是创造教育的基本追求,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学校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并要使其养成良好的个性。其具体途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磨练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县经过七年的全面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扎实地学习新课改理论,他们对新课改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念转变很快,富有个性特色的新课程观已在各类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20.
妈呀~~     
《小学生》2010,(5):24-25
看不见、听不到……但可以感觉到……在我们出生以前.他们就已经存在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见过他们。也没有人听到过他们的声音。但是.当我们转过头的时候,看到他们来过的痕迹……会让我们浑身颤抖。他们分明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