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学理论纲要(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以来,中国编辑学会一直积极推动编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1997年9月,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全国编辑学理论座谈会上,出版界和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框架,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若干基本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会后阙道隆同志写了《(编辑学理论纲要)构想》一文,刊发于《出版科学》1999年第l期。2000年初,中国编辑学会又先后召开两次座谈会对普通编辑学的建立和编辑学理论框架进行了讨论。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阙道隆同志认真采纳各方面的建议,研究多种媒体编辑活动的共性,对《构想》进行修改补充,写戍此文。全文根据近二十年来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精练简要地论述了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学科地位、学科体系,‘以及编辑理论的内容和框架,阐明了编辑活动、编辑规律、编辑价值等基本范畴,探讨了编辑与读者、作者、传媒及社会的关系,是迄今为止对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较为全面系统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发展的编辑工作事业发展很快,但前进的道路上也碰到不少问题,这就要求从事编辑工作活动要重视编辑学理论研究工作以解决前进道路上碰到的问题,同时强调编辑学理论研究须为编辑工作实践服务。在这个进程中,人们似乎感觉到了编辑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须进一步加强编辑学理论研究建设以强化其解决编辑工作实践所面临的众多实际问题,须对强化编辑学理论研究有高度自觉以改变我国编辑学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状况,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编辑学理论研究解决编辑工作实际问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刘辰 《出版科学》2002,(4):23-26
《编辑学理论纲要》向着建构成熟的编辑学框架结构和理论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主要表现为编辑学体系三板块结构模式的确立,编辑理论研究成果包括“编辑”概念的整合,编辑活动起源的新概括,编辑活动历史演变过程的划分,以及对编辑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杲 《中国编辑》2007,(2):87-88
我欢迎《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的问世。“本书的作者大都来自全国少儿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有比较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从这句话里我读出了两条信息。第一,有丰富编辑工作经验的同志,渴望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到编辑学理论,而不是停留在经验的层次;第二,他们对编辑学的探讨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因此具备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条件。这两条,我觉得有普遍意义。我们做编辑工作需要编辑学理论。因为理论不仅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当然”,更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所以然”。理论帮助我们提高编辑工作的自觉性,提高编辑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编辑学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它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用于指导实践。这是编辑学研究始终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引论:当前两种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相互碰撞 构建公认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是编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各种传播媒体编辑人员提高理论自觉性,指导编辑工作的实践,对高等学校提高编辑学专业教育质量,培养未来的编辑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报纸编辑学著述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编辑学研究是从报纸编辑学开始的。从报纸编辑历史、编辑理论和编辑技术三个角度研究报纸编辑学,既为普通编辑学提供了分支研究的视角,也为编辑学理论的检验提供了实践的领域。在报纸编辑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呼唤编辑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辰 《出版科学》2003,(2):15-17
随着我国编辑学研究的进展,21世纪编辑批评可能成为编辑学研究中引人注目的亮点。批评的对象是编辑领域,有对编辑实践的批评和理论的批评两个层次。编辑批评作为编辑实践与编辑理论的中介,将促进编辑事业的发展和编辑理论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雏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从编辑学原理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对发表于《出版科学》2001年第3期和第4期的阙道隆先生的《编辑学理论纲要》进行了评述;同时,就多媒体的共性、编辑学与出版学、编辑活动的产生、编辑概念、编辑主体、编辑权、编辑规律、编辑原理等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编辑理论流派的形成,已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现象。"选择优化"派、"媒介文化缔构"派、"信息智化"派和"中间服务"派构成了编辑学研究最重要的四个理论流派。从编辑理论流派来看编辑学的发展,可以得出两点启示:对编辑概念的重新认识将成为编辑学研究的新话题;贯通各种媒介编辑活动的普通编辑学研究将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杨勇 《今传媒》2006,(10X):30-31
“编辑学”一词虽然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但真正从事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却是80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研究者恨不能在一夜间建立起编辑学科,以适应编辑无学的现状。于是,编辑学“框架”林立,各种“理论体系”不断涌现。在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之初,这种活跃状况本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一些近乎“玄学”理论的出现,反倒让人对编辑学的确立产生了疑虑,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指导编辑工作实践的编辑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编辑学理论到底如何形成呢?应该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张积玉先生撰著的《编辑学论稿》从一个侧面提供了创建编辑学的路径和方法,这就是从编辑学实践出发,注重总结、研究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探寻规律性,构建编辑理论体系,从而为建立编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发行研究》1997,(1):43-43
编辑学理论争鸣综述关于编辑的概念:一种意见认为,编辑是在利用传播工具的活动中,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致力于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传播关系,把印刷和发行作为自己后续工作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另一种意见认为,编辑是对外载知识的智力加工.…包括审选、修...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实质上就是研究编辑活动的内涵、作用及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可能像其他一些理论科学,如哲学、文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建构在抽象的理论之上,依靠思辨、推理建立起来的理论学科体系。这是编辑学与其他理论学科的本质区别,因为编辑学科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笔者认为,只有以编辑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编辑概念,才是编辑学研究对象最简单、最一般、最普遍、最抽象的规定,它构成了编辑学动态活动的逻辑起点,也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才能揭示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及逻辑规律。一、编辑学活动诸要素的分析其一,编辑学…  相似文献   

13.
艾东  吴志刚 《编辑学报》1994,6(4):232-234
也谈编辑学与编辑理论艾东,吴志刚编辑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人称编辑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编辑学报》、《编辑学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工作》、《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为编辑学研究提供论坛;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  相似文献   

14.
报纸编辑学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编辑理论、编辑实践、编辑史、编辑研究方法。目前,报纸编辑学界和报纸编辑出版业界在报纸编辑理论、报纸编辑实践、报纸编辑史方面的论述与研究成果甚丰,并使之具有明晰的轮廓和系统的体系。但在报纸编辑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较少,造成了报纸编辑学体系研究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编辑学体系研究的发展,已不能适应当前报纸出版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加强报纸编辑研究方法的研究,鼓励在此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编辑概念、编辑活动基本规律和编辑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中国编辑学会的组织引导下,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话题日益集中和深入,有关编辑概念、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理论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相关的理论阐述或见解不断涌现,对于编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这实在是一个好兆头。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研究与编辑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工作研究与编辑学研究综述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几年来,中国编辑学会组织了对当前编辑工作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编辑学理论的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1编辑工作适...  相似文献   

17.
纵观时下的编辑学著作,无不将编辑一般理论和实际编辑工作作为主要表述对象。任火先生的《编辑独语》(以下简称《独语》)也提到:编辑学的位置就是多维交叉点上的应用学科,应用是编辑学的基石,应用是编辑活动的根本属性。然而《独语》还在应用研究中让人感到一种希冀,  相似文献   

18.
论编辑空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辑学的最高层次是编辑哲学.所谓编辑理念和编辑学方法论,本质上乃是编辑哲学.许多编辑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扑朔迷离的问题,一旦用编辑哲学的方式来认识,将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本文提出的"编辑空间"及其相关概念,就属于编辑哲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编辑策划的理论界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策划是近两年来的热门话题。从社会现象来看,它是我国出版产业走向市场经济的实践产物;从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视角分析,则是编辑活动主体对编辑科学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编辑活动特征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编辑之友》1991,(3):8-11
目前,我国编辑出版界对编辑学的界定不下30种。归纳起来,大致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倾向,即编辑活动是编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研究编辑学,就不能不着重研究编辑活动。所谓编辑活动,就是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所赋予的一切行为总和。它是以精神文化产品物化生产为其最基本行为的一种社会文化建构行为。作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活动行为,编辑活动必然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深入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无论是对于编辑学的建构,还是出版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仅就编辑活动的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研究,以期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