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突破了民办高校以往"外延式发展"模式,将办学重点由"重规模、求数量",转变为"追求办学质量"上,正确处理好了"规模数量"与"办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追求。本文从促进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角度出发,探究了内涵式发展的现状,及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对实现内涵式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正由重视数量、规模的外延式发展向重视"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通过界定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明确意义。文章针对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现状,提出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本质观和发展观。遵从外部逻辑、实现外在目的、受外部需要操控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外延式发展;遵从内部规律、实现内在目的、受自身需要支配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内涵式发展。以此为考察视角,可以发现,千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总体上是一部外延式发展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其实质在于回归高等教育本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以内涵式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以学术为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致力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方式转变和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标志。通过"价值链理论"分析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机理,用工具理性的视角分析组织成本和竞争优势,可以优化改进内涵式发展的价值链要素。应用型高校需要通过明确价值链的组织战略、优化组织功能和塑造组织品牌,发展目标转向"应用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功能由"任务导向"转向"功能导向";办学特色由"同质化"转向"个性化",进而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内在价值与竞争优势得到增强,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育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2006-2015年的高等教育跨越了"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阶段,从各方面都确定了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回溯过去十年外延式和内涵式发展的历程,反思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展望未来的趋势,对建设"双一流"大学具有战略指导意义。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们必须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高校办学特色、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内涵式发展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范式转型,内涵式发展本身需要丰富的内涵支撑.在经验思维的支配下,人们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要借助对精英大学的模仿才能实现.事实上,高等教育内涵的提升代表着理念与形态的多样化,需要以知识、组织与制度共同创新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在于高等教育机构与组织内涵的重塑,知识生产系统的更替是塑造制度与组织活力的源头.只有脱离经验复制,实现知识层面的"非共识创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7.
曹十芙 《考试周刊》2014,(92):156-157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独立学院的出现对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如何顺势应对,攻坚克难,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是独立学院发展应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最后提出了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分析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结合三明学院升本后的办学实际,对新建本科院内涵式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理性思考,有助于推动新建本科院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内涵式发展是其应有之义。本文以北京为例,指出自学考试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分析了自学考试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逻辑,提出了调整定位、理顺机制、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实现内涵式发展。一流本科和一流本科教学,是内涵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归根结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最具标志性的内容就是要培养一流人才。因此,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最核心的标准。培养一流人才,基础和核心是一流本科。要办好一流  相似文献   

11.
李洁 《中国教师》2013,(Z1):70-71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定义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意味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成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之所以提出"内涵式发展",主要是针对目前许多学校和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注重外延也就是外在的形式,却忽视了内在的需求,结果造成"硬件硬了,软件却软了,学校美观了,教学质量却下来了"。而所谓教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采取的是注重高等学枝数量的增加和低球平的重复建设等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并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转变其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即确立全面质量观、综合效益观与科学发展现,正确处理经济与教育、规模与条件,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对高等教育实行条件性控制,加强宏观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改革办学模式,进行多种模式办学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的扩招之后,高等教育告别"摊大饼"式的粗放发展模式,走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轨道。内涵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和方向。新的形势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各高校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搞好顶层设计,认真解决"办什么学和如何办学"这个根本问题;认识和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事业快速发展;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规避财务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发展;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筑牢发展根基;加强科学管理,抓重点,讲规范,求实效,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外延式发展主要是指通过规模扩张和量的增长来实现发展的一种形式,而内涵式发展则相反,它突出的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的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一战略的提出对于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存在现实的困境,如何科学评估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与原因,并梳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伟 《家教世界》2013,(10):192-19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一系列严峻问题的出现,其中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面对的突出问题,这也就促使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成为必然。本文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要素及必要性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实施内涵式发展的具体举措,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民族院校需要以文化、特色、创新为重要支点,在把握现实的同时,注重传统,挖掘历史内涵,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衔接。民族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化内涵的积淀、特色战略的打造、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历史的传承和累积。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通过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更高的教育质量和更灵活的培养方式,扩大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增多了考生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了教育更公平的发展。追求公平择优的高考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体现了教育的平等,也凸现出了诸多的缺陷。因此,在丰富高等教育大众化内涵和实现高考制度公平的基础上,应努力促进二者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19.
申培轩 《教育科学》2004,20(5):30-32
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实行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举的方式,以及增加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可将发展地市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以增加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供给。  相似文献   

20.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而“双一流”建设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考察“双一流”建设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区域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1)“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效果较明显,其中服务社会子系统贡献最大,但内涵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发展不充分现象犹存;(2)“双一流”建设并未有效缓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区域失衡问题,东部内部、东-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程度尤为突出,区域间不平衡是主要成因;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分布均存在东强中西弱的“撕裂现象”。鉴于此,应分类推进“双一流”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引导高教资源流向中西部;优化“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争创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