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读书为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如何让学生记诵、积累、品味这些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在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名篇佳作中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古诗文诵读教学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一再强调“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重视语文运用力和语感的培养 ,中、高考中的阅读试题也越来越重视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能力的考查 ,然而 ,就目前中学阅读教学现状来看 ,教师无休止的剖析讲解 ,问答式的“启发教学” ,以讲代读、以练代读的阅读教学模式 ,淡化了对作品整体的识读 ,忽视了学生对文章的主体诵读感受 ,抹杀了学生研究性阅读的积极性 ,削弱了阅读理解整合能力的培养。本文试图就现阶段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症结 ,谈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几点肤浅体会。  一、淡化枯燥讲练…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什么是语感?为什么要培养语感?怎样培养语感呢?一、对语感内涵的认识什么是语感?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是夏丐尊先生,他把语感定义为对文字的灵敏的感  相似文献   

5.
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而又敏锐的感受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气感。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一个人语感能力的强弱,往往反映了他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听说读写能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能充分地领略遣词造句的精微,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能提高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他还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一…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一篇课文,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修订,再一次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可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仍然是当前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诉求之一。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一门语言艺术 ,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课上 ,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朗读教学手段 ,定会使课堂充满神奇的魅力。  一、好的教学朗读 ,会成为理解作家和作品的桥梁  朗读作为语言的桥梁 ,把作家的文学作品 ,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绘声绘色地传给听众 ,使其受到感染 ,能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效果。笔者曾有幸听到福建的一位小学教师的公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中这位女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的后半部分 ,令在座的师生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寒冷的冬夜里瑟瑟发抖、凄楚可怜的小女孩 ,感受…  相似文献   

9.
作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体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和技能,亦是助力教师推动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有力补充。文章以"体育与德育教学的结合"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目标激励、情感引导、环境熏陶、实践立品四个角度予以论述,以期为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校以研究语文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的省级科研课题(中学语文四要素分课型语感培养)开题已近一年了,在参阅研究借鉴相关理论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相互矛盾的各家之说。比如关于“双基训练与语感培养之间关系”的问题,有人认为,在语感培养中不排除落实双基训练,落实双基训练有助于语感培养。有人认为,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能转化为语感能力。也有人认为,语感培养的重点应是解决“一说就清,一听就明,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问题,而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近年来在语文教学界关于“工具论’与“人文论”之…  相似文献   

11.
李清创 《精武》2012,(14):91-91,9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练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匏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学生对《大学语文》缺乏兴趣。其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情感” ,学生没有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美感上的满足。诗人白居易有言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现代教学论认为 :“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学是一门艺术 ,它是以语言为媒介 ,通过情感的传递 ,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 ,形成能力的。从语言角度看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情感教育能唤醒学生的心灵 ,启迪学生的灵性 ,激发学生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达到沟通作者…  相似文献   

13.
语感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良好的语感,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知识掌握和语言技能积累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语感的简单介绍,及现在英语教学中语感确实导致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培养英语语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路径,为英语教学希望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古诗词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对儿童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学习诗人的遣词造句,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其语言,品味古诗词,探索其真谛,汲取其营养,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一、语感的特性语感是一种高水平的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听、说、读,写训练中逐步养成的,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语感并不通过理性分析,而是依赖语境直接感知语言信息,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由语言信息刺激引起的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它反映着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自动化程度。语感有其自己的特性:1、选择性。语言是千万个知觉的总结,语感将不同的语言信息区分开来,有机地作出相应的反应。一个人通过长期的练习和经验的积累,不仅可以提高对某一类对象的选择分辨能力,而且这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学校体育中的养成教育●崔冬霞刘纯献终身体育要求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关键取决于学校对学生体育养成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体育养成教育应从小抓起,通过小学、中学、大学长期的体育教学、熏陶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终...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发展现状,结合体育教育特点,在体育教育中结合教师行为熏陶,学生人格塑造以及校园文化引导等几个人文教育方法,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积极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小学生塑造人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应该将学生放到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上来,以学生为本,明确教学环节和目标,每进行一步,都要让学生有所获。另外,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也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自由有活力的阅读环境更具有伸展性,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王见刚 《中华武术》2014,(12):47-48
2011~2013年达标数据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1500米学生跑不到头,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下降。因此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能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还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