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开发利用地域文化推进高校课程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地方特色为内容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既是高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模式,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因此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是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大学传播文化、创造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创建特色品牌学科,促进全面立体的地域文化研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自室内设计专业在海峡两岸产生并迅速发展,现已呈现出各自的专业特色。从课程分类、课程关联度和课程内容出发,对两岸4所高校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挖掘课程教学特点及原因。基于两岸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比对,进一步提出专业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全面性、突出专业性和内容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舞蹈课程是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学前教育的对象、美育功能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必要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舞蹈课程.这种课程应当体现学前教育对象特定化、教育目标具体化、教育内容园本化、课程模式专业化、教学模式综合化等特点,并形成必修与选修、基础性和特色性互推互动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安徽花鼓灯舞蹈是淮河文化的民间艺术种类,具有开放性、节奏性、韵味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本文基于课程思政视角,针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传承问题展开研究。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利用充足的思政教育资源推动高校学生的艺术水平与思政水平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提出创新发展安徽花鼓灯舞蹈、发展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内涵、重视课程思政与安徽花鼓灯舞蹈的融合原则,以及提升安徽花鼓灯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等四项措施,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设计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传承策略,为传承安徽花鼓灯舞蹈、弘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面对机电类专业课程模式滞后于经济技术快速发展需求的这一客观现状,提出了"基础+专业+项目"的课程模式,淡化原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的界限,统一为基础系列课程,并以特色课程、项目课程为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该文是针对粤东地区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和教学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旨在通过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堂的体验和研究互补共长的实践活动,建设起能够体现出潮汕民间舞蹈文化及精神内涵的特色舞蹈课程,为其他地区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研究者提供课程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并最终通过基础教育的艺术课堂实现对地域传统舞蹈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如何挖掘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探索特色课程建设,这显得尤其重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特色课程“近代湘中历史人物思想专题讲座”的改革与实践探索,结合该课程建设的实际,介绍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分析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合的价值与优势,重点强调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资源优势、生源优势和效果优势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地方高校民间舞蹈课程开发的角度,从江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入手,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江苏民间舞蹈》的课程性质、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以期对江苏民间舞蹈在地方高校舞蹈专业校本课程中的开发提出可参考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地方特色文化形态多元多样,与"课程思政"改革具有很强的融通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到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中,让文化资源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要构建文化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整理和利用是支撑,学校的顶层设计是保障,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文化认同是关键,课程的文化实践是补充。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精神源泉。桂林市作为党的重要革命阵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桂林市各高校对于红色文化的内涵挖掘力度还有待提升,将其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也有待拓展。通过深挖桂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结合本地红色文化特色和课程思政现状,构建科学有效的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才能切实提高高校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梅山文化,是保存于湖南中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古老的历史赋予了梅山民族民间舞蹈多姿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在梅山地区流传极广的舞蹈品种有花鼓戏、龙舞、狮舞、灯舞,祭祀性摊戏舞等五大种,呈现出时间性、多民族糅合、戏曲性、舞蹈和武术相互融合等特色。  相似文献   

12.
国民舞蹈文化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专业舞蹈教育,而是取决于基础舞蹈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要为中国舞蹈寻求发展际遇,首先要从初等或者说从基础舞蹈教育抓起。该文从基础教育阶段舞蹈艺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入手,阐述现代舞蹈理念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从关键的基础优势、难得的市场优势、必要的物质优势三个方面,对广东基础教育舞蹈课程改革及实验研究的优势进行分析,试图为广东的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开启新的思路,并最终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完善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形体舞蹈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根据培养素质教育需要而设置的体育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一门课程,课程融知识性、技能性、审美性、艺术性、实践性为一体,使学生获得较丰富的舞蹈知识,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欣赏、评析和独立钻研舞蹈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美学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并对学生塑造良好形体展现个人魅力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形体舞蹈课程在高校发展时间较短,其教学方法、内容设置等还不够完善,尚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抓好学前及小学舞蹈教学,对于提高和加强青少年的舞蹈综合素养,传承和繁荣民族文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学前及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间关系发展失衡的问题,本文以新疆昌吉地区为例,对民族地区学前及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发展作一点建议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舞蹈艺术在新旧文化碰撞中进发出火花的特殊时期,是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和西方舞蹈文化相互交织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产生了社会娱乐舞蹈——都市歌舞,其中主要的是舞厅舞(即交谊舞)。《申报》开设的舞艺特辑直观地记载了当时舞蹈的发展,以及舞蹈对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水旋鼓舞是广泛流传于甘肃天水一带、以精制羊皮鼓为基本道具的一种民间体育舞蹈,融陇右文化、周秦文化、农耕文化于一体,以其独特的舞蹈形态展示地方文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天水旋鼓舞的文化特征与功能,对其精华进行挖掘、整理与传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湖南高校在艺术类专业创意人才教育中应转变以技能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人文教育;在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划分的基础上,以跨学科的"课题制"方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强调设计实践中高校如何与企业建立合作,打造"工作室"制度的共同研究机构;整合、利用网络共享的教育资源,打造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合作教学与课程网络平台,从而促进教育的互动发展,为培养创意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18.
形体舞蹈是一门培养学生人体美的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素质教育需要而设置的体育课程之一。但在传统教学中,形体舞蹈选项课还存在较多问题,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作者利用分层教学法,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使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教育对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云南彝族"烟盒舞"进行研究,围绕彝族"烟盒舞"对人的影响,以及传承的途径和内容等方面,探索彝族"烟盒舞"的文化传承在人的教育形成中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舞蹈教学能力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是培养舞蹈教学能力的前提,基本教学能力的训练是培养舞蹈教学能力的关键,注重舞蹈想象能力和编排能力是培养舞蹈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