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来,全国上百家科技出版社和少儿出版社争相出版少儿科普图书,少儿科普图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应该进行冷静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以求保持良好心态,寻找到最佳的出书途径。若一味追逐热点,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只会受制于人,得到的最多就是一碗残羹。有所创新,捕捉空白是少儿科普出版的捷径,或许“旁门左道”也会殊途同归,获得成功。只要沉下心来,仔细钻研和探索,就一定能够发现好选题。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开拓少儿科普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14,(5):24-26
新锐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刘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勾勒出鲜为人知的有关植物名字的故事,用清新雅致的文笔讲述植物的人文背景,以及植物名字中隐含的各种趣味知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郁郁芊芊、平易近人的植物世界。  相似文献   

3.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的少儿科普读物都在五六千种以上。少儿科普图书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再次繁荣背后的少儿科普图书能否真正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未来的道路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疑问都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的少儿科普读物都在五六千种以上。少儿科普图书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再次繁荣背后的少儿科普图书能否真正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未来的道路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疑问都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少儿科普出版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从少儿科普出版应提升设计理念、少儿科普出版应改进表现形式、少儿科普出版应丰富主打内容,以及少儿科普出版应创设交流平台四个角度,详细阐述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探寻了少儿科普出版思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少儿知识科普图书与其他少儿图书相比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以有效传递科学知识,为小读者建立一个充满趣味的文字空间,并使这个空间不失童心的魅力。著名科幻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说,"科普读物对于青少年,尤其对于儿童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大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把科学知识变成可见的、文学化的、形象化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郭燕春 《出版广角》2012,(10):41-43
正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少儿科普图书中,年销量过万册的屈指可数,出版效率较低,与少儿文学图书和少儿卡通图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随着年轻父母对子女教育认识的提高,现今少儿图书已经成为图书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一提到市场上的少儿图书,大家就会想到《笑猫日记》《草房子》《不一样的卡梅拉》等超级畅销书,这说明在出版社与作家的努力下,少儿图书市场越来越繁荣。但是,在这繁荣之中夹杂着一丝异样的声音——大家怎么没有提到少儿科普图书呢?  相似文献   

8.
通道县图书馆于 2 0 0 0年 11月份在全县少年儿童中开展了“做新世纪的小主人”科普小制作、小发明竞赛活动。各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宣传发动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科学宣传 ,在全县掀起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高潮。少年儿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小作品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聪明和才智。有一项小制作获全省金奖 ,9项小制作获全省银奖。其中有 4项小制作获市一等奖。通道县图书馆举办少儿科普竞赛活动@向京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由董浩担纲的一档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悄然登场,这档挑战智慧、测试才学的少儿节目被命名为《芝麻开门》。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少儿科普栏目,《芝麻开门》从未有过大红大紫的经历,但时至今日它依然在央视播出,算起来已有15年之久。这个栏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勾勒出当代中国少儿科普节目的面貌,即生存依靠台里扶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收视率竞争,逐渐陷入越来越大的生存困境。造成少儿科普节目陷入生存困境的因素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因之一是电视行业在近10年的飞速发展和扩张。以当今世界最大的传媒机构之一的BBC为例,当今已用43种语言向外广播,拥有9个数字电视频道和多套全球节  相似文献   

10.
如今,少儿图书市场的繁荣有一个特征就是图书版本的不断刷新,而并非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比如说,在网上书店购买《格林童话》,会有不少于20个以上的版本供你挑选:插图本、中英文对照本、彩印本、精华本、全集本——这种重复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了模式。尤其是在科普图书创作领域中,模式思维严重阻碍了我们的创新。一提到普及科学知识,我们就会想到问答式的如《十万个为什么》、辞条式的如《少年自然百科词典》、童话故事式的如《小蝌蚪找妈妈》;而一提到办少儿科普杂志,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我们爱科学》式、《少年科学画报》式抑或是《…  相似文献   

11.
少儿科普图书在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内容、“明星效应”、突破创新、优秀的作者和编辑团队等都是少儿科普图书获得专业认可和市场好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图书品牌一般指一系列具有良好口碑的图书集合.与其他商品的品牌一样,图书品牌也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长期承诺,能够给予消费者所期望的质量和价值.图书品牌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而且代表了出版社的形象,为出版社赢得良好的信誉. 纵观世界上那些知名出版社,无不是以其出版的知名图书系列而闻名.虽然我国各大出版社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图书品牌,然而在某些细分市场领域,优秀品牌还较为缺乏.如今少儿科普图书出版领域如火如荼,优秀作品频出,但多为某套领军丛书单打独斗,缺乏成系统的科普童书.  相似文献   

13.
正图书品牌一般指一系列具有良好口碑的图书集合。与其他商品的品牌一样,图书品牌也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长期承诺,能够给予消费者所期望的质量和价值。图书品牌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而且代表了出版社的形象,为出版社赢得良好的信誉。纵观世界上那些知名出版社,无不是以其出版的知名图书系列而闻名。虽然我国各大出版社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图书品牌,然而在某些细分市场领域,优秀品牌还较为缺乏。如今少儿科普图书出版领域如火如荼,优秀作品频出,但多为  相似文献   

14.
日前,记者在卡通图书市场发现,以兔巴哥、宠物小精灵为代表的娱乐卡通图书这一老家族不再独霸天下,独享江山。相反,另一个新家族开始悄然兴起——这就是科普卡通图书。近年来,科普卡通图书遍地开花,硕果颇丰。外版的就有《恐龙公园》系列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恐龙纳普》系列丛书(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奇妙的科学小百科之机器猫哆啦A梦》(吉林美术出版社),国产的也有《漫画金头脑丛书》、《漫画科学  相似文献   

15.
蒋婷 《出版广角》2015,(11):32-33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还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文章从我国少儿科普出版的概况,少儿科普出版的宗旨及必要性,少儿科普出版工作的推进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切实推动少儿科普教育的发展,提升少我国年儿童的科学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少儿科普引进版图书的火爆,应该只是一个阶段性现象,肯定会带动本土原创科普图书的崛起。少儿文学类图书也走过了这样一条发展的道路:从自主开发为主,到大量版权引进,到原创与引进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17.
要建设能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世界强国,创新型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才能的基础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核心是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思维是可以培养开发的.发散性思维是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去设想,探求多种不同的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文 《出版参考》2014,(9):30-31
正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必须从未成年人开始培养。少儿科普编辑专门从事少儿科普读物的出版工作,可以说是"少年儿童的知识领路人"。为了祖国未来的希望,少儿科普编辑应当成为复合型人才,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那么,新时代的少儿科普编辑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以为有以下七点。一、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少儿科普读物的读者群是广大少年儿童,他们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持久等,因此少儿科普编辑必须学会蹲下身来,通过孩子的视角看待世界,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小读者。  相似文献   

19.
刘华 《出版广角》2014,(17):46-47
正在原版图书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少年儿童的需要改编达到优秀少儿科普图书的要求,既丰富了原著的科普内容,还能将生动性、趣味性与知识性融在一起,实现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创新。科教兴国乃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从培养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入手。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出版的少儿科普图书在6000种以上。然而,纵观当今少儿图书市场,少儿科普图书却是五花八门,并凸显出引进版独霸,原创性不足;成人化问题严重,少儿本位意识缺失,图  相似文献   

20.
顾名思义 ,少儿科普图书的读者肯定是少年儿童 ,读者定位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实际上有为数不少的少儿科普图书在市场中因读者定位模糊而被冷落。究其原因 ,是因为“少年儿童”所指的范围太大了 ,定位在大范围的少儿科普图书 ,或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成人化 ,或是“大的读没劲 ,小的读太难” ,指向不明确 ,目标不集中 ,势必难以吸引读者、赢得市场。所以 ,认真研究少儿科普图书的读者定位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少儿科普图书选题策划成功的关键。一、以不同的年龄段定选题少儿科普图书的读者年龄界定 ,一般是指适合0~18岁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