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柏士文 《新闻三昧》2003,(11):37-37
一般情况下,企业报的版面是这样设置的:一版是要闻,二版是综合新闻,三版是经济新闻,四版是副刊。就这四个版面相比较而言,综合新闻版实际上处于不轻不重的位置,内容杂,俗称为“杂货铺”,其他版面上不了的稿件都可以上综合新闻版,是“一块不好耕作的田地”。虽然综合新闻版的位置“不尴不尬”,但报纸又不  相似文献   

2.
去年12月31日的《宜兴报》出版后,我们编辑部接到不少来信、来电、来访,赞扬这期《宜兴报》一版版面,有新意,惹人看。为什么这期《宜兴报》一版版面如此受欢迎呢?这是我们进行版面创新的结果。我们认为,新闻改革,不仅新闻内容要更新,而且新闻版面也要创新。版面有新意,惹人看,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相反,版面“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不“抓人”,再好的新闻内容也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因此,我们提出了“不拘一格选要闻,精雕细刻划版样”的要求,鼓励编辑拿出好版面来。  相似文献   

3.
去年7月1日起,萧山日报对报纸版面作了一些调整,原来设置在二版的一些栏目调到了其他版面,二版成了纯粹意义的综合新闻版。一年多来,为使版面进一步办出特色,实践“三贴近”,增强吸引力,我们作了一些探索。 一、正确认识综合新闻版的地位和作用 提起报纸的综合新闻版,有人会说,无非是要闻版边角余料的拼凑品,内容单调,官味十足;唱唱“四季歌”,新闻性和时效性都不强,等等。应该说,这些说法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都不无道理。相对于其他版面,综合新闻版的忠实读者不太多。作为综合新闻版的编辑,就要从全面增强地方报竞争力的高度出发,对综合新闻版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首先,从版面分工来看,综合新闻版应强调服务上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随着报纸版面扩张,不少地方报纸的国际新闻版都开设了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的专版,有的报纸以“国际焦点“命名,也有叫“环球聚焦”、“国际专题”等等,《羊城晚报》则称为“环球视点”。尽管各报版面的命名不同,选题与操作手法也各有侧重,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专版。如何搞好国际专题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当“图文并重”逐渐从理念变成现实,许多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近几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有的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的显要位置,有的甚至做成封面式的头版。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将“图文并重”简单地理解为各版都有图片,定期出摄影专版,盲目追求数量多、版面大,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没有重视其独立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作用。而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新闻专业人士都知道,在版面的编排上很讲究艺术性,政治性则更强。好的版面,特别涉及政治内容的版面更要出思想,简言之要有组版思想。比如,这次美英空袭伊拉克,不少国家进行了谴责与反时。事情似乎就是美英一方与伊拉克一方的冲突,其实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简单,甚至有点复杂。所以,国际新闻版在  相似文献   

7.
版面是视觉艺术,编排靠美学领航。好的内容应有美的形式来体现,质量上乘的稿件要有最佳的版面去反映。追求美观大方应是版面艺术的标准所在。人民日报经济版版面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版面要讲究美。读者拿起报纸一瞥,便有一种美的愉悦扑面而来,有欲罢不忍,非读不可之感。人民日报经济部编辑,在处理1986年8月13日二版《痛哭之后的奋起》《置之死地而后生》两篇稿件时,放在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出版物,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新闻版理所当然成为报纸的主力军。而副刊却与新闻版有所不同,它是以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知识小品等文章为主的专版,一方面,它是整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然与新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它又是有别于新闻版的一种特殊版面,在内容、形式、做法上都与新闻版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两方面的特点,就使得副刊具有“动势”与“静态”。  相似文献   

9.
报纸专栏评论的现状 2002年,《人民日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两大典型群众型评论专栏“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专栏评论共197篇,其中“人民论坛”114篇,“今日谈”83篇。这仅是评论部编发的刊载在要闻版上的专栏评论文章,在经济版、社会版、法制版、军事版、国际版、体育版、文艺版等众多版面上还有不少的专业评论。  相似文献   

10.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副刊,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历来诸家办报都重视副刊。副刊有自己的个性(文艺性),又有与其它版面相同的共性(新闻性),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具有双重属性。(一) “新闻”是报纸的本名,报纸副刊也叫新闻副刊。无论是文艺副刊,还是分类专刊,都属新闻副刊。副刊上刊登的文艺作品,应立足新闻,没有新闻的报纸便不成为报纸。副刊要在一张报纸上“站住脚”,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靠得就是自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决定于新闻,新闻是副刊的灵魂。所以报纸副刊与文艺杂志和文艺期刊是有所区别的,以纯文学、纯  相似文献   

11.
1、创办经济新闻版。创办经济版,这既是贯彻省委关于加强经济报道的指示,也是南方日报的优势所在。开辟经济新闻重点是放在“关注经济生活热点,透视经济新闻事件”,加强宏观经济报道,加强针对性,真正成为党和政府驾驭经济工作的思想库,厂长经理寻求决策的参谋库,百姓过好日子的生活库。 2、增加综合新闻版和地方新闻版的版面,增加全省新闻的信息量。 3、广州新闻版扩版,该版要抓住市委市政府与广大市民的共同关注点来做文章。 4、国际新闻版是近年来改革比较成功的专版,考虑到该版办得比较好且读者面广,因此要扩大版面。 5…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们对报纸文艺副刊的社会功能,认识不太一致。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文艺副刊有以下几种功能.一、宣传功能有人把报纸的文艺副刊等同于一般文艺刊物,强调它的文艺性,排斥它的新闻性,从而否定它的宣传功能,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报纸的文艺副刊,从它70多年前在北京《晨报》等报纸上诞生时开始,它一直都是报纸的一部分,它和新闻版面一起构成报纸的整体。“文艺副刊与新闻版的服务对象及其作用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一个是软的,一个是硬的;一个是迂回的,一个是直接的,最后是殊途同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都强调了新闻舆论的正面宣传问题。对于报纸来说,新闻报道的正面宣传,既指正面宣传的新闻内容,也包括报纸版面的正面导向。因为一条新闻只有通过版面设计安排之后,才能见报,才能使读者接受新闻影响。版面编辑通过选搞和编排手段,可以强化或弱化新闻内容,从而影响读者去选择和阅读新闻,直接影响社会效果。这就是版面导向。例如,把一篇新闻安排在一版头题与放在一版右下,其宣传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前者强势,后者就显得淡化。版面还可以通过制版题、线框、标题等多种编排手段来强化或弱化新闻。由此可见版面导向是报纸新闻宣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搞活就是要求变。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变则通,通则久。办报是要讲究稳定性,但也要稳中求变。搞活企业报经济新闻版,须从新闻标题制作新颖别致、版面装饰美观大方、版式设计不落俗套、新闻  相似文献   

15.
朱世龙 《新闻知识》2003,(3):31-32,52
——产经新闻是一种新的报道领域 2002年,深圳商报开始将一些报道市场信息的版面统一冠以“产经新闻”的报头,独立于报纸的其他新闻版面,也相对独立于报纸的经济新闻版面。深圳商报的产经新闻版,分有服装、珠宝、美食、家居装饰、建材、汽车、购物、旅游、银行、保险、婚妙摄影、电器、电脑、IT、教育、培训、会展等等,等等。从中可能看出,产经新闻版上的报道,都是一种有关市场的报道,也是一种有关产业行业的报道,所涉及的是有关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学习投资理财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经济报道。这些报道,大多属于一种微观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6.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17.
苗林 《新闻三昧》2006,(12):20-21
搞活就是求变。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变则通,通则久。一潭死水,千人一面终究是行不通的。办报是要讲究稳定性,但也要稳中求变。搞活企业报经济新闻版,须从新闻标题制作新颖别致、版面装饰美观大方、版式设计不落俗套、新闻照片运用巧妙、新闻内容(体裁及题材)丰富多样、新闻写作简练生动等几方面入手,求新求变。“喜新厌旧”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毫无原则地迎合读者,新闻规律及新闻职业道德还是不能丢弃的。拿到一张报纸,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新闻标题(包括标题修饰)、版面装饰和版面设计及图片(包括照片)。新闻…  相似文献   

18.
《羊城晚报》的厚报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羊城晚报》在创刊之初便定下这样的原则。这份有着44年历史的国内第一家大型晚报,已从开始的每天4个版,发展为现在的每天32个版(其中新闻版面占24个),成为一份“厚报”。虽然,“新闻主攻”的原则没有过时,但“厚报”的新闻如何布局、晚报新闻的主攻方向是什么,都成了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南京的报纸版面在《南京晨报》出现以前,一直沿用传统的版面设计风格,讲究文章穿插、标题相互照应不撞题(相邻两篇文章的标题不能接触)、图文有序排列等,而且对一版版面的要求更为苛刻,认为每一寸地方都不能“浪费”,以多刊载文章为首要目的。 然而,晨报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新时代读者的注意力已经从传统的单纯阅读新闻,开始向阅读新闻和感受版面并举转变。一张报纸的版面设计是否新颖、卖相是否好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报纸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20.
陈雪奇 《新闻界》2003,(5):54-55
现代报纸越来越注重视觉冲击效果,版面的“视觉冲击中心”是现代报纸发展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美国报纸设计师马里奥·加西亚认为,视觉冲击中心要在一瞥之间吸引读者的视觉注意,它可以放在版面的任何位置,都能成为引导读者进入版面的焦点。①“视觉冲击中心”可以由一篇文章或者一组报道构成,也可以用图片或者图表等视觉元素来表现,作突出处理而形成版面的“视点”。报纸的组版和设计就是把编辑对新闻的理解通过视觉的艺术式样传达给读者。版面的视觉冲击中心是视觉效果最强势区域,它体现了编辑所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而版面的平衡不是削弱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