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读懂小说的关键是能把握住人物的形象。小说中有时会运用对比手法,以反面人物烘托正面人物形象,因此在阅读时可以用对比法来分析人物的特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其第一部社会小说《雾都孤儿》中运用了大量的哥特式写作手法来刻画环境、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构造情节、烘托主题,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本文将从哥特式场景、哥特式人物、哥特式情节以及哥特式主题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雾都孤儿》中的哥特因子。  相似文献   

3.
两位作家都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文学代表,因此两篇文章的主人公也有颇多相似之处。本文意图通过比较两位人物形象及分析其塑造手法来探索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作家写作手法的异同,从而帮助读者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感悟作家独特的创作构思。  相似文献   

4.
意识流文学是心理学和哲学研究在文学上运用的产物,不同与传统的叙事写作方法,意识流文学通过聚焦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构筑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本文将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自由联想、阻抗和象征等意识流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小说意识流手法和女性成长主题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小说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美与丑、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相对照的创作原则.这一对照艺术原则在小说中得以多方面的实践和运用,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对比、情节与场景对比、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人物自身的美丑对比,以及人物不同阶段的性格对比这几个方面.雨果运用多样的手法,通过小说中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比的艺术原则,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15世纪法国社会光明与黑暗殊死抗争的画卷,表现了他一贯创作的核心--以仁爱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可令人们对当代社会产生认知,讽古喻今的写作手法更能令人们对当代时期和现在生活产生强烈对比。芥川龙之介编写的《罗生门》巧妙地运用讽古喻今写作手法,引发读者对人性的反思。其中男主人公在无路可退的条件下选择了罗生门寻找一线生机,并在强烈的现实问题当中毅然决然选择收起自己的良知,男主人公内心发展受社会和生存影响具有强烈的善恶反差感,这其中产生的人性问题足够引起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7.
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章集中描绘了鲁智深的性格特征,从中可以看出《水浒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色,即善于用精雕细刻的笔法从行动中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并以各种描写来衬托出主要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一文写作手法的分析,展示了一代大师福克纳运用象征主义写作手法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将蒲宁的《档案》与果戈理的《外套》进行比较,分析蒲宁对果戈理讽刺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含泪的笑”、尖锐的矛盾冲突、讽刺肖像画等艺术手法是蒲宁对果戈理的继承;对比手法的运用、讽刺的真实性、人物的生活化等方面是蒲宁对果戈理讽刺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之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为例,从主题人物刻画、环境烘托、写作手法以及创作视角等方面分析了欧美成长小说之不同。主题上,欧洲经典成长小说以乐观的态度和完美结局来表达成长主题,美国成长小说充满悲剧色彩;人物刻画上,欧洲经典成长小说主人公都是在向社会"妥协"中达到同化的,美国成长小说非常注重"自我"的表现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写作手法上,美国成长小说更加多样化;创作视角上,由经典成长小说的全知视角向多视角的转换也是其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塑造好这些典型人物形象,作者在描写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使用最多、运用最巧妙、效果最佳的创作方法首推"对比法"。曹雪芹先生正是把这些看来应该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人物一组一组对比来写,才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觉得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以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为主体的群体人物的精神风貌,对当代学生来说,其教育意义是非常明显和针对性的,因而对文章给予了必要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写作的角度,对人物描写手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它代表了《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小"人物,作者能够将这些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之间毫不雷同,各有千秋,主要是娴熟地运用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法,通过对人物言和行,小说细节、矛盾冲突事件的描写,来塑造人物。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小说中各种小人物,使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14.
古龙是写作武侠小说的一代大家。他力主创新求变,一生都在创作新派武侠小说的道路上探索实践。其作品吸收了西洋小说的形式和特点,并带有现代人文主义气息,开创了武侠小说创作的一代新潮。无论从贯穿始终的浪子情结、侠义仁爱精神,还是从写作手法、人物塑造、语言艺术、结构设置来看,都有其独到创新之处和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关于北美殖民时期恋爱悲剧的罗曼史。《红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对人物、情节、语言展开隐喻式的设计想象,呈现出较为浓烈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主要探讨《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象征手法在人物心理描写、直觉描写、冲突描写中,有着较为细腻与深刻的刻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采用巴顿的"丰富特征分析"法对比解析两篇英文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区别议论文写作的强弱特征,并对教师模糊性的写作评语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从而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重复手法的艺术性应用进行理解。首先,引导学生把小说中“重复”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弄清其用意;其次,引导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领会作者写作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把握文章的思想。从而通过引入形象思维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作者对重复手法的艺术性运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以文修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比手法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运用可归结为五种类型:故事情节对比、前后态度对比、夫妇性格对比、老少灵魂对比、自然环境对比.文章指出,由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百相.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代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在《送冰的人来了》中运用了跨文本创作方式——小说的写作方式。小说体戏剧作为一种新的戏剧写作方式,与传统的戏剧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它吸取了小说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戏剧的不足;跨越了时空的局限,展现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塑造了众多特点鲜明的人物,并用独特的手法描绘出社会的真实面貌,弱化了单一的矛盾,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斗争揭示主题和人物的内心灵魂。小说体戏剧扩大了文本的容量,充实了内容,加深了寓意,比传统戏剧更加吸引观众。同时,它作为一种跨文本创作的成果,拓宽了戏剧作家和表演家的视野,成为了世界戏剧之林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在语言表达特点上却颇有文学写作的魅力。文中在阐述共产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时,多处运用抑扬结合、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和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逻辑严谨、论证有力,既有力透纸背的尖锐又不乏幽默诙谐的婉转,既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真面目又极大鼓舞了无产阶级的士气,对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和政党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