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由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石峰主编,青年学者刘兰肖、吴永贵、范继忠、李频、段艳文撰著的《中国期刊史》一书于2017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皇皇二百余万字,共五卷,分别是:第一卷(1815—1911),晚清中文期刊诞生和初始发展的历史;第二卷(1911—1949),民国时期期刊发展和分化的历史;第三卷(1949—1978),新中国期刊的新生和遭受挫折的历史;第四卷(1978—20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期刊事业发展壮大的历史;第五卷纪事卷(1815—2015),采用编年体条目形式记录了中国期刊二百年的发展脉络,并对期刊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法规、政策、事件、人物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记述.作为一部奠基性的期刊通史,这部书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中国期刊发展历史的动人篇章和辉煌成就,深刻地揭示了期刊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媒介史价值和思想史价值.众多出版专家都对这部书给予了很高评价,如张伯海先生指出,这部通史跨度大、卷帙繁,体现了通史的鸿篇巨制性.他说:"如此篇幅、跨度巨大的《中国期刊史》,将有力地驳斥国外那些视中国期刊事业为无物的观点."从时间跨度来讲,这部书以1815年诞生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为中国期刊发展的原点,截至2015年,生动描绘了中文期刊诞生整整二百年的发展历史画卷,堪称中国期刊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通读全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特征,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期刊编辑工作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阳 《中国编辑》2003,(6):36-40
期刊的发展,在我国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1815年8月5日,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 782~1 834)和米怜等共同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在马六甲创刊,这是近代以来以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的最新版本为第29版(1990—1991)。这部国际上最著名的期刊检索工具刊仍然由美国 R.R.Bowker,the InformationReference Company出版,每两年出版一次新版。新版收录世界197个国家与地区的11,000多个出版单位的12万种期刊。新版共三卷,一、二卷为刊名索引(按英文字顺排列),第三卷的索引,包括国际机构出版物索引、主题互见索引、国际标准期刊编号(ISSN)  相似文献   

4.
黄健  郭丽娃 《编辑学报》2002,14(4):241-243
20世纪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可分为5个时期:1)20世纪上半叶(1904-1949),先后出版的中医药期刊有400余种,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期刊的某些特征;2)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革"前(1950-1965),中医药期刊由医学社团、个人创办逐渐转变为政府行为,同时出现了早期的学报类中医药期刊;3)"文革"时期(1966-1976),中医药期刊在艰难中生存与发展;4)改革开放初期(1976-1989),学报类中医药期刊全面起步,中西医结合类及专科类中医药期刊崛起;5)90年代以后的中医药期刊(1990-),其发展的明显特征为临床研究文献水平的整体改进及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史料考证方法,对《吴医汇讲》出版形式、内容、编者意图、作用功能再次进行考证。分析1927—2018年有关《吴医汇讲》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研究的主要著作和学术论文,研究18—19世纪东南亚一带华人的数量、生活及文化。认为:中国期刊与中文期刊的概念不能混淆;《吴医汇讲》是由我国古代图书衍化发展而诞生的,是我国期刊的发端;学界普遍认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本中文期刊的观点缺乏科学统计;在姚远等的《再论吴医汇讲为中国科技期刊的肇端》一文基础上,发现《吴医汇讲》第11卷可能为单卷发行文字证据。  相似文献   

6.
黄瑚 《新闻大学》2007,4(1):44-50
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诉求相结合为研究视角,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初步发展阶段(1815年至1895年),第二阶段为以民办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的日趋兴旺与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阶段(1895年至1927年),第三阶段为两极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阶段(1927年至1949年),第四阶段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并对前三个历史阶段即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作了探讨与阐释。  相似文献   

7.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以下简称<联合目录>),它收录了全国50个省市级以上图书馆(青海省图书馆因故未能参加)所藏1833~1949年出版的中文期刊近两万种,并且注明各种期刊的总藏量及收藏单位和馆藏卷期,是目前国内一部大型的期刊检索工具书,对我们了解解放前期刊的发展及存遗情况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检索期刊是存贮、报道、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文献检索、课题查新的基础工具。我国检索期刊的发展在经历了十年摸索阶段(1956—1966)、五年停顿阶段(1967—1971)、六年恢复阶段(1972—1977)和十年发展阶段(1978—1988)之后,又开始进入萎缩阶段。如1987年检索期刊的种类达229种,可谓其发展的鼎盛时期,1990年已下降到156种。随着这两年一些检索期刊的相继停  相似文献   

9.
民国期刊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但是由于出版种数庞大,收藏地分散,且没有收集全面的全国联合目录可供查询,读者利用民国期刊存在诸多不便。文章以1961年出版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为基础调查分析了我国民国期刊的保存与再生性利用的现状,希望能给读者利用民国期刊带来便利,同时也对民国期刊的再生性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1,(2):43
<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于1月11日正式出版。该书编写历时16年,凝聚了几代党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共计98.8万字,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全书记述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期刊业:蕴蓄着爆发式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最早的中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至今已经过去了190年,截止到2003年底,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正式公开出版的期刊总数为9238种;总印数为29.97亿册。目前,中国居民平均每年每人拥有2.32册期刊;按照经济来源分:目前大部分期刊仍然属于非商业化运作的党政部门指导类期刊和教育学术类期刊,而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运作的期刊不足1/4,约为2000种左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漫画期刊自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出现,从清末到民国时期总共出现了100余种,这些期刊刊登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历史面貌的优秀漫画作品,也是记录我国历史发展变化的生动载体。本文将我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漫画期刊发展的100余年历史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3.
正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第七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定于2012年12月6—7日在北京西国贸大酒店召开。中国期刊创新年会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举办,由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承办。本届年会以"期刊转制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将重点探讨期刊社及期刊编辑部如何转企改制,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实现集群化、集团化发展,如何利用新媒  相似文献   

14.
陈江 《出版史料》2001,(1):114-121
我国境内最早出现的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按照现代的译法就是《中国月刊》或《中文月刊》。这份刊物于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8月5日创办于马来亚的马六甲,木板雕印,形式  相似文献   

15.
王佳 《记者摇篮》2006,(9):45-45
1815年,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问世。如今,将近两个世纪过去了,诸多期刊随着历史的发展几经沉浮起落。会在读者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因为它们都承载着一种理念,用文字记录和影响了中国社会前行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hines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Evaluation Center)发布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5种)中,由湖北省编辑学会、武  相似文献   

17.
杨嘉 《出版参考》2007,(7S):20-20
2007年期刊蓝皮书《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21世纪中国期刊发展重点区域和主要竞争区域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这三大地区共出版期刊4716种,占全国期刊品种总数的49.81%。有学者研究指出,上海、北京两个超大型城市对于非农业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12月25日,以图文并茂的编年体形式描述1949~2009年中国期刊发展历史的《共和国期刊60年》一书的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京举行。据悉,该书为大16开本,收图1342幅,文字约20万字,计420页。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认为,《共和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活跃着一个对时代进步起到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荟萃精华、启迪民智作用的媒体——它就是期刊. 期刊在中国发展可以追溯近200年,随时代进步而日益繁荣.对于起着社会前驱作用并积累近二百年历史经验的期刊,如何记录它的恢弘业绩,留下它的丰姿,正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成为社会思想史、文化史、出版史等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话题.特别是历史新时期以来,对期刊发展作各种综论或个例研究的成果琳琅满目,新意启人.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60周年报道,各家媒体己进入策划实施阶段。策划要有主干,要把我们的强项:设置议程,从现实移植到历史,突出60年的发展。发展有多种含义,进入特定语境,新中国发展=全面现代化。按学术界普遍的看法,中国现代化有三个阶段:1840——1911年,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清朝末年的现代化起步;1911——1949年,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民国时期的局部现代化;1949年至今,是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回首60年,就是要突出新中国全面现代化的60年——这就是核心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