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宁 《青海教育》2010,(4):31-32
中学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中学历史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思想阵地。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爱国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义民 《考试周刊》2009,(24):206-206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应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历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思想武器。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如何将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完美的结合,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核心和主题。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故事性、形象性等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主动接受思想教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是学科教育的主渠道。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仇秀芳 《考试周刊》2011,(64):146-146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而在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中心便是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内容,是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主题。在新课程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育人的思想要素之一。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壮丽史诗的形象记录,爱国主义是一个贯穿主题。教学中无论讲述文学思潮、介绍作家、分析作品,都应强化爱国主题,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以期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荣娟 《成才之路》2014,(29):21-21
爱国主义是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它始终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合格人才,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更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更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中学的历史教学能充分显示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在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学生进行内容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他们怀爱国之心、树报国之志,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责任。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程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历史人物、事件、名言、纪念日、影片、社会热点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发奋学习,努力进取,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是一门政治思想性很强的课程,这是由于历史科学本身具有特定的政治思想内容所决定的。历史教学的实践证明,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可行的。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请教于同行。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利用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本国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什么是爱国主义?按照列宁的说法:“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最深厚”的感情不是生而有之,不会自然产生,而是靠诱发,靠教育,靠培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贯穿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中华民族历史上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主要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历代名著讴歌的永恒主题。这种优良传统和永恒主题,象一条红线鲜明地贯穿在语文课本的始终。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深入开掘和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思想宝藏,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域异常宽广。课本中,举凡描述奇伟的风光和文物、杰出的人物和发明,都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都应纳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至于直接描写不朽的爱国志士,抒发光辉的爱国感情的课文,则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15.
浅议中国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进行中国历史教学应当突出和加强五个方面内容的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学基础课程之一的历史课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爱国主义既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平时的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以达到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吴正 《甘肃教育》2007,(12S):31-31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大主题.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首选命题,而中学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在历史课教学中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史,着眼于今,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爱国主义素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东至县胜利镇职业中学裴中平,严盖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被学中更显得重要。因此,结合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方向。一、用祖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教育学生。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  相似文献   

19.
陈秀琴 《文教资料》2005,(20):164-165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塑造人才。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史实、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才智,而且要从情感、意志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基础。以历史学科的特性而论,爱国主义教育是其重要的、经常的、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应该使我们的史学教育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20.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