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汪敏  张鹃  李灿 《体育学刊》2012,(4):107-110
依据艺术价值基本编排评分体系,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本编排内容是艺术价值评分体系的核心要素,时空运用形式不均衡、器械动作陈旧化、身体动作低质化影响艺术价值提升的空间。凸显成套动作编排质量、提升成套动作空间感、保障成套动作完美、提高成套动作整体效果,是提升艺术价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美学视角透析艺术体操空间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艺术体操运动的空间特点,从空间美学视角对现阶段我国艺术体操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剖析.结果表明:艺术体操运动的空间艺术主要是通过身体动作、器械的运用、音乐以及服装配饰等来体现的,在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注意上述可控因素,将会有助于提高艺术体操的艺术价值,为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2年通过的艺术体操新规则同原规则相比有许多变化,主要有:个人竞赛与裁判方法、身体动作及难度要求、器械动作组和加分因素的变化。规则变化将促使艺术体操难度的迅速发展、质量的完美与准确、成套编排的更具有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使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尽快与国际接轨,本根据艺术体操新的规则,分析和探讨了音乐(基本音乐编排)、舞蹈(基本编排、特殊艺术特性)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特殊作用,指明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全国个人冠军赛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四项器械,共32套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依照2009-2012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特点,针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身体技术与器械技术的选用特征以及价值进行剖析,并顺应规则的发展,预测我国现阶段艺术体操发展的新趋向.结果表明:只注重身体难度的固有思维模式已被身体与器械双重并重取而代之;发展技术类型的多元化、提高身体与器械双重难度价值是提升整体价值必备条件;以发展创新思路、巩固惊险动作价值为重点,整合编排的设计理念,重推身体与器械两方面的稳定性与创新性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化风格编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1976年以来9个版本的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难度的发展和创新始终是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主题,在创新难度动作时要以确保运动员身体不受伤害为原则;2)对于艺术体操运动来说,成套动作完成的高质量是艺术体操运动持续、稳步发展的生命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必须在动作规格上下功夫,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3)器械技术动作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在器械技术动作的开发和训练上多下功夫;4)加强成套编排的艺术性,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艺术表现力;5)跳步类和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能够较好地体现艺术体操的特性,并有利于与器械的结合,应加强运动员这两类技术动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践法等方法,对高校艺术体操教学动作编排和音乐选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艺术体操编排设计要有整体性和创新性;动作的选择应显示艺术体操的自身特点,在编排中要合理对称组合动作;编排设计有外型姿态美,要能充分体现出它的特色和个性特征。艺术体操动作的主要部分选用和舒缓的音乐能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艺术体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价值内涵、运用现状等进行重点性研究,并对中外优秀运动员的过渡与连接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渡与连接动作的数量影响成套动作的编排档次、过渡与连接动作的速率影响成套动作的动作容量以及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呈现形式影响成套动作的编排品味。鉴于此,我国应尽早重视成套动作编排中的过渡与连接动作,及时填补这一空白,以促使成套动作整体编排档次的提高,助推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全国艺术体操个人冠军赛和2014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的个人全能前8名优秀运动员4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依照新周期国际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遵循新周期规则强调艺术体操向艺术性发展的脉络,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价值为出发点,从编排的细腻技术环节入手,对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舞步组合编排特征进行详实剖析,旨在探寻其编排存在的差距,提出适应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新趋向,以期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的编排水平,为力求走在国际艺术体操发展前沿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新周期下舞步组合是体现艺术体操艺术性的典型代表,舞步组合呈现形式简化单一,器械运用缺少技术含量,主题色彩匮乏,是我国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症结所在;赋予"优化"的动作表现形式,富含"优质"的器械技术内涵,凸显"个性"的主题色彩,打造"完美"的艺术美韵,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周期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要求,对2004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我国运动员身体难度动作的质量规格进行了现场统计,用以分析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运用与完成身体各类难度动作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备战北京奥运,尽快适应新规则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艺术体操是典型的难美技能类运动项目。它的美不是简单地呈现人体的自然形态,而是通过运动赋予特殊的美的特征。本文运用有关美学原理,结合艺术体操运动及运动员的特点,对艺术体操的美学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循环训练法在发展体操动作速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研究,探索性地设计了发展体操动作速度循环训练方案。经应用教学对比实验,该方案对有效发展体操动作速度、克服“速度障碍”、把握区别对待原则、防止局部负担过重、丰富动作速度训练手段等方面具有较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表演性健美操分为基层比赛操、舞台表演操。它与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有所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表演”。作者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自身的实践,从音乐、动作、创新、美、艺术性等方面探讨表演性健美操的创编要求,以及从基本姿态、音乐素养、动作力度、动作难度、心理素质、创编能力、表现力等方面探讨表演性健美操的训练方法,使高校表演性健美操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06版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及竞技性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细查阅了近年来竞技体操大赛的资料,以及1993~2008年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通过对男子竞技体操评分新规则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发展难度和动作的创新将是竞技体操发展的主流,尤其是难度连接的创新更为突出.掌握全面动作提高成套动作的起评分将是竞技体操取胜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子体操队实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女子体操队比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挖掘我国女子体操的优势项目和潜力项目,找出与世界体操强国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及未来我国女子体操队在训练当中面临的突破点和攻关点,寻求和探讨我国女子体操训练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体操呈现多极化发展的特点 ,为人们理解体操运动本质增添了不小的阴影。文章对现代体操中主要内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与分析 ,提出了竞技体操是现代体操唯一代表的观点并同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 ,希望能以此为将来进行进一步规范体操体系、深化体操教学改革、加强体育学科建设等理论与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2005版新规则的变化展望艺术体操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晨  刘鎏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510-512
采用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2003年版与2005年版新旧规则的异同点,阐述当今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新变化及主要趋势。结果表明,完成分值所占总分的比例提高,“动作的完成”将成为决定艺术体操比赛中成败的关键,艺术价值中的舞蹈分值提高,身体动作结合器械动作的类型和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具体表现在抛接方式的类型,以及器材运用的多样化等。成套难度动作的数量产生了较大变化,并取消了联合难度。  相似文献   

18.
以第39和40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比赛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的难度(A分)平均为6.2分,最高为6.5分,继续发展动作难度的空间较小;每套动作平均包括4个高难度技巧(串)动作,其中单个技巧动作的难度略有增加,而技巧串动作难度接近持平;裁判对动作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只有提高完成动作的规格标准和稳定性,才能获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8届世锦赛及之前的三届世界大赛的研究分析,当代女子自由体操的发展特点是:整套动作D组以上技巧串数量逐渐增加,单个动作数量依次递减,难度变化不大;后空翻动作类型占总数的九成以上,前空翻二周迅速增加;直体后空翻转体900°的串联动作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团身前空翻二周技巧串也明显增多。我国自由体操选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完成动作的能力和质量上。  相似文献   

20.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艺术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录像分析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主要就国内外艺术体操大赛前8名代表队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价值分类进行统计对比,以探明存在的差距及其成因。研究表明,作为中国艺术体操主攻方向的集体项目,在艺术价值中特殊艺术性加分方面,我国也仅在运动员之间的协作加分的分值上稍有优势,在其他几类特殊性艺术加分上,无论是在选择熟练性运用的类型、器械使用的数量上,还是在独创性加分上,均与世界优秀运动队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