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39年秋的夏家山事件后,黄冈的根据地与人民抗日武装蒙受了一些损失,但因鄂东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根据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重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部颇有特色的抗日根据地研究专著──读《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宾长初抗日民主政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在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的。人民抗日武装、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人民武装,没有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体学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赴鄂东组织创建和领导抗日武装的全部经过,阐明了张体学同志及其领导的鄂东抗日武装在鄂东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鄂东人民英勇抗战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4.
华中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新四军在江苏淮海、盐阜地区创建的苏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敌后19块根据地之一。1945年夏季,苏北抗日根据地,北达陇海路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相联,南至宝应、盐城一线,与苏中抗日根据地相依靠,西临运河,与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相呼应,东濒黄海,有20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整个区  相似文献   

5.
平北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冀热察三省和三个伪政权的结合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坚持,对晋察冀乃至华北抗战的胜利.对抗战胜利后党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进行国内斗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冈师专学报》编辑部:贵刊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登载有《鄂东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地位》一文。由于作者史料不熟或占有的资料有限,史实和措辞有不准确的地方。现提出两点,共商榷.一,史实有误。其一,文中说:“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李先念重返大别山,率领和指挥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在鄂东等地。一九四○年,王震率领三五九旅一部南下,与五师会合,进一部巩固了鄂东抗日根据地。”这段史实叙述的时间不够准确。一九三九年一月,从延安到达河南竹沟  相似文献   

7.
平北抗日根据地独具的创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坚持冀东游击战争,实现建立冀热察边大块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年之后,创建了平北抗日根据地。由于平北根据地创建的时间特殊,当时所处的环境恶劣,而它的地位、作用又非常重要,因此形成了平北抗日根据地不同于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特色。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成功,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都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体学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赴部东组织创建和领导抗日武装的全部经过,阐明了张体学同志及其领导的鄂东抗日武装在鄂东抗战中的中流砍柱的作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鄂东人民英勇抗战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编辑的《南开史学》1984年第二期已和广大读者见面。这一期的特点是专门搜集整理了有关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即“华北抗日根据地史专辑”。其内容分为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概况——包括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边区、山东抗日根据地等的区域沿革;华北抗日根据地从1937——  相似文献   

10.
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杨靖宇将军率领人民革命军(1936年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在广大抗日民众的支持下,于1933—1938年在中长铁路沈阳至大连以东地区创建的。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靖宇领导南满抗日军民,以此为战略依托,坚持对日作战达7年之  相似文献   

11.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民主政权和各族人民群众,在大青山极其艰苦、复杂和残酷的游击战争环境中,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不仅在敌后的“蒙疆确保区”开辟了游击根据地,而且战胜了各种困难,使游击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坚持斗争直至最后胜利,这是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分不开的。财政经济工作,是大青山抗日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它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坚持和取得最后胜利提  相似文献   

12.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它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2000年以来,史学界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根据地创建、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华北抗日根据地是敌后战场的重点地区。由于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对知识分子采取了正确政策 ,因此 ,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知识分子在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和建设抗日根据地中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企图弱化我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力量。为保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主要是针对粮食、毒品、货币和食盐等物资的缉私。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缉私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期 ,中共武装在开创敌后根据地以后 ,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坚持长期抗战的中心环节。华北抗日根据地大力开展了政权建设 ,这种政权是真正坚持抗战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廉洁高效的政权 ,为其他地区抗日根据地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成立了统一的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了各级抗日政府。1940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减租减息运动经历了政策宣传、全面实施和查减巩固三个阶段,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盐区开发及其贡献于海根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建立华中敌后根据地后,及时开发江苏盐区,在苏北沿海荒滩上招商兴建晒盐场,一度使盐区的产销收入成为根据地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往,为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往,对华中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后期开辟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根据地内的政权建设和实施的经济政策是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缩影,对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力地保证了河南乃至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鉴于根据地初创期干部短缺的情况及动员群众全面抗日、坚持与维护统一战线的需要,干部教育成为根据地教育工作的核心。在中共中央和淮北区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地开展整风运动整顿干部思想、创建干部学校、融入具体项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干部教育。通过以上实践,淮北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干部政治觉悟提高,根据地得到巩固;干部文化素养提升,根据地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迎合了抗战需要,培养出众多抗战人才。  相似文献   

20.
1937年8、9月间,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后,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0月以后,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先后在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创建抗日根据地。山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军事战略上,标志着我党由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上,是华北三大抗日根据地的立足点和出发地;在革命道路上,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在民族战争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