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春林 《文教资料》2009,(24):141-142
教学离不开艺术.富有艺术性的导课,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富有情趣的导课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动,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好的导入可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怎样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杨玉侠 《学周刊C版》2013,(1):100-10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教学能否成功,导课艺术是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设计科学合理、新颖独特,能在第一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有效地渗透主题,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下面就新课导入的教学艺术,结合实践谈几点体会。一、以化学史料导课在化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化学家,他们每发现一种元素,每  相似文献   

3.
要让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很快而主动进入课堂,教师的导课起着关键作用.精彩的导课像歌曲的前奏,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像星星点点的火,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炬.一节成功的课都会有精彩的开头.教师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集中精神,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好的导课使教学从教师铺垫转化为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为整堂课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这谈谈我上语文课的教学导入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有精彩的导课.实践证明,好的新课导入不仅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 一、紧扣目标——直接式导课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点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而又神秘的.面对这些知识的教学,与其不着边际地绕弯子,不如开门见山、进入正题,将陌生的新课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这不仅能让学生第一时间抓住学习重点、把握学习任务,而且也能增强新课教学的时效性和目的性,让学生带着对新课的朦胧与好奇,迅速而直接地感知新课.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艺术地导入新课能给听者以耳目一新的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导课设计得好,就会迅速“激活”学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课方法。  相似文献   

6.
"导课"联网     
导课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如何导入中学英语新课是一项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而且实行颇难的艺术.为此,特用网络形式发贴和同行联网探讨"导课"课题.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学数学不光是为了计算和应用,还在于学一种思维方法、一种数学思想.要让学生达到这种学习的境界,我认为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提供精彩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课能迅速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为整节课乃至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很重视新课的导入,并常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到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为探究新知作好孕伏.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以“倍数的认识”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导课新颖,诱发兴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课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讲新课前,我先让学生听一段新闻:菏泽地区实验小学低年级少先队员积极为湖北…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教师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开头,吸引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是实现教学整体艺术的关键一步.那么怎样把新课的开头上好呢?下面介绍几种导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 引发兴趣 刚刚上课,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抑制状态,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兴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以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人新课。这样做,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1.
苏晓冬 《考试周刊》2011,(69):189-190
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正所谓良好的导课就等于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作者采用不同的导课方式,例如问题型、娱乐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导人是上新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在一节课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几句话,作用却很大。好的新课导人能顷刻间抓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导课要具有针对性。下面就语文课导课的针对性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课导入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都说万事开头难.新课导入就是教学中艰难的一步.精彩的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架起教路、学路和作者思路之间的桥梁,起到开拓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上好新课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等作用,可见,教师巧妙的导课艺术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想象力的重要因素,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5.
王润生 《考试周刊》2009,(51):193-194
化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新课导入方式很多,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教师无论以什么形式引人新课,只要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就都是好的导人方法。下面我结合初中化学教材,简单介绍六种在平时教学中常用的新课导人方法。  相似文献   

16.
傅伟雄 《湖南教育》2008,(10):42-42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营造氛围,课始入情教师应深钻教材,挖掘激情点,设计最能激发兴趣的导人方式,为即将唱响的主旋律营造一个恰当的氛同,定好情感的基调。能使学生的情感之河泛起涟漪,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心理,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就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一样吸引人。新课的开始有出色的"开头语",会像磁石般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理想的新课导入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色,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造性导致新课的最佳入口处,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导课,如同徐徐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舞台景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引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莫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初步摸索出的五种导课方法,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9.
杨浩韦 《考试周刊》2009,(6):166-166
化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新课导人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精彩的新课导人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能达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新课导入方式有很多,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教师无论以什么形式引入新课,只要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就都是好的导人方法。笔者结合高中化学教材.简单介绍几种新课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导人崭课是小学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如何做好新课导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