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愿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去启发、点拨学生,要充分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帮助学生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与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师的赏识,就是对学生的肯定、信任和鼓励,它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挖掘和提高自己的潜质,并取得求知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要激发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真正的兴趣,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创造语言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表扬加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家校配合,来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王英 《考试周刊》2011,(68):36-37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习兴趣..这种学习方式具有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选择空间大等特点.选题一般都符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一般情况下课题经过学生自己的努力都会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增强自信心大有益处.尤其在教师抓住时机给予鼓励表扬后会使学困生大受鼓舞.信心倍增,这些无疑对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文化素质和品德素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才能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看到学生倾情投入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赏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就是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使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教育工作中,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表扬鼓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身心愉悦感和满足感。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积累和文化熏陶,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激励性的赏识语言能使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绽放出和谐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更应该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玲侠 《陕西教育》2006,(12):43-44
一、教学目的对待学生要有耐心,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使之奋发向上。如果这种情绪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多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知识。老师对其点滴进步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体会到解决问题后的愉快感,尝到劳动成果的甜蜜,并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加以引导和稳固,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二、教学方法的理论性讲课时,要注意及时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兴趣是推动孩子自觉学习的动力。少数民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比较被动,心理脆弱,敏感自卑,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多鼓励,少责备;多激励,少批评。避免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要有意识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得到肯定,这样的表扬对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学习凸显效果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学习自信心,用结果反馈激活学习动力,用表扬与鼓励的话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能力是在鼓励下绽放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表扬与鼓励比批评与指责更乐意接受,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表扬与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批评与指责恰恰相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用它来吸引学习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2.
谢祥选 《成才之路》2009,(34):I0029-I0029
本文阐述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针对中学英语学习,探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动上所产生的影响,适时地鼓励和表扬学生使之产生成就感,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能有效地促进教与学,能建立起和谐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3.
赵瑜 《现代语文》2010,(5):99-101
新课程的评价不只是为了选拔学生,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挖掘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  相似文献   

14.
表扬的艺术     
李达 《青年教师》2005,(7):18-18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沟通情感的桥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在一种积极活跃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表扬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及其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吕克学 《课外阅读》2011,(5):117-117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之间最微妙的接触。教师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会因为教师的一个温和的笑容,一个友好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而焕发光彩,找到自我,充满自信。关爱学生,善待和赏识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受到触动,健康成长,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师教育的最大成功。在教学中应以鼓励、赏识和表扬为主,激发学生自信心。自信是力量的源泉,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是激发学生良好心境的首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善于挖掘学生的优势,选择适当的时机加以表扬和鼓励,激发其自信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6.
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一、创设和谐氛围提供和创造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宽容、鼓励、民主、相互尊重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还有利于促进他们进行自主学习。1.创设心理安全的环境氛围。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环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一、捕捉亮点,树立自信心 后进生的综合表现是基础水平低,接受能力差,作业错误多,甚至不完成作业,纪律性不强,贪玩。因此,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老师除了要关心和鼓励他们,更要积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取长补短。当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或者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从而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教师就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要请层次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切不可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秀生的“专利”。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提问,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这种欢乐可以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成就感就是当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产生的满足感。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树立小目标、合适的分层的要求、适时的帮助和鼓励表扬等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成就、享受到成就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不断追求成功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最终在学习上获得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尹玖强 《学子》2014,(4):65-66
正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可能全部都满腔热情地投入,个别的甚至师生间走到对立状态。所以,教师的评价方式往往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用激励性评价能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提升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内驱力。教师评价方式的变化是一种理念的变化,这种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是不允许存在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